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尚艺术》的专栏: 器物之美,生活之美

标签:
日本器物品尚艺术杂谈 |
分类: 专栏和分享 |
新一期《品尚艺术》收到了,我的“慢生。快活”栏目中的《器物之美,生活之美》已刊出。
我的原文在此:
记得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 家柳宗悦先生说过:“一个国家或许只可以推出少数几个非同寻常的人,然后再去夸耀其名声。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程度的实际状况如何,则应该根据普通民众的生活来进行判断,最显著的反映就在于民众平时使用的器物之上。”
这句话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如何腾飞发达,生活水平如何蒸蒸日上,其实并不代表着那里的人们懂得了生活的文化和生活的美学。钱,是不缺了,但是有多少人会重视日常生活的器物之美,有多少人会认为那样的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呢?美,不一定是昂贵的,奢华的,完全看你用什么心态去对待。不是有钱就能购买美感,当你以为美可以用金钱买到,用价格来衡量的时候,你已经对美失去了敬畏之心。在日本,人们买了合意的生活器物回家后,无论贵贱,常常会带着恭敬和诚意交代一声:“往后就拜托您了!”这种把生活器物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的心态并不可笑,而是生活美学的意识从小就植根在普通民众的心里。
一勺一瓢,一杯一碟,这些最日常的器物,如果经过精心挑选,每日带着欣赏和珍视的心情加以使用,渐渐融入了感情和时间,变成了有温度有记忆的物体,承载着你对家,对生活,对美的热爱。而很多使用着昂贵电子产品,穿着奢侈名牌的人们,在这样的细节上却完全忽略,随便用粗糙的物品甚至一次性的用具代替。在我看来,如果喝水只是为了解渴,吃饭只是为了饱肚,那么审美趣味还停留在很粗鄙的地步。没错,今日的大部分人,生活已经不成问题了,那么,在生活的必需之外,我们是否还应该多用点心去培养自己这些看似“无用”的生活趣味,来滋养一下自己的心灵?
不一定要学设计,学美术的人才会欣赏美的,只要你静下心来,抛开复杂的算计和衡量,静心诚意地去欣赏器物之美,慢慢发掘美的细节,体会设计者的心思,然后,用你的手,去细细触摸器物的线条---那温柔的,敦实的轮廓和触感,灵感或许来自一枚秋日森林的干果,一片夏日池塘的荷叶,一块被海浪侵蚀至圆浑的岩石,一段山路上拾起的树枝……这些你忽略已久的大自然气息,透过器物,散发着安静的禅意,让浮躁的人心沉静下来,真是非常治愈系的!这些美好的器物,由设计者赋予了灵性,再经过手工艺者们的巧手而拥有了生命。如果被懂它们的人欣然收纳,不必珍重供奉,反而用于生活日常,让它们和你的生活场景,生活氛围相契合,方能散发最美的状态。
是的,生活真美,美在用心,美在细节,这些器物的美好,即使如微光,也足以温暖照亮每一个平凡人的生命。
那天我还拍了很多图片,杂志篇幅有限,不能选录太多,在此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