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唐宋诗词游长江(7):夔州(奉节)之夔州古城

标签:
长江唐诗夔州奉节白帝城 |
分类: 读书笔记 |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巴东:古代蜀地分为三巴,即西巴、中巴、东巴,唐置夔州之前,此地为巴东郡。白帝:指白帝城。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白帝城扼瞿塘峡西口。百牢关:隋置,在今陕西汉中勉县西南。百牢关两璧山岭相对,汉水流其间,扼蜀道金牛道咽喉,其地理形势与夔州的长江瞿塘峡相似。
子美稷契志,空抱竟无用。
夔州三百篇,高配风雅颂。
子美: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稷契:稷和契为唐虞时代的贤臣。稷是后稷,传说他在舜时教人稼穑;契,传说是舜时掌管民治的大臣。风雅颂:指《诗经》三百篇的三个组成部分。汉代的《诗·大序》认为:“风”是用于教化、讽刺的作品;“雅”是反映王室政治成败得失的作品;“颂”是赞美君主、祭祀神灵的作品。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那歌声好象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晴)还是有“情”(晴)呢?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因为白帝城太过有名,人们往往把唐夔州城也混称为白帝城(实际上因唐代人口增长,后期两城已连在一起),杜甫说夔州城和白帝城其实是两座城;又因为夔州地处巴蜀和荆楚的交界处,位于此地的长江和三峡,会随着此地蜀、楚政权的交替,时称蜀江和蜀峡,或时称楚江和楚峡。后两句的意思是,分裂割据并非天意,天下一统才是人心所向。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百姓民居。民居绕山、复道重楼,也因此可以看出唐夔州城的地势狭窄和高低不平。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
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
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太阴杀气横惨澹,元化变态含涳濛。
正如奇才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
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渟滀:停止不动。全功:十全十美的事。太阴:被阴云遮蔽的太阳。元化:天地造化。涳濛:细雨迷茫的样子。陆游说,白盐赤甲山尖好像一把利剑,刺破苍穹,搅动着乌云变幻莫测,缺少了晴日里从容不迫的大度,而天空也阴郁惨淡,这正是因为大自然风雨交加的缘故。从而悟出一个道理,一个有奇才的人,平时无由外露,看起来很普通,当遇到非常的时代,国家多事之秋,其超人的才智,便会脱颖而出。陆游含蓄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慨叹。
减尽腰围白尽头,经年作客向夔州。
流离去国归无日,瘴疠侵人病过秋。
菊蕊残时初把酒,雁行横处更登楼。
蜀江朝暮东南注,我独胡为淹此留?
陆游来到夔州将满一年,往着滔滔东去的长江水,不由地思念家乡山阴(绍兴)和京城临安(杭州),叹息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回去。
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
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
荔子:荔枝树的果实。荔枝成熟在秋初的七月,五月果实未红。
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
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岚气:山中雾气,此指瘴气。“云安曲米春”为夔州地区的名酿,在本系列上一篇“万州、云安”篇中介绍过杜甫《拨闷》诗句:“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范成大说,过端午节的人们高兴畅快的喝酒,不醉不归。
月出赤甲如金盆,蹲龙呀口吐复吞。
长风浩浩挟之出,影落半江沉复翻。
天高夜静四山寂,惟有滩声喧水门。
高斋诗翁不可作,我亦不眠终夕看。
金盆:指月亮,初十八的月亮还比较圆。呀口:张大口。高斋诗翁:指杜甫。杜甫在诗中称自己在夔州的居所为“高斋”。例如杜甫住在西阁时,有诗《宿江边阁》:“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杜甫住在瀼西时,有诗《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杜甫住在东屯时,有诗《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
