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教你的宝贝学会分享

(2014-12-10 10:49:02)
标签:

育儿

孩子

玩具

小朋友

宝贝

分类: 幼儿早教
如何教你的宝贝学会分享

如何教你的宝贝学会分享

       家有2-3岁小宝,做父母最头疼、最熟悉,使用率最高的词汇,莫过于小家伙天天挂在嘴边的“MINE(我的)!”和“NO(不要)!”这就是西方人说的 Terrible Two,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刚刚开始有物权意识,小宝宝们这个时候急于“学以致用”,所以一眼望过去,她的东西,甚至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就是“我的”!分享?啥意思?对不起,人家小朋友还没学过!

       所以当2-3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时,基本上大家各玩各的,偶然,小朋友们会表现的很友好,交换一下手中的玩具,不过大部分时候这种行为不是真正的分享,而是----刚好这个玩具玩腻了,大家换一下。大部分时候,这个年龄的孩子在一起,抢玩具的时候多,所以家有小朋友的,经常听到的是哭声和告状声。家长苦恼于孩子不会分享,可是就“分享”本身来说,不是人的本能,是需要后天学习的,也就是说做父母的需要有意识的这个年龄段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如何引导这个年龄段,只知道“我的”这样的孩子学会分享,对家长来说是一个挑战。显而易见,简单的跟孩子说“人家是客人,你要让着一点”,或者“自己的东西可以不给必备的孩子玩,但不能抢别人的东西”,这类话对2岁小朋友来说太难以理解了一点,首先小家伙们就不懂哪些是自己的,哪些又是别人的;其次就是家长有时让孩子分享,有时又让孩子不让很容易就让小朋友不知所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分享”会让孩子失去对自我与非我的判断,变得不自信,不敢对自己的所有物宣告主权,这就得不偿失了。宝贝妈咪在网上看过一些美国儿童教育学者的建议,也曾拿我家宝贝练过手,觉得实用价值很强,大家愿不愿意试试呢?

       【一个玩具轮流玩】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之前,爸爸妈妈不妨在家里和小朋友玩游戏,一个玩具大家轮流玩----像小朋友最喜欢的球,可以妈妈丢一次,宝宝丢一次;搭积木,可以妈妈放一块,宝贝放下一块;宝贝和妈妈玩亲亲,可以妈妈亲宝贝一次,然后宝贝才可以亲妈妈一次;妈妈给宝贝读书的时候,也可以妈妈翻一页,宝贝翻一页 . . . . . . . 等宝贝爱上了这个游戏,就可以延长一点时间,比如泰迪熊,可以跟小朋友说明,你抱一分钟,我抱一分钟,我们轮流玩。从游戏中小宝宝学会了一个玩具其实不用抢,大家都可以轮流玩;而且,这样的分享本身就像游戏一样很好玩;更重要的是,从这样的游戏中,小朋友能够直观的体会到,她的玩具还是她的,暂时和别的孩子分享同一个玩具,不等于这个玩具就再也不属于她,小宝宝一旦有了安全感和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那么学会分享只是迟早的事。

       【尊重孩子的物权】宝贝妈咪在以前文章中曾经提到过,孩子愿意分享,是基于她明白她的衣服、书本、玩具等等是她的,否则根本就谈不上分享。所以如果小朋友的这些东西不被别人爱惜,那么用脚丫子考虑也知道下次,不是,就没下次了。小朋友会把自己的东西看得更紧,更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所以家长首先需要自己做好,在动自家宝宝的东西之前一定要得到孩子的允许,同时给小宝宝说“不要”的机会,做父母的还需要告戒来家里玩的小朋友,要尊重宝宝的物权,玩的时候也要爱护东西,有借有还,不可以随意破坏。这样小家伙放心了,就会慢慢学会和玩伴分享玩具。

       【不要强迫分享】相信很多妈妈都做过这样的事,看着自家宝宝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为了自己的面子,或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公正会从自家孩子手里拿过玩具与小朋友分享。宝贝妈咪很不赞同这种做法,毕竟分享是一种个人行为,必须孩子心甘情愿,就是成年人也不会愿意被人强迫分享。正如前面所说,2-3岁的孩子,正是自我观念形成阶段,小家伙还不懂得分享的概念,如果大人过分强迫孩子分享,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个性强的小宝宝会大哭大闹,痛恨大人强迫“分享”这种行为;个性软弱的孩子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同或表扬而服从,这些都不是孩子所认同的分享。那么在孩子心里,分享就不是那么一件愉快的事了,甚至变成了只为做给家长看的事,是不是事与愿违了呢?

