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BC趣学成语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说话,还要学习这门语言后面的文化背景。对于小ABC来说,学说中文并不难,毕竟自己的父母就是说汉语的,有学习语言的环境。可是要说到汉文化的背景,就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了。说说这两天
Raven 在家里给宝贝讲成语故事的奇遇吧:
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聪明的 Fisherman 和傻 bird
的故事)

最近宝贝俩不知道怎么回事,打架上瘾,不管为什么都能掐起来,真是属于按倒了葫芦瓢起来的状态。看看就这么一个周末,光听这俩折腾了,妈妈超级郁闷,一直在想找机会教教孩子:自己人窝里反,只会便宜了别人。
这不,周日宝儿玩游戏,得了一个奖品钱包,贝贝眼红生气:为什么她没有?就要宝儿给她,宝儿当然不干,于是俩小又为了抢一个钱包打起来了。妈妈这个气,明明妈妈给俩孩子每人买了一个漂亮钱包,也不想想,一个商店奖励的破钱包,有妈妈给你们的好吗?抢!抢!抢!太不给妈妈面子了,惹着了妈妈变身魔女,俩小肯定倒霉:好啊,你们抢哈,从现在开始,妈妈负责管理这个钱包,你们什么时候商量好了不打架,再来找妈妈哈。
看着面面相觑的宝贝,妈妈有出了一口恶气的快乐:臭小子们,还真以为妈妈只会温文尔雅的说服教育,别忘了,妈妈曾经也是小魔女,只是因为做了妈妈才收敛了很多,俩小不小心惹了妈妈......嘿嘿嘿,你们的好日子到头啦!
晚上,被折腾得惨兮兮的宝贝俩跑来跟妈妈道歉:妈妈,我们不吵架了,你别生气哈!妈妈看着这俩个活宝,得意:好孩子,知道么?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你们俩个小家伙就是那个鹬和蚌,你们俩一吵架,妈妈就是那个渔翁,把你们俩个都收拾了。
宝贝俩楞了一下,勇敢的贝贝开口:妈妈什么是鹬啊蚌?
妈妈叹口气,这就是家有小ABC的大问题,跟他们说中文,只能说最简单的大白话,稍微涉及到中国古典成语、典故,俩小就开始一头雾水,白说!于是不甘心的妈妈只好从头开始讲故事:从前啊,在海边,有一只会捉鱼的鸟,中文叫鹬,妈妈还没说完,宝儿就插嘴:妈妈,鹬是什么样的鸟?
妈妈愣了一下:鹬是什么鸟?就是一种捉鱼吃的鸟啊。宝儿点头受教:就是一只 bird(鸟)。
鹬就这样变成了一只bird,没辙哈。妈妈努力忽略心头的别扭,继续说教:蚌呢,就是一种软体水生动物,就是......,妈妈努力想着用宝贝能够理解的话语,对了!就是一种贝类,叫shell。
这回宝贝明白了:就是
bird 想吃 shell,妈妈对不对?
妈妈点点头,可是蚌不想让鹬吃,于是蚌就用它的贝壳把鹬的嘴巴夹住了。鹬要吃蚌,蚌就夹住鹬的嘴巴,谁也不让谁,这个时候猜猜谁来了?渔翁!渔翁看见鹬和蚌纠缠在一起,谁都跑不了,嘿嘿,于是怎么样?
这回宝儿不傻了:妈妈,是不是 fisherman 一下子抓住了两个?
Bingo!妈妈大力表扬:宝儿太聪明了。这个故事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啊,宝儿和贝贝要是老打架的话,就变成了傻傻的鹬和蚌,那么占便宜的就是渔翁了,是不是?
这回妈妈是渔翁,你们还记得上次和赛妮儿玩,也是因为你们俩个不团结,所以赛妮儿就是那个渔翁,一会儿跟着哥哥玩,一会儿跟妹妹玩,你们俩都得求着赛妮儿,是不是?可是如果你们俩个团结呢?告诉赛妮儿,要玩,就三个人一起玩,要不就得她自己跟自己玩,那么赛妮儿还会在你们中间挑三拣四么?
宝儿若有所悟,边上的贝贝却是一脸懵懂,搞不清楚为什么她和哥哥变成了鸟和贝,赛妮儿变成了渔翁?妈妈看妹妹不懂,灵机一动,于是干脆就给他们又讲了一个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聪明 bird
和傻虫子的故事)
一听妈妈说到螳螂与蝉,宝贝的问题更加多多。蝉是什么?螳螂又是什么?妈妈挖空心思的想,也不知道蝉的英文是什么,只记得螳螂好像是grasshopper(后来发现grasshopper是蚂蚱,嘿嘿,还叫错了)。最后没办法,只好告诉宝贝是一只大虫子要吃一只小虫子,可是这个大虫子没发现它的后面还有一只黄雀,那个,就是一只鸟啦,正盯着它呢,鸟吃虫,天经地义是不是?话说,把堂堂老祖宗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讲成这个样子,妈妈都很汗颜,怕老夫子们泉下有知,都得气得跳出来跟俺评理。可是,不这样讲,哪位还有更好的办法讲清楚这个成语?Raven
洗耳恭听!
所以啊,妈妈继续说,你们想想看,在贝贝惦记宝儿的钱包的时候争闹不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妈妈会把你们要的钱包抢走?想想看,你们是愿意当那两只笨虫虫呢,还是聪明的鸟?
贝贝恍然大悟:妈妈,我知道了,那个 bird 是食物链的最高级,对不对?
妈妈......,这是哪儿跟哪儿?俺不是在讲做人的道理,什么时候变成了生物学的食物链了?一时半会儿,妈妈的脑子也转不过来了。
还是宝儿反应快:笨妹妹,鸟不会是食物链的最高级,人才是,最后鸟是会被人吃掉的。
妈妈超级无奈:宝儿你也够笨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妈妈给你们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你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记得,你在找食物的时候,要当心别被别人惦记上,成为别人的食物,知道不?
这下宝儿才明白过来,顿时开开心心:妈妈我要做那个 Fisherman,(渔翁)和那只聪明的
bird(黄雀),不是那个笨鸟和小虫子。妈妈听着虽差强人意这,倒也不算是糊涂,边上的奶奶听不下去了:这是什么乱七八糟,聪明鸟,笨鸟,这都是什么鸟啊。
一家人面面相觑,妈妈终于忍不住了,放声大笑:哈哈,宝儿呀,你可太聪明了!聪明鸟,笨鸟,你呀,就是一傻鸟!宝贝俩见妈妈这样,也傻呵呵的跟着笑,妈妈的一节成语故事课,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收场了。妈妈知道,关于汉语传统的教育,目前也只能到此为止了,由此妈妈感觉教育孩子确实任重而道远。希望孩子们在以后和周围朋友相处时,即便不知道如何说这两个成语,至少能活学活用吧,管它聪明鸟笨鸟,关键时刻能顶上用的,就是好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