峡行风物不堪论,袢暑骄阳杂瘴氛。
人入恭南多附赘,山从夔子尽侵云。
竹枝旧曲元无调,曲米新篘但有闻。
试觅清泠一杯水,筒泉须自卧龙分。
袢暑:犹炎暑。瘴氛:犹瘴气。恭:恭州(今重庆)。附赘:附生于皮肤上的肉瘤。范成大过恭州时曾作《恭州夜泊》:“入峡初程风物异,布裙跣妇总垂瘤。”夔子:春秋时夔国的国君,此代指夔州地区。新篘:新漉取的酒。曲米新篘:指夔州特酿“云安曲米春”。卧龙:指夔州卧龙山,位于唐夔州城的西北,因山坡上有卧龙寺(诸葛庙)而得名。此地有山泉,杜甫刚到夔州时住城西阁,曾唤仆人用竹筒接续导引山泉,有诗《引水》:“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
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
猿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
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太虚:指天空。年侵:年底渐近,也可说年纪渐老。时相学:写猿类互相戏狎。炯自如:写群鸥悠闲自得。即将冬尽春来,杜甫看到万物都有了复苏的迹象,但自己却只能按下动身出峡的念头,暂且在瀼西寻屋寓居。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
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
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千树橘、比封君:典故来自《史记·货殖列传》,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农家有千棵橘树,其收入等于一个千户侯,虽无爵禄之封,而其利大致相等,故称“素封”。后用为比喻官爵奉禄之典。杜甫这里用字面的意思,我有了这四十亩果园,不用羡慕受封的千户侯。养拙:为退隐不仕的自谦之辞。麋鹿群:指草野。三四句的意思,在这战乱年代,我隐居不仕,于草野中保全了生命。畏人:指避人。旅食:做客旅打一份工来养家糊口。三年:杜甫一家于765年夏离开成都,至此767年春末,已是第三个年头。
孤舟登瀼西,回首望两崖。东城干旱天,其气如焚柴。
长影没窈窕,馀光散唅呀。大江蟠嵌根,归海成一家。
下冲割坤轴,竦壁攒镆铘。萧飒洒秋色,氛昏霾日车。
峡门自此始,最窄容浮查。禹功翊造化,疏凿就欹斜。
巨渠决太古,众水为长蛇。风烟渺吴蜀,舟楫通盐麻。
我今远游子,飘转混泥沙。万物附本性,约身不愿奢。
茅栋盖一床,清池有馀花。浊醪与脱粟,在眼无咨嗟。
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贫病固其常,富贵任生涯。
老于干戈际,宅幸蓬荜遮。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日华。
赏妍又分外,理惬夫何夸。足了垂白年,敢居高士差。
书此豁平昔,回首犹暮霞。
东城:指唐夔州城,在瀼西之东。唅呀:张口貌。嵌根:崖岸底部。坤轴:地轴。镆铘:古代宝剑名。日车:指太阳。浮查:即浮槎,漂浮海上的木筏。翊:辅佐。盐、麻:盐城、麻城,代指吴楚地区。约身:俭约自奉。一床:比喻地方狭小。咨嗟:叹息。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写远眺瞿塘峡口,江水入峡的壮丽景色,感叹大自然的力量和大禹开凿三峡的功绩;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自己在瀼西的俭朴生活,表达知足常乐和开朗豁达的情怀。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
远水自澄终日绿,晴林长落过春花。
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鱼复:奉节的古称。尽室:全家。风樯:指帆船。贪程:贪赶路程。青帘:旧时酒馆门口挂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从内容看,刘禹锡款待路过的同乡友人,并表达了思乡之情,这也是一首送别诗。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青帐:青色的营帐。联延:连绵、连续。驿步:水驿的停船处、码头。俯伛:低头曲背,形容年老。“峡水”句:指秋天江水不像夏季的洪水那样令人生畏。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神灵是蛮神。刘禹锡显然对自己在此创作的《竹枝词九首》还是比较满意的,说以后夔州本地人在祭神活动时可以拿来歌唱。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縠文:丝织品的皱纹,用以喻水的波纹。
