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和印度孩子的教育

(2009-09-26 19:52:35)
标签:

育儿

教育

中文

印地语

宝儿

贝贝

分类: 大哥宝儿

这个话题实际上缘于我的不服气。在我的新单位,我们实验室那一层楼上80%都是亚洲人,其中大约中国人和印度人各占一半吧,平时当然大家都讲英语,可是我就是觉得尽管印度人的发音比较怪异,但他们的语感非常好,语法错误也非常少,用词的准确度也不是我能比的。就连比我年轻很多刚来美国才几年的印度小姑娘都是这样,这让我挫折感非常强,怎么混了这么长时间,居然连一个小姑娘都比不过?正好我刚刚和办公室的一个印度小姑娘成为朋友,于是我小心翼翼地问她,她是在印度学的英语吗?果然不出所料,她说是的,然后她告诉我她们的所有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都是用英文教授的,我不死心的问,所有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双语还是只是英语?她确定的告诉我,只是英语,他们只在家里说印地语,而且是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天也就是说学前班开始。这回我笑不出来了,说实话这是我脑子里涌出的不是羡慕,而是“殖民化”。

我以前也碰到一位印度妈妈,她的儿子比我家宝儿大几个月,他们属于同一年级的学前班学生,也是一起参加的gift talent(天才儿童,是一种类似于考智商的考试)考试,我家宝儿的成绩惨不忍睹,而她的孩子居然考了94分,尽管我没觉得他比宝儿强那么多,但当时我依然羡慕得差点把他的儿子据为己有,她也告诉我在家里他们都说英语,儿子一句母语也不会说,我还以为这只是个别情况,毕竟在这里的中国人家庭里的孩子有些也一句中文不说的。可是当我百度一下,才知道,在印度,印地语是官方语言,英语是第二官方语言,而印度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用英语教学,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都是使用英语,那就怪不得了,可是我有疑问的是,为什么这个国家不用自己的语言教育孩子?难道真的要把印地语最终当作一种方言吗?我庆幸,在中国,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学习科学,文化,我们有来自本民族的,用自己的语言记录的科学技术成果,个人认为这对一个国家自己的文化传承非常重要,我赞成在国内用双语教学,但决不赞成放弃我们本民族的语言而仅用英语教学,这种方法,短期内对孩子来说是很省力的,因为他们不用挣扎在两种语言中间不知所措,从长期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国家丧失自我文化的开始,试想你自己国家的人都不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文化结晶了,别的国家哪里会反过来保护你的文化遗产?而象自己民族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与知识,如果只是靠人们之间口口相传而没有文字记录,或者说即便有但后继无人没人学习和总结的话,离绝种又有多远呢?就这样的印度至少在我看来是无法与中国相比的。

作为中国人的孩子,我的宝贝是无论如何要学习中文的,不管它有多难。其实有时心里也很犹豫,宝儿每天回家后都要坐下来写一段时间中文,他很挣扎,因为这毕竟与他在美国社会的生存与竞争距离太远,他感觉不到中文的用处与中文词藻的魅力,坦白说我是在强迫他学,可是如果现在不教他学中文,等他真的长大了,每天为他英文学校的课程忙得手忙脚乱时,相信他学也只是应付。现在的宝儿能够勉强开始读一些简单的儿歌,而不是背诵,写一写中国字,尽管丑,可是还可以认出是我们自己的方块字,我们尽量带她去中国人活动中心去参加一些类似于祭孔大典之类的活动,尽管很多事情差强人意,但毕竟是他们和中文联系的一条途径,就连贝贝,在哥哥念叨了三个星期的论语后,也可以在哥哥念《弟子规》中:“弟子入则孝,出则俤”时,接上:“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好笑之余,我想这总比让他觉得是一个人在学一种离开家就再也用不上的语言要强吧。明天宝儿还要去参加国庆60周年升旗仪式,是中国人活动中心组织的,宝儿他们学校的孩子们也参加。我只希望,在这些氛围中,宝儿至少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后代,感觉到除了美国人的文化教育,还有另外一种灿烂文化是他的美国朋友接触不到的,而他骄傲于这一点。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宝贝儿认识了足够的字,能够看明白妈妈写的话,甚至能够为妈妈写一些东西的时候,我的教育就应该算是成功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