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郭敬明文化圈成名样装名利文化 |
分类: 胡诌乱扯 |
一直做编辑工作,在编辑部也经常发现有些作者抄袭别人的东西。发现的自然不给发表;发表后才发现的,那作者的作品再投来,决不再看。抄袭,不管是一种什么程度的抄袭,对读者和出版单位而言,都是一种欺骗行为。这种不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品质的问题。但是现在的读者并不管作者是原创还是抄袭,他们只顾自己的口味。
余杰抄袭受到指控时,虽然余杰极力否认,却还没有人跳出来为余杰“出头”。但在郭敬明涉嫌抄袭的事情上,情形已不一样。当读者指认郭敬明成名作《幻城》涉嫌抄袭日本漫画《圣传》,作家庄羽控告《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了其长篇小说《圈里圈外》后,有相当多的媒体和评论界人士对此态度暧昧,这让我觉得现在的文化圈更是一个唯利是图、畸形的文化圈。
郭敬明败诉后只是赔款,拒绝向作者庄羽道歉。庄羽向法院申请强制郭敬明道歉,我觉得是应该的。郭敬明的迅速成名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这样的成功同样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因为这说明在商业化社会里,文学失去了它的独立性,而变成了实现个人欲望的工具。因此不见得所有的成功都是值得赞同的。郭敬明抄袭庄羽一事,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光荣的事,竟然还有那么多人为他辩解。有个读者还说:“我是绝对不相信郭敬明会抄袭别人作品的,没看过他书的人也许不知道。看过的人都知道,像这种字里行间都透出一种干净气质的人怎么可能会抄袭?”
在网络写作的时代,复制和拼贴的日益方便,让这股抄袭之风越刮越烈。有些人对文学创作并不见得有理想和追求,他们只是把写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这样的想法自然无可厚非,但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却妨碍了别人的利益。剽窃者把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稿费或版税则心安理得地寄到自己的名下。高明的抄袭者还成了名,成了人物。这是一种畸形的成功。当剽窃成为一种流行,当抄袭者成为一种榜样,当文学成了一种博取名利的工具,不能不说这是文学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