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的法则在地里头,地的法则在天里头,天的法则在道里头,而只有道的法则是自在的、本源的。道家把道和自然看为最大,那么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符合道、符合自然的本性,决定其是不是能够成为圣人、神人、至人。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天道无为思想,《庄子
∙ 胠篋》篇中写到“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意思是:什么叫做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却自然崇高在上,这就是天道;有为而积劳累苦的,这就是人道。
庄子把人看为万物之一员,“道与之貌,天与之形。”人的形体都是自然赋予的,人与自然的天相比,实在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人又何必要有所作为呢?庄子反对“以人助天”干预自然,进而主张“侔于天”随顺自然,从而达到“与天为一”。
《庄子
∙ 马蹄》篇中说了个关于马的比喻:马,蹄子可以践踏霜雪,毛可以抵御风寒,饿了啃草,渴了喝水,奋蹄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大厦,对于马来说也没什么用处。及至出了个伯乐,说:“我擅于驯马。”于是用烙铁炙马毛,用剪子剔马鬃,给马削蹄,烙制马印记,又用马络头和绊马索来拴住它们,接着把它们编排到马厩里,经过这些折腾,马就被折腾死十分之二三了。马饿了不让它吃,渴了不让它喝,还让它们使劲地奔、快速地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行动划一,前面有马嚼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面又有皮鞭之类的威吓,这样一来,马就被折腾死一半了。庄子用马作例子,来说明人从自己的欲念出发,凭自己的智慧行事,而没有从万物运行的规律行事,违背了天道的原则。
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与天为一”、“乘道德而浮游”,《庄子
∙ 逍遥游》中把逍遥分“有待”和“无待”,所谓“有待”,就是有所依赖、有所对待,是指人的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谓“无待”,即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即获得逍遥游,逍遥游也就是无待的自由境界。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就是要懂得“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只有融入“道”才能进入自由,对外摆脱来自世俗的束缚,对内让自己的精神至高无上,自由飞翔,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意思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智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没有限度的智识,就会弄得很疲困;既然这样还要去汲汲追求智识,就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了!庄子认为,知识是浩瀚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和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庄子推崇“无智”或“无知”,“道”是最朴素、最自然的真理,只有最纯粹、最质朴的人才能够获得它,无智反而大智,才能引领人走上返璞归真的大道。
以上庄子所论述的“无为”、“无待”、“无智”与我们基督徒所常说的“顺服神”、“让主带领”、“交托给主”、“顺圣灵而行”等有些相似。我们知道基督教的真义在于让神带领自己,而不是自己带领自己。
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第一章25节,传道人保罗说“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意思是说,神比人的智慧更有智慧,比人的强壮更为强壮。在第二章5节,保罗又说“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保罗提醒信徒不要过分看中世间的智慧,信心应该建立在神的大能上。在第三章18节,保罗又说“人不可自欺;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做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保罗告诫信徒,人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应该谦卑顺服神,用神的智慧作标准衡量万事。保罗也在《罗马书》第十一章33-36节赞美道“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门。”
没有信主的人,或一些初信的基督徒,遇事即刻会想方设法,用人的智慧、才干、能力来思想、分析、处理事情。但真正的基督徒,凡事首先就是求告主名,仰望主的引导和带领。我们通过求告主名,和圣灵、和主相连更实际、更紧密。上帝有谋略、上帝有智慧、上帝有能力。我们因求告主名与主联合越来越紧密,这样上帝的智慧就更实际地成为我们的智慧,上帝的能力就更实际地成为我们的能力。
随想:
庄子所说的“无为”、“无待”、“无智”,并不是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是说所思所行所做不应该依照人类自身的智慧和标准,而是应该顺应自然、符合天道的标准。我们基督徒也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去遵行神的话。我们乃是将圣经上的话不断地收藏在心里,昼夜思想,借着不断的祈求,圣灵必然借着圣经的话感动要求我们,我们就有力量顺服、更顺服,这样我们就渐渐达到圣经上所说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死守圣经字句,而是借着顺服圣灵引导圣经上的话来达到圣经的标准。这便是“顺圣灵而行”,这便是“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