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度教师个人课题(开题报告)

(2017-10-30 21:43:41)
标签:

教育

分类: 2017课题研究

编号:                 

 

 

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告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作图法解决问题的案例研究 

                王绍华                 

所教学科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625457642

          武安市上团城乡大北庄小学    

 

 

 

 

 2017 11 26

 

一、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1.课题的提出

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将有关 “应用题”的内容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并作为各领域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多种题材形式出现,丰富了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意义,解题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发现解决问题部分,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各题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一些方法策略不能有效贯彻渗透,学生的审题能力低下,不能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解决问题能力差。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科学,主要功能就是解决问题。而具体解题时选择的方法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能否解决该实际问题。我在实践中逐渐发现用作图法来解决问题,对理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非常有效果,而且符合小学生思维形象性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作图的方式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进而找出解题的途径。

基于目前的教学现状,我决定在自己所教授的六年级两个班中,开展小学数学作图法解决问题的案例研究,重点研究其在高年级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作图法”是指解题者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作图的方式,画出与题意相关的图形或图案,借以帮助解题者观察、推理、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手段。        

3.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将通过研究,尝试用作图法把“数”与“形”两个数学研究基本对象进行有机地整合,把抽象的文字性解决问题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数量之间的本质关系。指导学生恰当地借助直观图形,让复杂的数量显露出来,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表明,大脑中是否有丰富的、可利用的正确表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正常的思维活动。所以培养学生用作图法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理清数量关系,积累表象,还可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交流反思,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并运用作图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数学课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促进新课堂改革。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1.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研究作图法的适用范围,重点研究在和倍差问题、分数问题、行程问题等类型题中的应用。

2.研究运用作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与要求。

3. 探索用作图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步骤,以作线段图为主进行研究。 

4、研究使用作图法解决问题时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研究方法:

1、理论学习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挖掘小学生 “作图法解决问题”的适用范围,并在研究阶段指导研究工作。

2、调查研究法: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反思,探索小学生“作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研究法;将形成的理论研究进行教育实验,探究实践,验证其实效性、可推广性,对实验进行评价论证。

5、经验总结法:对于研究中取得的经验与方法及时总结,形成课题研究论文(报告)。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1.准备阶段(20179—10月)

1)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相关理论资料,明确研究要求,确立研究方案。

3)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解决问题的调查问卷并作分析,修改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711—20185月)

第一阶段(201711月—20181月)

结合教材中作图法解决问题的案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知识认知习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

第二阶段(20182月—3月)

重点对作线段图进行常态化研究,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课,重点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分析对比结果,完成“作图法解决问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20184月—5月)

总结经验,探索“作图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步骤,将阶段性教学实践的个案、调查分析、经验总结进行汇总,及时反馈调整研究方案。

3.总结阶段(20186月)

1)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形成优秀读书笔记、案例、课题论文。

2)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的反思、梳理和总结,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优化、提炼、充实和完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形成分析研究报告。

3)撰写研究报告,巩固课题成果。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时间(月)

任务名称

成果类型

20179

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阅读相关书籍

读书心得

201710

确定研究课题,修改研究方案

书写开题报告

201711

解决问题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0171220181

结合教材案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反思

201823

案例记录和分析,作图法练习

教育案例、教学随笔、练习题集

201845

总结经验,探索作图法教学方法、步骤

阶段总结性材料

20186

收集整理材料,撰写作图法课题论文

课题论文

20186

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二、课题开题结论地方不够可以附加纸张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职称、职务

     

签名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