梁栋翚飞百尺楼,江山满目壮夔州。
鸟穿云过白盐去,鱼透浪来清瀼游。
控扼地临三峡险,朝宗水会百川流。
古今制胜人何胜,天下奇才忠武侯。
翚飞:用来形容宫殿高挑的飞檐。翚,锦鸡。白盐:白盐山。清瀼:指西瀼水。朝宗:比喻小水流注大水。忠武侯:指诸葛亮。诸葛亮和杜甫是王十朋最钦佩的两位先贤。
鱼复城边夕照红,物华偏解恼衰翁。
巴莺有恨啼芳树,野水无情入故宫。
许国渐疏悲壮志,读书多忘愧新功。
因君共语增惆怅,京洛交游欲半空。
鱼复:奉节古县名。物华:美好的景物。故宫:指三国时刘备在此托孤的永安宫。许国: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京洛:洛阳的别称,泛指国都。陆游跟夔州府的同僚们,谈到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大家颇有共鸣。
鱼复城边逢雁飞,白头羁客恨依依。
远游眼底故交少,晚岁人间乐事稀。
云重古关传夜柝,月斜深巷捣秋衣。
官闲况是频移疾,药鼎荧荧卧掩扉。
夜柝:巡夜的梆声。秋衣:指制做过冬的棉衣。移疾:犹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荧荧:火光闪烁貌。
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
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
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
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
社醅:社酒。旧时于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饮酒庆贺,称所备之酒为社酒。挼:揉搓。朝士:在朝官员。萸枝:茱萸枝。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但陆游却在家养病没有出门,不由自主怀念起家乡节日的胜景。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意指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避馀威。
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
轩皇:即传说中的黄帝轩辕氏。上略:即上等的谋略,这里指八阵图。据《太白阴经》载:“黄帝设八阵之形。”蜀相:蜀国丞相,即诸葛亮。神机:神奇的计谋,这里指八阵图的变化功用。龙蛇、鹅鹳:皆为阵名。鳞介:泛指鱼鳖等水中的动物。刘禹锡说八阵图的气势压过了波涛汹涌的江水,令水中鱼鳖远远躲避。
平沙何茫茫,仿佛见石蕝。纵横满江上,岁岁沙水齧。
孔明死已久,谁复辨行列。神兵非学到,自古不留诀。
至人已心悟,后世徒妄说。自从汉道衰,蜂起尽奸杰。
英雄不相下,祸难久连结。驱民市无烟,战野江流血。
万人赌一掷,杀尽如沃雪。不为久远计,草草常无法。
孔明最后起,意欲扫群孽。崎岖事节制,隐忍久不决。
志大遂成迂,岁月去如瞥。六师纷未整,一旦英气折。
惟馀八阵图,千古壮夔峡。
石蕝:石块垒成的标志。齧:侵蝕。至人:指超凡脱俗、思想或道德修养高超的人。不相下:不相让。沃雪:谓以热水浇雪,这里指奸雄们来去匆匆、很快消失。节制:即指挥管辖。迂:迂曲,指迂回曲折。六师:周天子所统六军之师,后因以为国家军队的统称。苏轼后来在其所著《东坡志林》中记述了他看到的八阵图景象:“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吾尝过之,自山上俯视,百余丈,凡八行,为六十四蕝,蕝正圆,不见凹凸处,如日中盖影。予就视,皆卵石,漫漫不可辨,甚可怪也。”苏轼说在山上远看,能仿佛看出六十四垒,但到了沙滩上近观,则无法分辨了。
五行水本咸,安择江与井?
如何不相入,此意谁复省?
人心固难足,物理偶相逞。
犹嫌取未多,井上无闲绠。
苏轼把盐井称为“诸葛盐井”,不知是不是当地人告诉他此盐井最早是诸葛亮令人开发利用的?他在诗序中写道:“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常空,盛夏水涨,则盐泉迤逦迁去,常去于江水之所不及。”十四个盐井沿地势从高到低分布,在冬季枯水期时只有最下面一个盐井出盐水,而当江水上涨时,高处的盐井才会依次出盐水。苏轼对这种现象感到十分神奇且难以理解:“咸”字的五行属水,为什么江水和井水的咸度不同?又为什么近在咫尺的江水和井水会彼此不相溶?虽然其物理现象无法解释,但却因此满足了人们希望不断获得盐水的愿望。
鬼门关外逢人日,蹋碛千家万家出。
竹枝惨戚云不动,剑器联翩日将夕。
行人十有八九瘿,见惯何曾羞顾影。
江边沽酒沙上卧,峡口月出风吹醒。
人生未死信难知,憔悴夔州生鬓丝。
何日画船摇桂楫,西湖却赋探春诗?
