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那些与孩子有关的法律

(2011-01-14 06:22:25)
标签:

美国

育儿

海外奇谈

分类: 人生百态

美国:那些与孩子有关的法律

 

美国那些与孩子有关的法律

    今天 Raven 在网上闲逛时看到一篇写从美国的海归的文章,原因之一竟是回国后,打孩子可以不受法律威胁,被孩子气得发疯时不需要皮笑肉不笑的问他:“如果我是你的话,” 会怎样怎样,而是可以直接通告:“你再不听话我把你吊起来打!”至此,Raven 笑不可遏,且不说这话的真实性有多少,不过确实,美国确实有很多法律是威胁做父母的,总是把一些中国人看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升到虐待孩子的高度,这让做父母的中国人教育起孩子来缩手缩脚,本来一句“小心你的小pp”就解决的事,在美国做起来却是大费周折,让做父母的很没威信。如果大家有时间,且听 Raven 闲话我知道的美国有关孩子的一些法律:

 

美国那些与孩子有关的法律


 

    关于汽车儿童座椅的法律:

    新生儿出院回家时,警察会监督父母在自家车上装上婴儿座椅。这条法律 Raven 早在宝儿出生前就听说过,在上产前班时,义工老师也反复强调孩子出生前,一定要买好婴儿座椅,否则新生儿都带不出医院大门。Raven 当时是很好奇的,大家不都说是美国人工贵么?怎么医院还会专门雇警察看着新生儿出院?后来眼见为实,俺家宝贝俩,还真都是在警察同志的监督下放到车上,经检查证明安全后才放行的。所以你想,这在美国,私家车能不买大一点儿么?比如我家俩孩子,就要占两个座位,一家三代6个人,这小车放得下吗?

 

    不光是新生儿出院,美国规定100磅以下的孩子,都必须坐儿童座。所以,在美国生完孩子,其中的一笔花销就是在买适合各个年龄儿童坐的儿童座上:像这种新生儿座椅,是背朝车的行驶方向的,一般最大只能到25磅,而美国法律规定是1岁以内同时体重要超过20磅的幼儿,才可以换 convertible 的座椅,这种一般是针对20-40磅孩子的,再大,需要换成Booster 座,要求孩子必须满4岁,体重40磅以上。这个规定俺不知道是根据什么制定的,但至少对我家宝贝是不适合的:宝儿9个月满20磅,贝贝6个月就到了20磅,这还是小事,问题是两个孩子随爸爸,个子超过同龄孩子,所以坐在朝后坐的儿童座很快腿就伸不直了,硬塞进去就大哭,想想也是,那么大的个子,谁愿意憋屈在小空间里?无奈之下,我们提前偷换了Convertible 座椅,违法呀!那阵子我们每次出去的时候都胆战心惊,生怕被警察叔叔抓到。

 

美国那些与孩子有关的法律    那个 Booster 儿童座,孩子要一直坐到100磅,这对美国孩子来说没问题,5-8岁左右基本上就差不多达标了,可对有些中国孩子来说,就是长到18岁,也不一定能到100磅(90斤左右),难不成就这样一直坐下去?我到目前还没听到过具体多大年龄了可以不坐儿童座,反正去年宝贝体检, 6岁45磅的宝儿还被明确告知:一定要坐儿童座。

 

    那么,不坐又会怎样呢?可以呀,最好祈祷你的运气够好,永远不要被警察抓住,俺的一个朋友,一次出门带她6岁的孩子出门,莫名其妙的被开了200多美金罚单,生气呀,就去了地方法庭,法官就跟他解释,你车上带着孩子,显而易见不够80磅,又没有坐在儿童座椅上,这还是因为是第一次,罚款这么多,明白啦?那好,再交100美金的出庭费……

 

 

    关于低龄儿童不可以自己独处:

    其实在美国华人中流行的说法是12岁以下的孩子不可以独处!不过我问遍了周围的美国人,人家都一脸的莫名其妙:没听说过!但是美国法律确实有一条关于忽略儿童的。这条法律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小的时候,独处容易出危险。

 

    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 Raven 自己身上的事:去年冬天傍晚,宝贝爹妈带着贝贝出门购物,这孩子白天一天没睡,偏偏晚上我们带她出来,她自己坐在车上睡着了,当时外面还是比较冷的,怕孩子冻着,就打算冒一次险,把贝贝锁在车里继续睡,我们买了东西马上出来。结果我们俩下车还没走到商店门口,Raven 心虚,回头看了一眼,就发现有位女士站在我们的车边上打电话,吓得宝贝爹妈马上转回车边,那人看到我们回来,收了电话好好教训了我们一顿:这样把孩子一个人放在车上多危险!最后还警告,下一次如果你们再这样做,我就打电话报警!说的我俩哑口无言……这比居委会的还厉害哈!

 

    另一件事也很可以说明美国人民对孩子人身安全的重视:美国的学校,一般都是下午三点钟左右放学,可是任何一个上班族的父母,都不可能在3点钟下班的。宝儿放学后我们需要花钱把他送到课后托管班,一直到父母去接,其中,孩子离校需要交到托管班老师手里,要签字,我们从托管班接孩子,也需要签字,整个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成人的监管下。哪个阶段出事就由哪部分人负责。哪里会见到我们小时候自己挂着钥匙回家的情景?

 

美国那些与孩子有关的法律

    关于不可以打孩子

 

    在美国,华人中一提打孩子,马上就联想到电影《刮痧》。旅美华人因打了孩子而被抓,丢了孩子抚养权的例子很多。其实不仅仅是在美华人,其他人种也经常会发生因打骂孩子而被剥夺抚养权的事例。只不过,中国的老话是:“不打不成材”……所以这个问题才显得特别的突兀与不可接受。

 

    我的一对学MBA的朋友的经历特别有趣,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天天哭,而且一哭就一个小时都止不住,闹得新手爹妈疲惫不堪,无可奈何,只好频繁去医院看医生,向医生讨教该怎样让孩子止哭。结果有一天医生起疑心了,就问他们:是不是你们虐待孩子?那对被孩子闹得满脸菜色的父母马上吓醒了:医生,你看看,是我们被他虐待才是啊!

 
    应该说,美国人也打孩子,美国法律一方面规定父母有权决定如何教养孩子,另一方面又由政府监督父母不能滥用对孩子管教的权利和责任。一旦政府认为父母滥用权力,那么就要出面保护孩子。所以在美国,如果你实在气急了想“动手”教育孩子,有几条要记住:第一,不能在公共场合打孩子;第二,不能在孩子身上留下伤痕;第三,你要保证你的孩子不会跟老师说。做不到这些,那么最安全的方法还是不要打,或者,实在想打了,可以幻想一下:小子们,等回了中国时再好好收拾你们!在星条旗的一亩三分地上,嘿嘿,咱们还是老老实实按人家的规矩办吧。

 

掌握育婴行业动态,与育儿专家在线交流!加入新浪亲子大本营,你就是2010IN父母!看宝宝搞笑视频、图片、语录,请关注最火爆亲子围脖宝宝逗你玩 ~~详情请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