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2016-10-13 12:58:03)分类: 教案 |
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内容:学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欢快、活泼的维族风格的儿童歌曲。音乐非常热情、活泼、开朗,内含舞蹈韵律,充满了童真童趣。乐曲中衬词和新疆语的运用,都使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音乐可以分为二个乐段,第一部分声音活泼可爱充满童趣,第二部分中更是包含了对家乡热爱而倍感自豪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
2、
3、认识新疆特色音乐节奏×××︱××︱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旋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环节 |
|
|
教学设计意图 |
|
播放背景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候场 |
学生按序进场 |
无意识感受歌曲旋律,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旋律。 |
老师展示新疆舞蹈《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
感受新疆舞蹈特色,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
通过新疆舞蹈引出新疆 |
|
“同学们去过新疆吗?老师带同学们到新疆去逛一逛!” 多媒体展示新疆人文风光 |
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新疆之美。 |
视听结合感受新疆之美,反复聆听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
|
|
展示新疆手鼓 引入新疆手鼓节奏 ×××︱××︱ |
个别同学试奏节奏,全班同学齐奏 ×××︱××︱ |
通过新疆手鼓激发学生对新疆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去。 |
邀请学生用 ×××︱××︱节奏型为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 |
歌曲第一乐段四个乐句,为每个乐句前两小节伴奏。 |
通过反复的聆听熟悉音乐旋律,感受新疆特色音乐节奏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
|
老师赞赏学生,用新疆语“亚克西”。猜一猜“亚克西”是什么意思,找一找音乐中的亚克西,跟着音乐一起唱。 |
遇到音乐中的亚克西时,跟着音乐一起唱。 |
通过反复聆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体会音乐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
|
新授阶段 |
老师范唱第一段歌词旋律,感受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
学生聆听范唱,感受音乐情绪回答问题。 |
老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
出示乐谱,老师跟琴范唱,学生边听边看歌词。 引导学生感受并思考音乐中衬词“吔”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
学生看谱聆听教师范唱,找到歌词中的衬词“吔”,思考衬词在音乐中的作用——音乐更加活泼生动。 |
聆听老师范唱,感受加衬词与不加衬词之间音乐情感表达上的区别,更好的把握歌曲情绪。 |
|
请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小声哼唱第一乐段旋律 |
学生跟琴哼唱旋律 |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
|
请学生跟着音乐完整演唱第一乐段,加入新疆特色音乐节奏×××︱××︱ |
用×××︱××︱伴奏歌曲并演唱 |
巩固歌曲旋律,复习新疆特色音乐节奏。 |
|
老师在学生完整演唱第一乐段旋律后自然接唱第二乐段音乐。 |
学生聆听第二乐段歌曲 |
自然的把第二乐段音乐带入到课堂中来 |
|
老师按节奏读歌词两遍,第一遍说话位置,第二遍歌唱的高位置 |
学生模仿老师读歌词 |
通过高位置读歌词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声音位置来演唱歌曲高音区的旋律。 |
|
引导学生找一找歌曲中的“重音记号”并思考“音乐加入了重音记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学生聆听范唱,体会维族少年骄傲自豪的美好情感。 |
通过老师的范唱对比聆听体会情感,把握歌曲情绪。 |
|
请学生将两段旋律连起来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
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 |
让学生巩固歌曲旋律 |
|
|
出示第二段歌词,思考:第二段歌词多出了什么乐句? 教唱结束句,在结束句最后一个音上,给出固定节奏,让学生感知结束句的拍数。 |
学生自己完成第二段歌词的填词歌唱 学生学唱结束句 |
在充分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自主完成第二段歌词的填词歌词,发现 知道结束句的意义,聆听结束句旋律走向的不同,准确歌唱歌曲。 |
|
请学生加入伴奏,跟伴奏完整填词歌唱歌曲。 |
学生加入×××︱××︱伴奏,演唱歌曲 |
让学生跟着伴奏演唱, 巩固歌曲 |
|
邀请全体同学集体展示,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男生组、女生组,加入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
学生分组进行,男生拍击节奏,女生跳简单的舞蹈动作,合作表演 |
通过新疆舞蹈、新疆特色音乐节奏,充分表现歌曲中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风。 |
|
老师介绍自己的家乡,引出家乡美 |
观看家乡风景图片感受家乡之美 |
从新疆美到家乡美,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
|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你能爱上新疆、爱上家乡,更爱我们的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