鬼门关:指西陵峡中崆岭滩,有三峡民谣“青滩泄滩不算滩,空舲才是鬼门关”。竹枝:竹枝曲、竹枝歌。剑器:古武舞曲名。瘿:赘疣,瘿袋。探春:早春郊游。陆游在节日里思念家乡,他多年前春游西湖,曾写下一首《闰二月二十日游西湖》:“西湖二月游人稠,鲜车快马巷无留。梨园乐工教坊优,丝竹悲激杂清讴。”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
阆风(即阆风颠)、玄圃(即玄圃堂),都在昆仑之顶,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蓬壶(即蓬莱),传说为东海三仙山之一。它们在这里应是用来代指白帝山和白帝城。后两句是说:夔州城坐落在哪里?夔州城的一隅就坐落在瞿塘峡口长江腹部。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槎:木筏,代指船。画省:指尚书省,因其墙壁上画古烈士像。“画省香炉”代指长安大明宫朝廷。伏枕:指生病。粉堞: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山楼粉堞”代指白帝城楼。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末两句表面写景,言外兼有时光迅速之感。这首诗写作者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之情。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戎马:指战马,比喻战争。归马:从事耕种的马,比喻战争结束。诛求:强制征收,诛杀敲诈。
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
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
荆州郑薛寄书近,蜀客郗岑非我邻。
笑接郎中评事饮,病从深酌道吾真。
炙背:晒背。美芹:以水芹为美味。三四两句的典故出自《列子·杨朱》:宋国有一山野之民,常穿粗麻衣,仅能勉强过冬。春天到,他在田中作业,觉得太阳晒背,暖烘烘的很舒服,就想把这好事告知宋国国君,希望获得重赏。乡里的富人嘲笑他说,以前有人觉得水芹等菜蔬好吃,对富人夸耀,可富人吃后,口、腹都不舒服。因此“炙背献芹”常用来比喻所赠礼物菲薄而情意淳厚;或用来比喻所献建议浅陋无知。杜甫这里用来表达乡野之乐,并略带自嘲。郑薛:郑审(时为江陵少尹)、薛据(时为石首县令),二人都在荆州一带,杜甫希望早日出峡去跟他们会面。郗岑:郗昂(时为梓州刺史)、岑参(时为嘉州刺史),二人都在蜀地,杜甫跟他们已经很久未谋面。郎中、评事:指夔州府内的官员。吾真:真吾,实在的我。
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波清蜀柿尽,云散楚台倾。
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
峡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
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
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重关群吏散,静视寒灯明。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云安:即夔州在唐天宝年间的旧名“云安郡”。属:同“嘱”。迅濑:犹急湍。飞甍:飞檐,借指高楼。笮马:笮地(今四川雅安和凉山地区)所产的名马。双旌:代表军政两权的仪仗,泛指高官之仪仗。望阙:仰望朝廷宫阙,喻怀念感恩天子。分庭:分处庭中,指当地官员迎接。铜符:古代发兵所用的铜制虎形兵符,后亦借指官印。青霞意:同“青云意”,谓高远的志趣。蓬瀛:蓬莱和瀛洲,东海神山名,泛指仙境。因大明宫有蓬莱殿,此借指长安大明宫内庭。池籞:池塘和樊笼。鱼鸟情:指池鱼慕渊,笼鸟慕林。兵部韩侍郎:韩愈,时为兵部侍郎,三年前被贬为潮州刺史。中书白舍人:白居易,时为中书舍人,三年前出任忠州刺史。刘禹锡写这首诗寄赠韩愈和白居易,俩人如今在京就职高位,但不久前也曾遭贬远守,应能对他身处蛮荒边远之地的心情感同身受。
赤甲城连白帝城,子阳曾向此屯兵。
区区板筑徒劳耳,尚赤由来是汉营。
子阳: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王莽新朝末期,蜀郡太守公孙述趁乱割据蜀地称帝,国号成家。后被东汉所亡,公孙述共在位十二年。区区:谓奔走尽力;匆忙。板筑:即版筑,古代修建墙体的一种技术。公孙述为筑垒据守蜀地,在赤甲山上修建赤甲城(子阳城)。尚赤:五行家认为汉以火德王,火色赤,故称汉朝为赤汉。王十朋说,赤甲山土石皆赤,而赤色正是汉家的颜色,公孙述在这里筑城,岂不徒劳尔。
已过瞿唐更少留,小船聊系古夔州。
簿书未破三年梦,杖履先寻百尺楼。
日暮雪云迷峡口,岁穷畬火照关头。
野人不解微官缚,樽酒应来此散愁。
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三年:官员的任职大致以三年为期。野人:借指隐逸者。陆游虽不满意这个职位,但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接受任命。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
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
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白盐:白盐山。危峤:险峻的山。赤甲古城:位于唐夔州城北侧。粳稻:稻的一种。蓬转:蓬草随风飞转。喻人流离转徙,四处飘零。桂丛: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
其一
宦游夔子两经年,未到东屯意慊然。
端为先生旧吟处,不应容易上诗篇。
其二
忠不忘君句有神,当时无地可容身。
草堂遗像英灵在,又见匙翻雪稻新。
夔子:指夔州城。慊然:同“歉然”,惭愧貌。先生:指杜甫,其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忠不忘君”:是说杜甫忧国忧民。君是君王,也代表国家。苏轼曾说杜甫是“一饭未尝忘君”,即说明杜甫时刻都为国家的社稷而担忧。“匙翻雪稻”:出自杜甫夔州诗《孟冬》:“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