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德国早教专家

(2017-10-19 05:27:31)
标签:

育儿

早教

分类: 微博

中国大陆有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家长将一两岁的小孩带去上早教课,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挖掘孩子潜能"。早教课上的内容有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等。文章中也引述了教育专家的观点表示,家长将早教错认为是教孩子知识和技能。有教育专家认为,早教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

对话德国早教专家

​为了对比中德对早教的认识,德国之声采访了德国早期教育学专家罗斯巴赫教授 (Hans-Günther Roßbach)。教授是德国班贝格大学(Uni Bamberg)的早期教育学以及家庭教育学专家,同时他还担任附属于班贝格大学的莱布尼茨教育进程研究所(Leibniz-Instituts für Bildungsverläufe)的主任。

德国之声:在德国,有同中国类似的教授1、2岁孩童音乐、美术、外语等的早教机构吗?

罗斯巴赫教授:给1至2岁的小孩提供像音乐、体育、英语这样的课程很少见。如果有这样机构的话,多数是给年长一些的孩子,像3至6岁。而且是作为辅助课程。至于普及情况如何,我不知道。至少看起来没有非常普遍。

我认为,我们得纠正一些误解。有各种各样的证据表明,一些特定的训练,例如音乐、语言、数学课程,给这个年龄的小孩带来的优势并不明显,有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上课,作用不大。人们应该更多地把要传授的东西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中。这样对促进孩子的发展有益处。

http://www.dw.com/image/15679129_401.jpgKind spielt Klavier

德国之声:您还能具体地讲讲德国的早期教育吗?

罗斯巴赫教授:我们可以举个数学教育的例子。现在数学不仅仅是加减乘除,而是跟空间体验有关。例如上、下、长度。一个促进数学教育的好办法,比如摆放餐桌,准备餐具。 一对一搭配,这么多个碟子,这么多个杯子,有多少孩子一起吃饭。

还有一个例子是语言教育。不需要什么样的语言课程,而是在玩游戏的时候跟孩子进行有水平的对话。总对话,在所有的时间段。这样很可能比孩子每天在某个地方上20分钟的培训课程有用得多。

德国之声:在德国有提供这种培训的机构吗?

罗斯巴赫教授:没有专门的规定,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很多托儿所倒有促进智力开发的计划,对象是特定年龄段的孩子,比如5岁的小孩。例如,促进语言教育的一个计划叫做促进语音意识(Förderung der phonologischen Bewusstheit)。

比如有一个培养2岁小孩语言能力的大型联邦教育计划。但是这个计划的重点不在于进行语言训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活动中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德国之声:假如我是一个母亲,但是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您有什么建议吗?

罗斯巴赫教授:有一个最好的例子,也是国际上讨论很热烈的。这便是对话式朗读。意思是给孩子朗读,或者观察画图册。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故事, 而是经常给小孩一些挑战,例如让小孩对于所听到的和所看的发表意见。 让孩子们应该进入故事之中: "看看, 图片上面是什么?""看看上面。"或者,"看看下面"。也就是说, 在与小孩一起朗读儿童书籍时,使用讲究的词汇。小孩也会听出来:谁在干什么?将要干什么?上面和下面。这是对孩子的一个特别培养。家长也可以这样做。很多家长自动就会做。在朗读中特别有帮助。

德国之声:将三岁以下孩子送去早教课可能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

罗斯巴赫教授:如果早教课质量好的话,在与认知能力相关的领域是有好处的。如果在一岁就开始大量时间在机构里照管,那略有坏处,不过长期观察的话,这些坏处也会消失。音乐、体育和画画是德国教育机构的正常组成部分,也包括三岁以下的小孩,但是不是以课程的形式,而是融汇在日常生活之中。英语(日常生活形式)也是有意义的。如果是用课程形式,我没有看到其中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给三岁以下小孩上英语课,在德国的重要性可以忽略不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