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国人都认为西方女子是不坐月子的,这话我认为也对也不对:当然如果以中国的传统来看,美国妈妈是没有月子的;但在美国,法律规定顺产后的新妈妈有6个星期的产假,剖腹产则有8个星期,这段时间就是美国妈妈的产后恢复期,是不是也可以称为月子呢?在产后恢复期,东西方人关注的重点不同。在我看来,中国人比较在意坐月子时的很多传统禁忌,比如怕吹风,怕沾凉水什么的,生怕妈妈产后恢复不好落下月子病;美国妈妈呢,归纳起来,就是:多多休息,适量运动,补充水分,享受亲子。
怎么样?听听我来八一八东西方月子的不同?
1,自己坐月子还是亲朋帮忙
在美国,产后自己坐月子的妈妈比例绝对比中国要高很多。听起来是不是很惨?在北美,不仅是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人需要自己坐月子,就是美国本土人,由于他们崇尚自由与隐私,父母来帮忙的有,但通常都是自己坐月子。而在中国,通常会有大把的亲人等着为你服务,特别是父母。所以,在美国坐月子是很私人的事,而在中国,坐月子仿佛是整个家族的事。因而连带着,就产生了第二个不同:
2,
坐月子是听医生的还是听传统的

在北美,自己坐月子的妈妈一般都要提前作很多功课,而生孩子前医生通常会给你一个清单,上面列着一系列你应该在产前就必须准备好的事:去妇产医院注册;找好孩子的儿科医生;报名参加医院办的各种培训班,比如婴儿护理,如何生产,哺乳等等。而通常情况下,你的朋友们也会提醒你,要准备好吃的和各种必需品,避免生产后因活动不便而给自己带来麻烦。在我看来,初做父母的怎样都是自己掌握第一手资料比较有把握,对自己照料孩子确实很有帮助。
不过在中国好像也有准妈妈的学习班,但似乎大家仍以传统为主。记得我父母来帮我坐月子时,听说我们上培训班差点笑死,认为这哪有老人家的经验来的准确。可是当我问她为什么坐月子不能洗澡,洗头时,老人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告诉我,老例儿上都是这么说的。所以基本上中式月子以老人为主,西式月子以妈妈自己为主。
3,多多休息与适量运动对比产妇的诸多禁忌

美国妈妈坐月子,医生通常会给你一大堆建议如何“偷懒”以保证多多的休息,尽快恢复身体。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不能吹风,不能下地,不能……等诸多中国妈妈坐月子必须遵守的诸多禁忌。同时,美国医生鼓励产妇尽早下地走动,偶然出门透透风,当然绝不鼓励过度劳累。我保留的一张医生的建议单上赫然写着:
- 孩子睡觉时,妈妈最好也小憩一下;
-
不要抱比你新出生宝宝更重的东西;
-
从周围的亲朋好友医生护士中寻找一切可能的帮助;
-
不要拒绝任何人帮忙的要求;
-
没有任何事情比你的休息更重要,房间脏了打扫卫生这种事完全可以交给宝洁公司做……
等等既温馨又体贴的小技巧。
关于出门透风这一条大概是跟国内的产妇们最不一样的,国内的妈妈们不满月是不让挪窝的。在这里,新妈妈可以出门,而且可以带着孩子出门,享受阳光和自然风。到底那种更科学一点?我不知道,不过我家宝贝出生后差不多一个星期我们就带出门了,贝贝因为黄疸的血检出门更早。到目前我也没发现任何不良症状。我想这就要看你自己了,如果觉得体质不行,就别出门,像我这样觉得憋坏了的,就可以早点出去透透风。你说呢?
对比之下,中式月子里的很多禁忌对当代妈妈来说就难熬的多。但我想任何传统能够流传下来,自然有它的道理,而且诸多严格坐中式月子的妈妈确实没有落下什么毛病,就应该说有它成功之处,实在没必要褒一个贬一个,习惯不同而已。
4,补充水分对比补充营养


美国医生在新手妈妈出院时,都会反复强调如果想要母乳喂养,适当的增加饮食的卡路里之余,一定要多多补充水分,不管是牛奶是白水都行,这是保证母乳充分的关键。中国妈妈接受的教育是多喝汤,各种有营养的催奶汤品,才能保证母婴健康。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更倾向于美国医生的说法。产妇的饮食要低盐清淡,这样的条件下做出来的各种汤品再好吃也有腻的时候,如果汤再油腻一些就更让人难以下咽了。如果下奶所需的水分全由此而来,产妇本人也会营养过剩,所以很多中国妈妈做完月子后都会不同程度的发胖,而水则不同,任何时候,清水总是很好的饮料,只要产妇的营养充足,就是喝水也足以保证奶水的质量,这个
Raven 是深有体会的。
5,享受亲子与熬出月子
在美国,由于坐月子“政策”上的宽松,产妇既得到足够的休息同时行动上又相对自由,心情上的压抑相对少很多,而且在产妇出院时医生通常都会从理论上指导新妈妈预防产后抑郁,享受亲子时光。相对于很多中国妈妈抱怨坐月子如坐牢,禁忌太多,这也不许那也不能,根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熬月子,Raven
好像更倾向于美式月子哦。
诸位妈妈们,你们怎么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