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伴和儿子写少年玄奘

(2010-01-17 19:00:25)
标签:

文化

少年玄奘

    据史载,玄奘十三岁时出家,他的父亲在他十岁时因病离去。父亲同玄奘在一起的时间虽短,但其人格风范却对玄奘影响极大。玄奘的母亲宋氏走后,父亲也因隋末政治的昏暗,无意官场,回到了陈河老家。他是个饱腹经纶的人,他尊儒弘道,笃信佛教。“善说经典,以典教人”,这对后来的玄奘集儒、释、道一身,真正在人格、性格、品格上成为华夏奇才,无疑也是重要的因素。

聪颖敏悟

    在为母亲守丧的日子里,玄奘的二哥陈礼出家“净土寺”,法名“长捷”,他是带着佛教徒的虔诚为母亲守灵超度。玄奘对二哥这种静雅的心性及默默诵经的神态所吸引,因此也学着二哥的样子打禅诵经。
    此时,父亲因时势政乱辞官在家,大哥陈礽,三哥陈祚亦在外听从朝廷调遣,不能回家,家中寄养逐渐减少,玄奘的家境自然变得贫寒。父亲在给玄奘讲到孔子“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俸禄;国家政治黑暗仍做官领俸禄,这就是耻辱”时,玄奘点了点头说:“我知道父亲为啥要辞官回家了。”父亲为玄奘聪颖敏悟感到高兴。
    一天,父亲带玄奘出门散步,当行至凤凰台时,父亲不禁对台叹曰:
昨日凤鸣台,今日苍凉塚。
愿儿志不落,如凤翔九重。
玄奘当即对曰:
昨日昨日去,今日今日始。
愿借一支翎,高台伴天日。

    父亲对玄奘的聪敏感到吃惊,同时也对玄奘“愿借一支翎,高台伴天日”的高远志向感到欣慰。此后,他加强了对玄奘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诗经礼仪,还教与各种文学体裁的写作技巧。难怪,在后来玄奘取经西域,除了带回佛经,还以游记形式著作了《大唐西域记》,为世界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