       【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的玩具被别的玩伴抢了,心里多半不服,万般无奈之下,估计首选就是找妈妈告状!望着两眼泪汪汪,话都说不利落的宝宝,强悍一点的妈是又气又怜: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啊?自己的玩具就不想给就抢回来!息事宁人的妈会在这个时候耐心的劝告宝贝:别哭啦,大家一起玩嘛,要学会分享!

       其实要是宝贝妈咪说,这两个妈说的都对,要是我也会这样做。不过吧,在指点孩子们学会分享,捍卫自己的物权之前,还是要先安抚宝贝的情绪。闭上眼睛换位想一下哈,我很委屈,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那么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没错!是安慰,而不是直接对事件的客观评价。

       我家的两个宝贝,真的是从小打到大的。一直到现在,宝贝妈咪还是经常接到投诉,不是哥哥拿了贝贝的笔,就是贝贝抢了哥哥的玩具,打不完的官司,所以妈妈还真的对如何安慰孩子很有心得。妈妈觉得吧,在孩子觉得自己委屈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来自母亲的认同感,而不是批评或是教育。所以,对待跑过来哭兮兮告状的宝贝,妈妈一般是抱在怀里哄一下,亲一个,表明妈妈知道你受委屈了。哥哥拿你的东西不开心是不是?这样,我们问问哥哥,可不可以玩一会儿就还给贝贝?不过妈妈很开心你能跟哥哥分享你的东西哦,我家贝贝是个好孩子呢!
       或者,宝儿呀,妹妹弄坏了你的玩具,妈妈知道你不开心,对吧?要是妹妹弄坏了妈妈的东西,妈妈也会生气的,对不对?要不这样,我们去跟妹妹说,这是哥哥最喜欢的玩具,你拿之前需要跟哥哥说一声,现在不小心弄坏了,那至少你需要跟哥哥道歉,我们再看看能不能把玩具修好?宝儿只跟妈妈说,没有跟贝贝打架,妈妈很高兴哦。真是妈妈的好宝贝!

       【分享需要按部就班的来】虽然当妈的急于让孩子懂得分享,不过对两岁的小娃娃来说,人家可不管你怎么想,学习呢,需要一步一步的来。比如说,你家的小宝非常喜欢泰迪熊,甚至连睡觉都要抱着,这种玩具在孩子刚刚开始学习分享时最好不要拿出来。教育孩子分享,可以先从他不太喜欢的玩具开始。宝贝妈咪还记得我家宝儿小的时候特别喜欢一辆悍马模型车,有一次有个朋友的孩子来我家,小男孩都爱车,结果没两下,车就被小朋友摔坏了,这下惹火了宝儿,不依不饶追着妈妈大哭,妈妈一边安慰一边后悔,哄了很久最后带他出门又买了一辆一模一样的,才勉勉强强治好宝儿的眼泪。所以妈妈长记性了,以后每次小朋友来家里玩,妈妈都要记住先把这辆车和其他一些对宝贝来说特别重视的玩具收起来,把那些不怕摔的玩具拿出来让孩子们一起玩,像彩色铅笔啊,球啊,积木啊,拼图啦这些。果然少了很多眼泪与争执。悄悄告诉妈妈们一个小绝招哈,百试百灵----加入两个孩子真的为了一件玩具较真到要打起来的时候,马上给孩子们上一盘好吃的----苹果,葡萄,酸奶等等都行,基本上这些就能成功的转移孩子对玩具的执着,化干戈为玉帛,试试看?
 
       【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做母亲的永远要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优点,并大力表扬,这算不算是正能量的一种?在孩子学习分享的时候,这招依然管用哦。每次孩子能主动和小朋友分享,哪怕是她把她最不喜欢的玩具给小朋友摸一下,都值得妈妈给一个大大的拥抱与亲吻。你试过没有?

       【分享从父母做起】父母是宝贝最信任与最亲密的人,所以要宝贝学习分享,最好的方式是和父母分享----相信大家都有过和小宝贝分吃一块蛋糕的经历吧?你一勺我一勺,是不是既甜蜜又开心?先和宝贝分享你的蛋糕,再问问宝贝能不能把她的糖果或是冰淇淋和父母分享,告诉她你有多感动,多开心宝贝和父母分享的快乐。不光是这些哦,我们还可以分享一本好书,一个好故事,甚至还有好心情哦。只有孩子真正享受到给予与接受的快乐,才会从内心深处接受“分享”这种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