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我还是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大学生时,我就知道了西班牙伟大的建筑师安东尼 .
高迪,他的思维异于常人、狂放不羁,他的作品天马行空、特立独行,与时代和环境格格不入,他是建筑界的奇才、鬼才,被誉为“最接近上帝”的建筑师。巴塞罗那这座城市也因为有了高迪而变得极具个性与魅力,高迪在巴塞罗那留下了圣家堂、米拉公寓、奎尔公园、巴特约公寓和文森之家等众多惊世之作,其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高迪与其同时代几位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使得巴塞罗那超凡脱俗的城市气质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高迪的巅峰之作当属圣家堂,全称为”神圣家族大教堂“,它是一座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建筑,是巴塞罗那城市的象征。圣家堂始建于1882年,这是一座未完成的教堂,跨越了一个世纪仍在建造之中。尽管是一座烂尾工程,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还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

2019年8月17日上午我们从下榻的酒店搭乘地铁来到圣家堂,正值欧洲的假期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走出地铁我们首先来到了圣家堂的西立面,也称“受难立面”。建造这座教堂的想法最初是由巴塞罗那一位书商提出的,他也是圣徒约瑟夫崇敬会的创始人,该会的会员纷纷为此工程慷慨解囊,还聘请了建筑师弗朗西斯科
·
德比里亚设计并主持建造。但开工不久建筑师与崇敬会吵翻了,撂了挑子,该工程才由时年31岁的安东尼.高迪接手。

圣家堂共有东、西、南三个主题立面:“诞生立面”位于东侧、“受难立面”位于西侧,“荣耀立面”位于南侧(尚未完工)。“受难立面”以耶稣基督的死亡为主题,由雕刻家苏比拉克斯按照高迪留下的图稿雕刻出了从最后的晚餐到耶稣基督被钉十架、受死埋葬直到复活升天的故事。整个立面展现了耶稣受难时残酷而痛苦的场景,带给人一种恐惧忧伤的震撼。

参观了”受难立面“,我们从南面绕道往东立面去。高迪为圣家堂设计了三个宏伟的正门,每个门的上方各建有四座尖塔,共计十二座,分别代表耶稣的十二门徒。除此之外,建筑的中央另有六座高塔,其中四座代表圣经中四卷福音书的作者——马太、马可、路加以及约翰,一座代表圣母玛利亚,而中央最高的尖塔代表耶稣基督。

代表十二门徒的十二座高塔的高度介于98.4米到117米,代表四福音书作者的四座高塔为120米,代表圣母玛利亚的高塔为120米,代表耶稣基督的高塔则为170米,截止2012年9月已完工两个正门共8座高塔。

这是圣家堂的东立面,也是游客参观入口的所在。

入口附近还摆放着一座圣家堂的金属模型。高迪曾经说过:“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高迪认为直线是呆板的,只有曲线、波浪线才反映自然的真实状态。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全方位直观地看到在圣家堂的设计中,高迪大量运用螺旋体、锥形体、双曲线、抛物线等多种复杂的几何形体变化,创造出充满韵律动感的令人称奇的建筑效果。

入口附近还有一幅圣家堂的平面图,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圣家堂的平面布局。

教堂入口所在的圣家堂东立面,也就是”诞生立面“,“诞生立面”是以耶稣基督的诞生为主题,立面上的雕塑展现了自童贞女玛利亚怀孕诞下耶稣到耶稣长成的故事,所有雕塑都充满了欢喜愉悦。这个立面使用了一百多种动植物造型进行装饰,展现出了一派“普世欢腾,救主下降,大地迎接君王”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高迪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高迪以很多动植物的形态为蓝本来设计圣家堂,将《圣经》中的故事场景在整座建筑中如同图画一样逐幅展现,使这个教堂成为每一个来访者都可以读懂的一本天主教教义科普书。

高达170米的高塔、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装饰、螺旋形的楼梯、宛如从墙上生长出来的栩栩如生的雕像……,整座教堂有如一座充满魔幻色彩的沙雕城堡,令人感觉神秘而诡异,难怪有人称之为“石头构筑的梦魇”。

参观了两个著名的外立面后,我们终于走进了圣家堂,教堂内部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纤细优雅而密集的线条是其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

圣家堂是哥特式建筑与自然元素的完美结合,内部宛如树木构造的立柱以及抽象的花朵图案,使教堂内部充满了活力与生机,置身其中,令人恍惚进入了一片茂盛的森林。

与沉重诡异的外表不同,教堂内部色彩以纯净轻快的白色调为主,配以各式各样的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窗,令人赏心悦目。天才高迪采用多种繁复的几何图形拼合,设计创造了教堂内部千奇百怪的结构造型以及繁复多彩的建筑细部装饰。

当高迪于1883年接手这项工程时,地下圣坛已在建造中,无法修改设计图,所以他按照第一任建筑师弗朗西斯科的设计图建完地下圣坛,然后把整个教堂重新设计,把弗朗西斯科原先设计的新哥特式教堂改为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

圣家堂建造资金全部来自个人捐赠和门票收入,所以建设进展非常缓慢;建造过程中又受到西班牙内战的影响,使得它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期间的建造时断时续。

高迪一生中有43年的心血都花在这个教堂的设计建造上,1925年后他还干脆搬到教堂的工地来住,全心全意设计教堂,直到1926年他去世为止。

高迪对教堂内部光线的设计运用非常得心应手,阳光透过形状各异的彩色玻璃窗将斑驳陆离的投影映射进教堂内部,令整个教堂变幻着奇特的光芒,营造出梦幻般的天国氛围。

我们参观时教堂内正在举行一场弥撒,美妙动听的赞美圣诗令人心旷神怡。

圣家堂内还有一处展室,里面展出大量当年高迪所做的建筑模型和所绘的图纸。

据说高迪早期的设计作品都有精心绘制的图纸,但后来他在设计中仅画草图,主要靠建筑模型来推敲设计。

在漫长的设计周期中,高迪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无止境地追求建筑艺术上的完美。晚年的高迪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注于圣家堂的建造,为圣家堂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直至高迪73岁时在1926年去世,该教堂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
小建筑师致敬大建筑师。圣家堂大部分的设计都未在高迪生前真正建成,他之后的几位建筑师继续为打造圣家堂而努力,地下圣堂建于1889
- 1892年,“诞生立面”建于1892 - 1930年,“受难立面”建于1954 - 1977年,偏殿和中殿建于1978 -
2000年,“荣耀立面”至今还在建造当中,教堂中间的六座高塔至今还没开始建造。

参观完毕,我们跟着游客的大部队来到主入口东面的这座池塘边,排了半天队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据说这里是与圣家堂合影最完美的角度,这个池塘畔的台阶也成了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之地。

就要告别圣家堂了,在巴塞罗那的艳阳下,与热情美丽的西班牙女郎们和举世无双的圣家堂再来一张最完美的合影。

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圣家堂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属于这个时代但又超越了这个时代。据西班牙官方宣布,圣家堂预计将在2026年全部完工,那也正是高迪逝世一百周年的纪念之时,一个竣工后的圣家堂是什么样子,我们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