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炎炎夏日天然清凉剂---薄荷

(2012-06-16 09:40:55)
标签:

佩瑟芬妮

美洲

薄荷精

精油

功效

《黄帝内经

八段锦

健康

腰肌劳损

分类:

   http://baike.tztart.com/images/upload/Image/20101008092107.jpg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是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处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薄荷又是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http://www.qzcaohua.com.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091160240729.jpg

    传说薄荷的原名出自希腊神话。冥王哈迪斯(Hades)爱上了美丽的精灵曼茜(Menthe),冥王的妻子佩瑟芬妮(Persephone)十分嫉妒。为了使冥王忘记曼茜,佩瑟芬妮将她变成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长在路边任人踩踏。可是内心坚强善良的曼茜变成小草后,她身上却拥有了一股令人舒服的清凉迷人的芬芳,越是被摧折踩踏就越浓烈。虽然变成了小草,她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人们把这种草叫薄荷 (Mentha)。 罗马人与希腊人都很喜欢薄荷的味道。在节庆时,他们还会把薄荷纺织成花环佩带在身上。埃及人则有把一包包薄荷与大茴香、小茴香充当赋税的做法。美洲印地安人会用薄荷来治疗肺炎。 薄荷有极强的杀菌抗菌作用,常喝它能预防病毒性感冒、口腔疾病,使口气清新。用薄荷茶汁漱口,可以预防口臭。用薄荷茶雾蒸面,还有缩细毛孔的作用。拿泡过茶的叶片敷在眼睛上会感觉到清凉,能解除眼睛疲劳。据说薄荷也有“眼睛草”的别称,可用于治疗眼疾。

     【身体功效】它具有双重功效、热的时候能清凉、冷时则可温暖身躯,因此它治疗感冒的功效绝佳,对呼吸道产生的症状很好,对于干咳、气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具有一定的疗效。对消化道的疾病也十分有助益,有消除胀气、纾解胃痛及胃灼热的作用;此外,可减轻疼痛,对偏头痛也有效,还能帮助退烧。       

     【心理功效】薄荷清凉的属性可安抚愤怒、歇斯底里与恐惧的状态,能使精神提振,给予心灵自由的舒展空间。   

     【美容功效】可以调理不洁、阻塞的肌肤,其清凉的感觉,能收缩微血管、舒缓发痒、发炎和灼伤,也可柔软肌肤,对于清除黑头粉刺及油性肤质也极具效果。   

     【其他功效】平日可以将薄荷滴在海绵上,化解难闻的气味或鱼腥味,如车上、房间、冰箱等,不仅芳香,还能驱除蚊虫。

     【皮肤功效】收缩微血管,排除体内毒素,改善湿疹、癣、舒缓发痒、发炎和灼伤,柔软皮肤,消除黑头粉刺,有益于油性发质和肤质。   

     【生理功效】薄荷是治疗感冒的最佳精油,能抑制发烧和粘膜发炎,并促进排汗;清咽润喉、消除口臭具有很好的功效;清凉镇痛的功效,可减轻头痛、偏头痛和牙痛;此外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很好的作用。

使用方法

  1.如对薄荷使用相当敏感的用户,请勿在晚上入睡前使用,以免难以入睡。

    2.除非特定目的,薄荷不适合作为泡澡使用,但极适合用于洗发与洗手(需与其它精油搭配)同时一定要避开眼睛附近及身体黏膜组织附近。   

    3. 精油按摩—促进新陈代谢,将3—5滴薄荷精油加于按摩底油中,做身体局部按摩(注意:由于薄荷精油具有高效降温的作用,不宜于冬天时作全身按摩否则容易着凉)。可舒缓肌肉疲劳,缓解神经痛,消除肠胃不适。   

    4.薰炉蒸薰。把5—8滴薄荷精油加于香薰炉的盛水器中,点燃香薰炉,薄荷精油既迅速散发到空气中,可改善头痛,治疗感冒,缓解鼻塞。(注意:由于薄荷精油挥发性高,炉中的精油会很快挥发掉,此时需再重新加入精油,以便保持精油在空气中的含量,保证治疗效果)。   

    5. 精油冷敷—针对发烧,头痛,偏头痛。将5—8滴薄荷精油加于一盆冷水中(加入冰块更好),放入毛巾。稍作搅动后拧干毛巾的水分,用毛巾湿敷额头和双手,可帮助退烧和消除头痛。   

    6. 精油吸入—针对晕车、晕船、头痛、目眩.把5—8滴薄荷精油滴于一块棉花片或手帕中,放于鼻子前,吸入精油,可改善晕车、晕船,如果严重时可直接把少量精油涂抹于鼻子前或太阳穴中,可唤醒昏迷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