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医:健康的减肥方法---耳穴减肥

标签:
健康少林耳穴减肥对耳轮减肥方法《本草纲目》腹式呼吸呼吸运动神 |
分类: 医 |
耳穴减肥法,旨在宣畅经络,疏通气血,宣肺化浊,利湿降脂。耳部血管较丰富,特别是在耳甲腔的三角窝,刺激该处的神经有调整机体代谢平衡失调的作用。
心理学方面认为这种剌激能使病人及时产生讷呆感。因为病人可以随意地抵抗多吃的意向,以打破促其饮食意向的习惯性反应,开始对减少饮食的信号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是支持控制体重的。
耳穴压豆疗法一般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疗程10至12次。若对此疗法敏感的人群,一疗程可减十几斤。
*耳廓的结构
耳廓外覆皮肤,内由形状复杂的弹性软骨作为支架,并附以韧带、脂肪、结缔组织、肌肉等构成。耳廓皮下分布着丰富的神经、血管与淋巴管。
耳廓的血液供应相当丰富,耳廓的动脉主要来自颈动脉的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耳廓前面的细小静脉汇入颞浅静脉,耳廓后面的静脉流入耳后静脉。
耳廓神经分布极为丰富,有来自脑神经的三叉神经(耳颞神经支)、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及来自脊神经的耳大神经、枕小神经。
耳廓的淋巴管亦比较丰富,多呈网状。耳廓前面的淋巴管注入腮腺淋巴结,后面的淋巴管大部分注入耳后淋巴结。
*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耳廓分正面和背面两部分,耳廓正面可划分为17个大区。其解剖名称与形态如下。
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腔的横行突起;
耳轮尾:耳轮外下缘无软骨的部分;
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状突起,即达尔文结节;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起处;
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的分叉支;
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下的分叉支;
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和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耳屏:耳轮前面的瓣状突起处,又称耳珠;
对耳屏:对耳轮的下面,与耳屏相对的隆起处;
耳垂:耳廓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和耳轮之间的凹陷;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耳穴的分布
耳廓正面耳穴的分布,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手脚朝上,脏腑和肢体器官的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现分别介绍如下。
耳垂:相当于面部;
耳屏:相当于鼻咽部;
对耳屏:相当于头部;
对耳轮:相当于躯体;
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
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
耳舟:相当于上肢;
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耳轮脚:相当于隔肌;
三角窝:相当于盆腔;
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
*减肥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主治和功用
(一)丘脑 位于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此穴是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高级中枢,对内脏活动及体内生理活动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调节体温、摄食、水电解质平衡、内分泌及情绪反应等。
常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嗜睡症、水肿、内分泌功能紊乱。
(二)兴奋穴 位于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1/3处。此穴对大脑皮质有一定兴奋作用。用于治疗嗜睡症、夜尿症、肥胖症、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功能低下等诸症。
(三)内分泌 位于耳甲腔底部近屏间切迹处。此穴可调节内分泌功能,用于治疗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疾患,如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同时也能利水消肿,用于治疗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水肿。
(四)卵巢 屏间切迹外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此穴可治疗月经不调、附件炎、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五)神门 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具有镇静、消炎、止痛之效。用于痛症、炎症、失眠及多梦等症的治疗。
(六)内生殖器 位于三角窝前1/3中部凹陷处。用于内分泌功能紊乱、痛经、遗精早泄等。
