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一,药师法门,医术,外科手术与金针拔障术

(2010-06-29 14:48:42)
标签:

金针

外科手术

法门

盲者

眼膜

齐州

《医学心悟》

阿赖耶识

方丈

佛教

港中

分类:

   http://www.8681.org/yk/image/tslf02.jpg

有关医术,主要是外科手术与金针拔障术。例如东汉安息僧人安世高译的《女祗域因缘经》记载了印度医王祗域(耆域)的神奇医术,其中开颅、剖腹、神膏之类与《后汉书》记载的我国神医华佗事迹相仿,是中外医学比较的好材料。又南北朝时两次译人的《大般涅架经》卷8记载有目盲者求医,“良医即以金篦决其眼膜……(盲者)乃言少见”。可知印度当时已有金针拔障术。

   http://www.8681.org/yk/image/tslf01.jpg
  刘宋、北凉译入的佛经中有“以金篦决其眼膜”的记载,而稍后的史书也有记载。《南史》载,梁文帝(424—453)第十子萧恢“有目疾,久废视瞻。有道人慧龙,得疗眼术,恢请之。及至,空中忽见圣僧。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又《北史》载张元祖父丧明3年,元为其祖求佛祈祷,“经七日,其夜梦见一老翁,以金篦疗其祖目”,这两则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反映当时金针拔障术已在我国施行的史实。至唐代,金篦术常被诗人们所吟颂。杜甫诗:“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刘禹锡有“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句“赠眼医婆罗门僧”。白居易诗:“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李商隐亦有诗句:“刮膜想金篦”,可见金篦拔障术在唐代已很流行。此时医著《外台秘要》亦转引《天竺经论眼》说:“正当眼中央小珠子里,乃有其障,作青白色……名作脑流青盲眼……此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医心方》亦有类似的记载。金针拔障术经过我国历代医家的不断改进,有了新的发展。王焘在《外台秘要》第21卷中载录了《天竺经论眼》,其序文小注说:此文“陇上道人撰,俗姓谢,住齐州,于西国胡僧处授”。可知此文是西域胡僧口授,齐州谢道人译出,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眼科译品,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