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工作职业职场办公室厚黑学升迁老板同事留学移民杂谈 |
分类: 异乡随笔 |
【原创】美国办公室厚黑学
多数人,包括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认为在美国不用搞人际关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美国,虽然人际关系没有在国内复杂,但是不等于不存在。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聚集了大量的各国精英。很多人,尤其是中国人,认为只要埋头苦干,总有出头之日。其实不然,在我工作的这几年里,我深切体会到,如果在单位里和上司、同事有好的关系,能为在职场中打拼助一臂之力。
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第二代“香蕉人”和非法移民除外),大多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加上语言和文化的因素,干技术的多,即使升迁,也总是升到技术管理层就止步了。要想突破这一层厚厚的“玻璃天花板”的阻挡,除了加强语言交流能力,也可以适当的应用“厚黑学”。
民国时期的李宗吾,撰写了轰动一时的《厚黑学》,许多见解令人叹为观止。“厚颜黑心”是作者认为成为大奸大雄的必要条件,说的简单点儿,就是研究人和人的关系,为我所用,这是和西方人重视研究人和自然关系很大的差异。把“厚黑学”应用到当今的职业生存术,有相关的意义。
1)倚靠好老板
《厚黑学》里说三国时候的刘备脸皮厚,处处都倚靠别人,自己一无特长,却坐稳了江山。在办公室里找一个好的靠山,不仅有了保护伞,也为以后晋升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有两个同事,年龄和资历相当,各自跟了不同的上司,结果以后的命运截然不同,一个才做了两年就升上去了,原因是他的老板很能干,深得大老板的赏识,他老板晋升,也把他带了上去。另外一个做的时间还更长,不仅没有提升,险些还被下岗,就是他的老板因为和大老板有矛盾,辞职后整个办公室的人事结构发生了很大调整,他变成了牺牲品,被调到另一个小组里重新又从低开始做起。
2)送礼有讲究
《厚黑学》里求官六字真言里的“送”,其实是非常有效的一条生存术。没有人不爱礼物,老板也不例外。不过送礼要注意。一是时机,旅游回来给老板同事带个手信,圣诞新年也是送礼的好时候。投其所好地送礼也很关键。
二是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送礼给外国人要有所选择,避免送一些引起误解的东西。我对这点有体会。去年回国探亲带了两个大红的中国结,分送给我两位美国上司。两个中国结都很漂亮大气,一个没有中国字,一个在中心有一个“福”字。结果,收到没有中国字的老板对礼物赞不绝口,把它挂在办公室里,还介绍给来访的同事;另外一个老板看到有字的中国结就皱眉了,因为他不了解字的含义,所以这样的礼物是不合适的。
三是送老板和送同事的礼物要区别对待,最后不要让他们知道各自收到什么东西为好。
3)培养好口才
我在上次的职场经验谈(《美国职场潜规则》)中讲到英语的重要性。在美国工作,英语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流利的英文加上好的表达能力,能让人在职场中如虎添翼。英文写作也同样重要,无论什么样的工作,收发电子邮件,撰写报告,都体现了写的功夫。正如《厚黑学》说的“冲”字,能说会写,是当领导必备的素质。
4)微笑和寒暄
每天一早到办公室,无论是对老板还是同事,微笑地打声招呼,星期一的早上问问大家周末都干什么有趣的活动,日久天长,是培养亲和力的重要渠道。我认为,60%的功夫花在工作上,剩下的40%在工作之外的人际关系上,而这4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于和同事上司的聊天中。促膝长谈是种手段,而不是真的让你什么都说。偶尔的交心,说些无关紧要的私己话,能让老板觉着你贴心,让同事觉得你亲近。聊天的话题很有讲究,见《美国职场潜规则》一文。
5)合老板脾气
每个老板,不管是做事风格,还是为人个性,都有所不同,所以要摸清老板的脾气。例如,碰上做事情雷厉风行的老板,你就应该讲究效率,如果是条理有序的老板,你就不能杂乱无章。有的老板事无巨细都爱管,所谓的“micro-manage”,那你就要及时请示汇报;有的老板不喜欢有主见的下属,那么你就应该惟命是从,任何事情都不要和老板唱反调。另外,在老板背后所说的话也一定要小心,即使是关系好的同事,也万万不可流露抱怨老板的情绪和言语,总之,象美国人说的那样,总统可以随便骂,但是千万不能得罪老板。
6)不要太完美
美国是一个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社会,在工作中,表现自我,显示能力,能够得到上司的赏识,但是这也是要讲究技巧的。有不少老板,其实不喜欢能力超过自己的下属,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有时候不仅要与老板合作,还需要和老板的上司打交道,既要给大老板好印象,以便为以后的晋升打基础,又要获得直属上司的信任,让他觉得自己没有野心,这样的工作关系就很微妙了。在老板面前展现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收敛,暴露一些无关痛痒的缺点,好让老板觉得能把握你,维护老板的尊严。就象《厚黑学》里提到的“聋”字,就是让人在一些事情上难得糊涂,大智若愚。
7)同级和下属
中层领导往往是“夹心饼干”,上面要伺候老板,下面要镇住下属,左右还要应付同级的同事,很不容易。对待下属要有理有情,大事上严格、小事上宽松。和同事,亦敌亦友,既是合作,又是竞争关系,要避免触及老板和利益的话题。
http://s2/middle/60d08438g79a242c34761&69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