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上元关帝庙传说(10)· 周公担纲建洛邑

(2016-12-22 16:01:03)
标签:

原创

周公

洛邑

【原创】上元关帝庙传说(10 

周公担纲建洛邑

当年,周公跟随周武王到孟津会盟阅兵时,路经伊洛之滨,周武王就对这片盆地倍加赞赏,并决定,灭殷之后把国都建在“有夏之居”的这里,抬头对天曰:

“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义民”。

意思就是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中国”一词就出在这里。他认为镐京偏西,对控制殷商旧族广泛分布的东方鞭长莫及。为在天下的中心建都,他曾夜不能寐,对周公说:

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建设新都邑的愿望没有实现,周武王便驾崩离去。周公二次克殷,开拓了东方的辽阔疆域,统治重心东移更加迫切。周公受成王之命,秉承武王遗志,率领千军万马开始营建洛邑。

周公和召公驱车来到上元宫,找到姜太公。把建设大军安排在上元宫东南方安营扎寨。召公居住南寨,周公居住北寨,各有千人护卫,人称南千寨、北千寨。马匹分别在寨东和寨西建厩饲养,人称东马庄、西马庄。多少年后,李密占领金庸城,利用马场训练千里马。把这些马匹分在南寨和北寨,进行南北对抗演习。又称“南千里马寨”和“北千里马寨”。

在上元宫,三公商量新都确址,他们以上元宫为中心四面相地。认为伊水和洛水流经的伊洛盆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群山环抱,地势险要,乃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伊河、洛河、瀍河、涧河四水汇流其间,顺水而下,可达殷人故地,直通齐、鲁。南与汝、颍二水联通,可达淮夷、徐夷。在此建都再好不过。周公、召公亲自卜宅,卜曰:

“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

复卜申视,卜曰:

“瀍水东,亦惟洛食。”

根据卦相,这两个地方都是风水宝地,营建洛邑当有两座城池。方位看,一座在上元宫西北,一座在上元宫东北。以上元宫为顶角作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线北移跨过洛河靠近邙山,至三角形的底角相距为40华里时,西城正好在“涧水东,瀍水西”;东城恰好在“瀍水东”。

从上元宫看,两座城池按方向都在上方;按方位,居左者当定为“王城”,在右者可定做“成周城”。报请周成王,选定良辰吉日拉开了大规模营建大邑周的序幕。

此时上元宫就成了大邑周的工程指挥部。周公严格遵守先王 “办事节俭,不搞铺张”的遗训,所建的大邑周下都远远没有夏桀、商纣那样倾宫、鹿台的豪华,但规模还是很宏伟的。

王城呈方形,中央为王宫,南面是朝会之地,左边为祖堂,右边是求神造福,祭祀年丰之地,周成王将来就居住在这里。成周城是长方形,东西十里,南北十三里,城上百步有一楼橹,外有沟渠。两座城一共用了九年时间建成。从此,周朝有了东西两个都城。西为宗周,东为成周。周成王亲政的第五年,迁都于洛邑。同时把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令周公从商都朝歌迁到洛邑,史称“周公定鼎郏鄩”。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他们都把鼎作为政权的象征,“得鼎者得天下,失鼎者失天下”。安置九鼎的地方北望邙山,南眺伊阙龙门,恰是纵贯洛邑的中轴线。在中轴线镇以重兵“成周八师”,监视东来之敌,保卫西面王庭。有诗云:

伊洛之滨建洛邑,王城成周并肩起。

涧东八师保太平,洛畔九鼎扶社稷。

                                                                            请看下集 《周公制礼教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