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设悬念 引读全篇
标签:
悬念引读话题镜头环境教育 |
分类: 已发文章 |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项带银圈的少年……”鲜明的色彩对比,拭目以待的刺猹结局,一个美丽的镜头出现在读者脑中,结果怎么样了呢?读者只有乖乖地往下看。
描摹一个难忘的环境
大多记叙文的发生,展开都需要一个环境。在文章的开头,如果直接把环境精心描绘一番,“一切景语皆情语”,巧妙地将读者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同样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请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开头: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到到头,向西望不见尾。
文章一开始就渲染出一种悲怆、难过的氛围,巧妙地将读者置身于送别总理的场景之中,读后如见其景。
写出一个神奇的故事
故事,人人爱读,读后往往能刺激读者的神经,其中如果再布有疑云,就会激发读者探“奇”欲望,让人不由自主地读下去。请欣赏《新型玻璃》的开头: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文读至此,你肯定急切地想知道这玻璃怎么会说话?文章就这样以故事——玻璃报警抓住罪犯,让这新型玻璃带着几分“神秘”几分“怪异”闪亮登场,这样的文章怎么能不让人心驰神往地往下读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