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跷跷板》教学设计

标签:
365 |
分类: 教学设计 |

跷跷板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用看、掂、称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2.
使学生体会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3.
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比较轻重,区分最轻、最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认识它?
那让我们快点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幻灯片),它是谁啊?
大象有四条粗壮的大腿和一面像小山一样的身子,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了,今天大象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它还有一份神秘的礼物要送给认真听讲的孩子,你们做好准备没有?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跷跷板》(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同学们玩过跷跷板没有?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感受?
小动物也喜欢玩跷跷板,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幻灯片)
1.
你都看到了谁、它们在做什么?
2.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
小结:翘起的一边轻、沉下的一边重;同学们真厉害,通过观察就可以看出谁轻谁重了,那你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出来谁最轻谁最重吗?
活动二:掂一掂、说一说
活动三:称一称、试一试
1.
除了看和掂,你还能想到用什么办法可以比出轻重?(用称称一下)
2.
同学们见过称没有,那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简单的称,想不想看?
3.
出示道具:衣架、绳子、两个塑料袋、一个鸡蛋、一袋牛奶
老师需要两名小助手协助,谁愿意?再请一位同学上来当当小小科学家,称一称,看看谁轻谁重?
4.
小结:要想知道物体的重量,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称称一称
活动四:想一想、说一说
1.
那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称来称呢?
2.
大象想知道它的重量,谁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它称一称?
3.
有一个小孩就想出来了一个好办法,一起来看看《曹冲称象的故事》
4.
小结:大象送给我们一句话---遇到问题只要肯东脑筋,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下去可得好好动脑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三、练一练:
完成习题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比较重量的方法,分别是用眼睛看、用手掂、用称称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习题
板书设计
跷跷板
看
掂
称
前一篇:一年级上册《下课啦》教学设计
后一篇: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