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动手做(二)》教学设计

标签:
365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的平面图形。
2、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进行简单地拼图。
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最终把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认识七巧板是由7块、3种图形组成,其中有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通过动手比一比让学生了解其中5个三角形的大小关系。
2、能使用2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了解七巧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学情分析
评论
本节课借助七巧板让学生在拼图活动中,进一步熟悉认识的平面图形,并初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我所教的孩子毕竟是一年级小学生,加上大多数是在城镇长大的孩子,因为家人的过度照顾,导致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同时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与小伙伴互助合作的机会不多,合作意识不强,这就使我在教学中组织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难度变大。因此本节课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初步学会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体验数学中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趣引入:
师:今天魏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画,讲得是一个成语故事,你们能猜出是什么成语故事吗?演示ppt。同学们你们知道人和兔子都是什么拼的呢?
(学生:七巧板)
课件:七巧板,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玩七巧板。
活动2【讲授】(二)认识七巧板
一、介绍七巧板的由来
这么好玩、神奇的七巧板,究竟是谁发明的呢?让我们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古代。
二、探究关系
七巧板说: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七巧板。很高兴认识你们,听说你们很聪明,很爱动脑筋,我非常喜欢你们。很希望和你们交朋友。不过,你们要回答对我的这些问题,才能成为我的好朋友。怎么样?想和七巧板交朋友吗?(生:想。)
那咱们开始回答问题啦!七巧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
我的名字里为什么会有“七”字?
七巧板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我有哪些图形?
生: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师:看黑板的贴图说:“大家都同意吗?谁能在黑板上的七巧板里找到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有几个?1个
师:看黑板的贴图说:“谁能在黑板上的七巧板里找到所有的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有几个?5个(那也就是说这5个都是三角形【画集合圈】)
师:看黑板的贴图说:“那最后一块是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板书平行四边形,有几个?1个
(3)你们是不是都想动动七巧板了,那七巧板要出第三个问题啦,准备好了吗?请你在拿出平行四边形,举起来!
注意【要求说的要慢,表扬语:动作快,安静,这组都安静】
请你轻轻地放回去。坐直。
(4)请你在你的学具盒里找到全部的三角形,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摆好!
坐直。七巧板可要出第四个问题了,都摆好了吗?
预设1:两个大的,两个小的,一个中的。
预设2:【一样大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拿三角形用重叠法验证,全部遮盖,没有多余)所有同学都要看着他。板书重叠法,生齐读。
那你们能用重叠法找一找还有一样大的吗?举起来。轻轻放下,坐直。
预设3:【拼图】到台前来拼。
活动3【活动】(三)动手拼图 评论 1、想象拼图
同学们,你们的发现真多,找到了很多重叠,那如果我需要两个正方形,可是我手里就一块,怎么办【生回答:用两个小三角形来拼】。七巧板说你们太聪明了,决定和你们交朋友了。但是七巧板还有个大大的本领没告诉你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七巧板不让老师现在不告诉你,想让你自己发现。准备好了吗。所有同学坐好。
出示要求:利用7块板,想象拼图。【拼后同桌交流,保留好作品】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如何你用七巧板拼图,你想拼一个什么图形?你打算用那块板来拼。【安静1分钟】想好的睁开眼睛,谁来说一说你想拼什么?还有很多想法来不及说,没关系,咱们先看清要求:1,尽量利用7块板。2,保留作品。3,拼后等待同桌交流。用这样的语言:我拼的是
,我用
图形当做
。现在开始。
2、交流作品
注意:训练说话:我用什么作为什么。
交流后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展示,可以同桌再说说,说后再试着拼其他图形。
活动4【测试】(四)课堂总结。 评论
你知道七巧板的大本领了吗?(能拼出各种图形)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