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非洲的医疗朋友带回来了一个新的疾病,叫做疟疾,听起来蛮陌生,其实建国前我们国家也很多哦,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它。
疟疾在我国古代称为瘴气,国外称malaria,为意大利文mala(不良)与aria(空气)二字合成。本病是由雌按蚊叮咬人体,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的。疟疾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脾肿大、贫血以及脑、肝、肾、心、肠、胃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
因疟疾日久而使身体虚弱,将成虚劳,又称“疟劳”。或因多病劳损,气血两虚而患疟疾,均称劳疟。其特点为微寒微热,或发於昼,或发於夜,气虚多汗,饮食少进,或停止发作后遇劳即发。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的何人饮是治疗本病的名方,何首乌9~30克 当归6~9克 人参9~30克
陈皮6~9克煨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于发前4~6小时温服之。若善饮者,以酒200毫升,浸一宿,次早加水200毫升煎服。再煎不必用酒。可以补气血,截虚疟。主治疟疾久发不止,气血两虚,寒热时作,稍劳即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自汗,形体消瘦,舌淡,脉缓大而虚者。
方解:方中何首乌补益精血,人参益气扶正,二药相合,气血双补为君;当归养血和营为臣;橘皮、生姜理气和中,助补药之运行,均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截虚疟之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