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学前班第二阶段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宝儿学前班的第二阶段的九周又过去了。这两天拿到学生报告单,说来惭愧,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可还是看的不很懂。小学校的报告单非常正规,满满一页纸,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整整划分了7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细节来描述。感觉上确实的非常“标准化”。当然,宝儿学习在进步,妈妈在认识美国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上也在进步。
首先是语言艺术:
对于学前班的孩子们来说,学习语言仍然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我感觉从语言学习上,老师是从两个方面来教的----词汇和阅读。宝儿的词汇量进步还是比较大的,无论是书写还是应用。突出的地方是他开始用他所会的词汇来解释新学的词汇,还有就是开始学习用所学的新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经验。这在2个多月前我是不敢想象的。阅读上,他们已经开始学习用复述或是表演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中的重要事件,阐述作者的意图,同时开始分组讨论他们阅读过的文章。更令人惊呀的,是宝儿他们已经开始准备写作文了。我这里还保留着宝儿圣诞节时给Santa爷爷写的一封信呢。
所以总体感觉上,美国的老师比较重视“表现”和“表达”自己,鼓励孩子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鼓励大家相互交流。这让我联想起当我们开会讨论时,美国本土人的表现力,说服力,真是我等望尘莫及。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人家的母语,还因为人家信奉的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与“内秀”,而是让所有的人知道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这一点我已经在宝儿近来的举动中领教了:
比如说宝儿希望我给他我的话梅,他会很诚恳的告诉我:妈妈,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share(分享)。而当他不愿意给妹妹他的玩具时,他会告诉妹妹:贝贝,这个是5岁孩子玩的,2岁的孩子不适合玩,所以你不能动。尽管集中在一起体现的是“自私”,但分开来听,每句话都是对的,哈哈,自曝其短,宝儿现在很有些美国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口才在进步。
数学:
美国学校的数学依旧是乏善可陈。数数要求能数到50;开始学习5个5个的数到20;比较两个物体大小;还有就是开始学习最简单的逻辑,比如3,6,后面的数应该是多少?
不过尽管学生报告的要求是这样,可是从宝儿每天带回家的作业来看可不是。他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而且开始学习“等分”和几何,就是把一个大的图形等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等,同时找出哪些图形是不等分的。这个我还没有和老师交流过,不知道是老师在“因材施教”,还是他们班的进步都比较快。
对宝儿来说,他的数学基本上是爸爸妈妈自己在教,他现在刚开始学习两位数加减,九九乘法表还在学着,俺是实在受不了学校的教学速度,打算先教他口算,爸爸要教他速算,等等。关于宝儿的数学学习Raven还真准备写一篇趣文:小ABC的爆笑数学学习。
科学:
嘿嘿,宝儿学校现在已经开始每周有一天计算机课,是专门的老师教,学了什么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宝儿已经开始练习打字了,而且他打字的积极性非常高,可以预料等他到一年级时会写的字更多一些时,我家就恐怕要为他专门准备一台计算机,让他用于写作业了。
不仅如此,一年前他们就开始学习自然了,包括蝴蝶的完全变态,简单的化学反应等等。现在他们开始学习实验课的基本技巧:开始就某个专门的探索做口头报告,研究如何使用工具去测量重量,体积。运用观察力去告诉大家一年四季的不同,还有就是如何描述时间,动植物生长,白天和黑夜的不同和循环往复这些大的概念;还开始讨论地球上的资源,哪些是可利用的,还有哪些是生命必须的。这个我还真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可以参与讨论这些了,看来做妈妈的是小瞧他们了。
社会知识和社交能力:
很令人惊讶的,社会知识是一门主课。这是一门覆盖面非常广的一门课,在我看来是非常新鲜有趣的。在第二阶段,宝儿他们需要了解的是:
1,人们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位置和分工,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的场合,人的工作性质是不同的;
2,学会用上,下,远,近,左,右来描述人们的相对位置;
3,学习使用描述时间和编年表的词汇:前,后,下一个,第一和最后。
4,讨论家族传统和习惯。
而社交能力则是他们的另外一门主课,主要涵盖对于各种规矩的遵守;如何保存和管理各类资料;如何在老师提醒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班级做好各类服务工作;交友;互相关心合作等等。
还有就是体育运动,绘画和音乐了,这些大家一目了然,不在详细解说。
全面印象:

总的来说,学生报告单给我的感觉是中美在学前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中国注意孩子的基础知识教育,而美国重视的是孩子与人交流的能力教育;中国培养的是科学家,而美国培养的是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可以看出,美国的学前教育知识面铺的非常广,希望尽早把一些基本的社会生存概念传递给学生,象语文,他们读的书五花八门,虽不要求背诵,但要求孩子们讨论,说出自己对书本的看法,也鼓励家长和孩子们交流;数学,虽不要求口算,珠算,笔算和速算,但已经引入了奇偶数,分数的概念;科学,更是生物,化学,物理各项内容都有涉猎,而且开始引入计算机,估计是为将来的文献检索打下基础;社会知识,则囊括生存环境,可利用资源,和如何以编年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至于社交,则是最直接的把成人世界的的社交礼仪,规范和技巧从小灌输给孩子。
这样的观点,其实对成年人来说都非常有用,Raven在出国前一直是不爱出头的人,社交领域更是一塌糊涂,后来到了美国之后才意识到这样的性格其实对自己事业,人际关系都不利,为此还专门交钱学过社交这门学问。其实我想当今的中国社会恐怕也和10年前大不一样了,社交恐怕早就成了帮助人们成功的一大助力,哈哈,人人都需与时俱进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