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提纲
(2012-10-17 16:27:58)
标签:
杂谈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提纲
山三中语文教研组
一、填空题: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
2、
3、语文课程是
实践性
4、
5、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
二、判断题:
1、课程目标分别设计,各个学段独立存在,没有太多联系。因此不用整体考虑。(错 )
2、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对)
3、第四学段要去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每学年阅读一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错 应是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4、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对)
5、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不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错)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
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新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的评价有哪些建议.(至少列出四条)
答: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②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助。
④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四、论述题:
1、结合语文学科具体内容,谈谈该如何理解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论述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答: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
五、案例分析:
请按照对新课程标准的正确理解,客观分析自己曾经执教过的一节课,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分析其成功或不足。(要求写清执教版本、年级、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