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谊:儿童成长的必需品

(2011-01-21 04:44:29)
标签:

美国

育儿

儿童教育

社交

朋友

分类: 幼儿早教

友谊:儿童成长的必需品

 

友谊:儿童成长的必需品

    只要宝贝在家,我家就难得有清静的时候。俩小一会儿是哥俩儿好,转眼就会变成仇人相见,周末在家,几乎每隔几十分钟就有一位单方面宣布:哥哥(妹妹)不是我的好朋友啦!刚听这话时妈妈还去主持公道,让肇事者 time out,可是没两分钟,告状的就会跑过来抱怨都是妈妈不好,没人陪着玩了。这种里外不是人的事儿干两回,妈妈也变得精明了:打吧,只要没把谁打哭,你们爱怎么闹怎么闹,大不了我带上耳机------嘿嘿,听不见!

 

    俩宝之家最大的好处是两个孩子是伴儿,他们在游戏中建立友谊,也在游戏中体会竞争的乐趣,更在争斗中互相模仿,学习社交的基本原则与规范。在 Raven 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需要下面这几类朋友:

 

友谊:儿童成长的必需品    同龄朋友

    说来也巧,生宝儿时,我家邻居就有一个大宝儿20天的婴儿,这两个孩子几乎从出生时就在一起玩。有意思的是,3岁前这两个孩子一直都没有发展出让人看得过去的“友谊”:每次俩孩子在一起时,两个孩子都表现得非常酷,各玩各的,就像谁也没看见谁一样,互不干涉,偶尔还会因为同时需要一个玩具的组件而争抢。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两个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不打架,要分享玩具。

 

    不过幼儿这种平行的游戏并非没有好处,这是稚龄儿童社交活动的启蒙。尽管婴幼儿的互动和大孩子不一样,在争抢的过程中俩孩子都意识到了对方的存在,也获得了一些简单的社交技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试图有语言的交流,尽管这语言未必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等到3岁后,这两个孩子的友谊就较别的孩子来的亲热了,彼此之间的互动也较别的孩子好,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小时候常在一起玩的缘故?

 

友谊:儿童成长的必需品    混龄朋友

    就比如像宝儿和贝贝,他们相差三岁,俩小打归打,但和睦的时候也不少。特别是在户外的儿童运动场,活动能力强,喜欢呼朋引伴的宝儿一直都是贝贝的榜样。不仅如此,在家里,贝贝对哥哥的模仿也是亦步亦趋:哥哥要吃苹果,贝贝绝不吃桃子;哥哥要红色的杯子,做娘的就别想把蓝色的杯子换给妹妹用。孩子之间的影响力又是超乎父母的想象,所以,在家里,擒贼先擒王,通常情况下 Raven 只要标准化宝儿的行为,贝贝就不会差的太远,嘿嘿,这算不算俩宝之家的特殊福利?

 

    同样的,跟小朋友玩,对大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宝儿原来也喜欢追着大孩子跑,有了小妹妹当跟屁虫,他渐渐体会了当大哥的好处,小妹妹的崇拜的目光,绝对可以起到规范大哥哥行为的作用,潜移默化之中,宝儿学会了照顾,体贴和帮助弱小,在同妹妹竞争的同时也学会了妥协,这些都为宝儿在户外与同龄人的社交中增添了很多个人魅力。

 

友谊:儿童成长的必需品    异性朋友

    Raven 觉得从小让孩子交往异性朋友好处多多:

    首先可以让孩子树立“男女有别”的观念。大概从贝贝两岁起,她就注意到身体结构上与宝儿的不同,有一段时间贝贝弄不清两性的差别,她的理解就是“我跟哥哥一样,但我的小JJ放到北京去了”,后来3岁到了学校,据她老师说贝贝很有趣,每当她上厕所时班上搞不清状况的小男生要看,她就会大声告诉老师:“我是女孩子,他是男孩子,他不可以看我peepee!”

 

    其次呢,女孩有女孩子的特点,哪怕她是小孩子,也有小脾气,会撒娇;小男孩呢,则相对比较粗心,从小让异性孩子彼此熟悉,总比长大了到青春期才发现对异性不知所措的好。

 

    小男孩小女孩一起玩,最大的好处是他们会学习彼此取长补短处,比如男宝宝会不知不觉的学习女孩子的细心,而女孩子也会模仿小男孩的勇敢,有益于长大后彼此的融洽相处。

 

    自己的朋友

    如果说前几类朋友还是父母在帮助孩子选择朋友,引导孩子开展社交的话,相信孩子的眼力,让他们去选择自己认可的好朋友,则是他们独立社交的开始。

 

    现在贝贝还好,6岁的宝儿可是开始跟我要求了,今天要到邻居小麦家玩,明天想请同学来家 play day,没几个月,就会跟我说一个新鲜名字的好朋友,反正花样百出。除了他说的要到朋友家过夜 sleep over 妈妈不同意,别的俺还是乐见其成的。毕竟,娃娃一天天长大,总会脱离父母的掌控,要说 Raven 不担心宝儿朋友的品行,那是不可能的,但我觉得,相信孩子的判断力,哪怕是现在吃亏,也是学习识人认人过程中必须交纳的学费,更何况做父母的还在他身后看着,娃娃受的伤害也是有限的。而过度保护与干涉孩子行为,除了让他变得没有自信,另一个坏处恐怕就似乎孩子不再信任父母,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掌握育婴行业动态,与育儿专家在线交流!加入新浪亲子大本营,你就是2010IN父母!看宝宝搞笑视频、图片、语录,请关注最火爆亲子围脖宝宝逗你玩 ~~详情请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