(七)脑点 位于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间。用于治疗脑垂体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及妇科病症。
(八)额 位于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具有健脑清头目之效,用于头昏、头部麻木、记忆力减退、嗜睡症等。额是健脑要穴。
(九)艇中 又称腹水点。位于耳甲艇中央。具有利湿消肿之功,可用于浮肿疾病。
(十)肺 心区上、下方。具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祛风止痒及利水通便之功。用于呼吸系疾病、皮肤病及水肿等症。
(十一)脾 位于耳甲腔的后上方。具有运化水谷、健脾补气、统血生肌之功。用于腹胀、腹泻、便秘、白带过多、浮肿等症。
(十三)肾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具有壮阳益精、聪耳明目、通利水道、强壮健身等功用。可用于腰痛、耳鸣、肾炎、肾盂肾炎、遗尿、浮肿等症。
(十三)肝 位于耳甲艇的后下方。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风明目之功。可用于胁痛、眩晕、经前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等。
(十四)大肠 耳轮脚上方内1/3处。具有通利大肠、清热祛风、止咳通便之功。可用于肠功能紊乱、腹泻、便秘、腹胀等症。
(十五)小肠 耳轮脚上方中1/3处。具有分清别浊、助消化等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十六)胃 耳轮脚消失处周围。主治各种胃病及胃肠功能紊乱等。
(十七)三焦 位于耳甲腔底部内分泌穴上方。适用于腹胀、便秘、浮肿、肥胖等。
(十八)皮质下(消化系统皮质下区) 位于对耳屏内侧面下1/2的中点。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调整胃肠功能。
(十九)饥点 外鼻与肾上腺连线之中点。可控制饮食量、减少饥饿感。适用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的治疗。
(二十)渴点 外鼻与屏尖连线中点,可控制饮水量。适用于糖尿病、尿崩症、神经性多饮等治疗。
(二十一)腹 腰骶椎前侧耳腔缘。
(二十二)臀 对耳轮下脚后1/3处。
最后两穴均作为肥胖部位的治疗点。
http://www.fx120.net/disease/UploadFiles_9826/200906/2009060313502016.gif
*常用耳穴减肥方法介绍
(一)耳穴按压法
方法之一
【取穴】 肺、脾、肾、三焦、内分泌;配穴:肝、胃、神门、皮质下、饥点。
【方法】 每次主穴均用,配穴酌选2~3个。操作时先在耳穴部位的皮肤用75%酒精棉球消毒。将中药王不留行子放于0.8cm2的氧化锌胶布中心,贴压在选定的穴位上。嘱患者每天每穴按压4~8次,每次每穴5分钟,以微痛感为度。
贴压6天为一次,休息一天后再贴压第2次。4次为一疗程。
【疗效】 彭氏用此法治疗959例肥胖者,其中体重减轻3~4.5千克者260例,减轻5千克以上者92例,占36.6%;减轻1.5~2.95千克者372例,占38.7%;无效者235例,占24.6%。大多数患者在第1~2疗程出现纳减及体重减轻,少数在3~4个疗程出现体重减轻,个别在5~6疗程出现疗效。奏效关键在于选穴准确,按时按压穴位。
方法之二
【取穴】 内分泌、脑、肺、胃、口、饥点。
【方法】 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用拇、食指捻压得气后,留置2~3日,下次更换,10次为一疗程。
【疗效】 吕氏用此法治疗1000例,结果体重减少2.5千克以上者448例,减少1.3~2.5千克者为353例,无效199例,有效率80.1%。
方法之三 辨证取穴
1.【取穴】 食欲亢进者:饥点、渴点、脾、胃;
嗜睡者:丘脑、神门;
内分泌紊乱:内分泌、丘脑、卵巢、脑点。
【方法】 每次取4~6穴,用半粒绿豆按压穴位,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周,治疗1~3疗程。
【疗效】 刘氏用此法治疗567例肥胖者,结果体重下降5千克以上或已正常者为84例,占15%,体重下降1~5千克者为385例,占68%;无效98例,占17%,总有效率为83%。
典型病例:高××,男,23岁,工人。患者体态过胖,易疲倦嗜睡,要求治疗。检查:身高1.76米,体重86千克,经1个疗程治疗体重下降15千克,症状消失。
2.【取穴】 神门、内分泌、交感。配穴:有家族遗传史者加:肾、肾上腺;无家族遗传史者加:脾、胃、心。
【方法】 用菜籽压贴耳穴、每次选穴4~5个,每日按压3~4次。一周更换1次。左右耳穴交替进行。四次为一疗程,每周测一次体重及身高。
【疗效】 刘氏用此法治疗93例儿童肥胖症,结果:经一疗程治疗,体重下降2.5千克以上,腹围减少7厘米以上者为24例,占25.8%;体重下降1~2.5千克,腹围减少3~7千克者为54例,占58%;体重下降不到1千克,腹围减少不足3厘米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3.9%。
刺激耳穴减肥法
耳穴减肥简单、可操作性强,女性可以直接用手来进行按压或利用棉花棒进行按压,每天只有抽出几分钟,就会有不小的效果。
揉耳廓:将手掌摩热,覆盖在两耳上,然后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30次。以此为一轮,每天起床后和睡前各揉三轮。
捏耳屏:耳屏就是我们的小耳朵,外耳上突起来的那一块软骨。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捏双耳耳屏30次为一轮,每天早晨做三轮即可。
松耳廓:把手掌心放在耳朵上,然后双手轻轻内压,松手,每天早晚各做 30次。
拧耳朵:食指轻轻插入外耳孔,来回转动20次。用力要均匀,左右耳要交替进行,速度不要过快,以防损伤耳内皮肤。
拉耳廓:每天清晨起床后,用右手从头上拉左耳廓上部20次,再用左手拉右耳廓上部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