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过万重山--小读韩寒

标签:
读书韩寒《三重门》失恋杂谈 |
分类: 书 |
http://s8/middle/60cc6464g8f27ce61cb17&690
搬家前,刚刚读完了韩寒的成名之作《三重门》,印象颇深,赞叹不已--这小子实在是厉害。一般来说,我对国内的潮流异事,是不甚敏感、后知后觉的,听说韩寒,是几年前,他出了新书《一座城池》。当时,碰巧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就顺手借回家来翻翻。读了几页,不知所云,没找着北,放下,就再没拿起来。这以后,时常听到有关其人的言论,眼见其身影出现在媒体的风口浪尖上,一直好奇,这毛头小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年初,听一哈佛访问学者提到韩寒说,读《三重门》,看了几页,就感觉超过了王朔,再读几页,就要赶上钱锺书了。我听罢大惑,决意再次一探究竟。五月份女儿回国,带回的一摞书中,我先翻开了《三重门》。
走过万水千山之后,其实,高中生的这点事,实在是微不足道。不过,不能否认,对于个体来说,这就是成长经历,这就是人生大事。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韩寒的确是个旷世奇才的料儿。码字儿码得相当顺,比喻来得出神入化。摆弄文字的人都知道,偶得佳句,来之不易,难免沾沾自喜,郑重其事,作为文章的压轴点睛之笔。可这小子,一切好像是信手拈来,全不费工夫,洋洋洒洒,才华横着往出溢。文字流畅,拿捏得当,肆意挥洒,就像青春无敌。
不仅如此,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年轻气盛的背后,其实相当老到,头脑敏捷,思路清晰,眼界着实不凡。一直想不明白,以他的年纪,出身,环境和阅历,何以有如此境界?犀利洞察,切中时弊,和他比起来,我辈真是白吃了那么多盐,白过了那么多桥。走南闯北半生,也算阅人无数,惊叹之余,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读到失恋一节,篇幅虽不长,文字也相当节制,但椎心痛骨之势,绝对是曾经亲历其境,且触及心底的。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如此。失恋,可以说是和平年代、风调雨顺之时,让人成熟的催化剂。痛,但有益,就像打预防针,反应越强烈,说明身体越有抗体产生,以后的免疫能力也就越显著。人年轻,经历有限,最容易看问题片面,失恋让年轻人不得不领教,凡事都有两个方面,每个人站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所做出的反应就难免不一样。天底下的很多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无回天之术,只有学会顺应接受现实了。失恋是磨难,是考验,铤而走之,以后的路自是豁然开朗,若再能有所领悟,把握生活便更加应对自如了。
关于韩寒,我其实了解并不多,听他发议论,出语惊人,看似狂妄,可细想想,说得不无道理,直言不晦,勇气可嘉。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韩寒,之所以没有,是因为懦弱。对此,我并不以为然,有胆还得有识,贻笑大方不等于不同凡响。时世造英雄,韩寒生且逢时,得天厚爱,文武双全,感觉以他小小年纪,何止是过了三重门,简直是万重山了,不过,山外有山,韩寒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们拭目以待。。。
前一篇:周年小札
后一篇:鲜花盛开的家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