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室》 2011年2月22日 节目内容
内容提要
您有过这样的烦恼吗?
煮枣的时候容易起沫……
它到底有没有害?
您遇见过这种情况吗?
煮豆浆的时候也会起沫
它究竟该不该撇?
专家说
它能降低血中的胆固醇,有降压、降脂的作用……
浮沫 对我们的健康
到底是利是弊?
正文
电话尾号8196的吴女士打来电话,说自己在家煮红枣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白色浮沫,她想知道这些浮沫到底是什么?对人体有没有害处?我们帮您咨询了专家……
首师大化学教师宋天乐:“煮枣的白色沫子是有机物的混合物,比如(受热)变性的蛋白质,加热过程中,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浓度小、同时具有一定粘性,所以变成泡沫浮在水上,这些沫对人无害。”
您别瞧这种白色浮沫难看,它其实就是从红枣中被煮出来的各种有机成分,完全没有必要撇去!看到这儿您可能说了,这白色浮沫虽然没害处,但是却会沾附在煮好的枣上,看着特别影响食欲,而且还特别难去除,瞧瞧,即使洗过一遍,枣的颜色也是乌涂的!有没有什么让它消失的办法呢?
在枣煮的时候,我们往锅里加点油,什么油都可以,比如炒菜的菜籽油、色拉油都行。
再看看这煮出来的红枣,不光不带一点白沫,颜色还红亮诱人,看着就那么有食欲!那么,这方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
首师大化学教师宋天乐:“白色沫子是有机物的混合物,据结构相似相溶的原理,它们易溶于结构相似的色拉油里,而不溶于水。因为色拉油是可以食用的,这个沫又对人无害,方法是可行的。”
其实咱们平常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很多其它的浮沫,就比如用豆浆机磨豆浆的时候也会产生非常多的沫子,那么这种豆浆沫又需要不需要撇掉呢?
想知道豆浆沫有没有害处,咱们需要先搞清楚这些泡沫到底是怎么来的?
首师大化学教师宋天乐:“生豆浆中含有皂甙,它遇热膨胀就会变成泡沫浮在表面。”
原来,咱们在用豆浆机自制豆浆时会产生大量泡沫,是因为豆浆中含有——皂甙。如果过量摄入,它有可能会对咱们的胃肠道黏膜产生一定刺激。
这么说,我们还是撇掉这些浮沫比较安全了!可专家却说,这种浮沫对有一类人来说可是宝贝!
首师大化学教师宋天乐:“它能降低血中的胆固醇,有降压、降脂的作用,所以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不用撇去。”
您明白了吧?这回啊,您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到底撇不撇豆浆沫!如果您有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那么建议您,喝豆浆的时候最好不撇浮沫;而如果您本身肠胃不好,那还是把沫撇掉再喝的好,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对肠胃的刺激。
看来刚才提到的这两种浮沫,都不是坏东西,您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撇不撇。可是还有这么一些浮沫,我们平时是一定会撇掉的,就比方说炖肉或者褒汤的时候产生的肉沫。但是您想不到吧,专家告诉我们,这肉类的浮沫,撇起来也有讲究!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工程师臧明伍:“肉汤第一遍浮沫成分比较复杂,包括血沫、杂质、脂肪,会使汤看起来浑浊,这时候撇掉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也就是说,肉下了锅,这第一遍浮沫您是一定要撇掉的!因为,肉类表面的油脂很容易吸附一些杂质和脏东西,所以生肉特别不容易洗净,而在第一次开锅的时候,脂肪就会包裹着杂质,形成泡沫漂浮起来,把它撇掉等于同时撇掉了肉里的脏东西。
这第一遍的浮沫撇掉了,接下来可就要提醒您了,再接着煮,肉虽然还是会继续起沫,但是您可一定不能再撇了!为什么呢?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工程师臧明伍:“加热时间越长,同时汤的有效成分:比如氨基酸、脂肪被煮出来,这时候撇沫就会把这些营养流失掉。”
原来,从第二次开锅算起,这浮上来的沫子可就都是营养成分了,撇掉它的同时您就等于撇掉了营养!可是,这一层厚厚的浮沫不让撇,看着影响食欲怎么办呢?别着急,办法其实特别简单!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工程师 臧明伍:“加热时间一长,热分子运动会让沫渐渐消失。”
其实答案就是——多煮一会。这个方法灵不灵?我们也给您做了个实验:把排骨下锅,撇掉第一遍浮沫之后继续煮一会,瞧,沫子出现了,我们继续再煮一会,看!组成浮沫的油脂、蛋白质之类物质重新溶解到了汤里,浮沫自然也就消失了。
其实除了刚才说到的几样,平时我们喝的鲜榨蔬果汁一般也会有大量的浮沫,您也千万不能撇掉,这是因为,果蔬汁中的浮沫恰恰是水果中不溶于水的有机营养素,因为比重比水轻,所以才会漂浮在上面,撇掉它们,就相当于撇掉了蔬果中最精华的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