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北沿,有一座高耸灰墙围绕的府邸——著名的醇亲王府。门前水天相映,碧波涟漪,堤岸杨柳轻拂,水面野鸭游弋,在北京城区内,这儿要说是最为“宜居”的地界儿,一点儿都不为过。
醇亲王府现由“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占用。西侧的王府花园,于1962年茸旧更新,成为宋庆龄的住所。这里原是清康熙朝重臣,大学士明珠宅邸的一部分。后为和珅的别墅。嘉庆年间,成为亲王永瑆的府邸。清光绪十五年,为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新府邸的花园——鉴园(亦称西花园)。
http://s8/bmiddle/60cfe026ta0b0c9e39617&690
西花园原是一座封闭的大院落,临湖没有大门。出入西花园,要经过开在与宅邸相接的东垣中部墙门。成为宋庆龄寓所后,将东垣的入口封闭,于南垣东端,开了一座灰筒瓦歇山顶,油漆彩画的高大门楼为正门。南垣西端开一侧们,供工作人员出入和行车。
http://s15/bmiddle/60cfe026ta0b0cec106fe&690
http://s2/bmiddle/60cfe026ta0b0cee286b1&690
园内的主要建筑,是清一色的灰筒瓦卷棚式顶结构,大部分保留着原王府花园的布局和风格。
六十年代重新修茸时,在原主体建筑迤西,接建了一栋由梁思成设计的,外观仿古的两层小楼,作为宋庆龄的住所。宋庆龄于1963年(70岁)时迁居于此。至1981年5月29日逝世,共在此工作、生活了18个春秋。
http://s1/bmiddle/60cfe026ta0b0d2ceca80&690
http://s2/bmiddle/60cfe026ta0b0d4bf6981&690
院内曲径回廊,楼堂亭榭;湖水环绕,山石嶙峋;绿树浓荫,花香四溢。在“畅襟斋”前,静静的院落里,生长着两株年逾百岁的西府海棠。前两天我们重游时,正值花团锦簇,烂漫如霞的时光。
http://s10/bmiddle/60cfe026ta0b0d95b35f9&690
连接在抄手游廊间的六角攒尖顶小亭,是清成亲王永瑆(乾隆第十一子),为了感谢皇帝允许引玉河水入园之恩,而建造的“恩波亭”。因为这里曾是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的宅邸。因而,也有人认为这亭子是清代著名诗人,明珠之子纳兰性德,邀文人墨友,吟诗作赋的“渌水亭”改建的。
http://s12/bmiddle/60cfe026ta0b0df47f5db&690
http://s4/bmiddle/60cfe026t767816876823&690
园内,在西南角的假山上,建有一座华丽的扇形古亭。称“扇亭“。其匾额上正名为“箑(sha)亭”。是醇亲王载沣亲笔题书。“箑亭”与西北角的“听雨屋”相呼应,取风调雨顺之意。
http://s13/bmiddle/60cfe026ta0b0e5c5ecec&690
http://s14/bmiddle/60cfe026ta0b0e74d6b6d&690
现悬挂着书法家舒同题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的,黑底金字匾的那间大展厅,原先是醇亲王府花园的前厅“濠梁乐趣”,是宋庆龄生前的大会客厅。
http://s12/bmiddle/60cfe026ta0b0eb110c6b&690
西面小山上的“瑰宝亭”是 1993年1月27日,为纪念宋庆龄诞辰100周年而修建的。
http://s16/bmiddle/60cfe026ta0b0f01978bf&690
宋庆龄喜爱鸽子,常在工作之余,亲自给它们喂食。后湖畔的鸽子房,至今还养着不少名鸽。
http://s3/bmiddle/60cfe026ta0b0f4549342&690
http://s14/bmiddle/60cfe026ta0b0f5e00fcd&690
在大草坪的南边,有一株树龄逾500岁的国槐。它西面的枝杆昂首向天,东面则匍匐于地,形似欲飞的凤凰。宋庆龄为其取名为“凤凰国槐”。
http://s14/bmiddle/60cfe026ta0b0fa4c7d9d&690
醇亲王府花园,历经400年的风雨,见证了清王朝的兴盛和衰败。直到宋庆龄入住,并于1981年5月,由国家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西花园终于寻到了最恰当的归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