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一,药师法门,主方全息汤
标签:
保健枳实厚朴结胸薤白健康 |
分类: 禅 |
http://wenhua.eco.gov.cn/uploads/allimg/c090703/124A9340530-41329.jpg
柴胡:【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
1. 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等症。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治感冒发热,与葛根、石膏、黄芩配伍。
2. 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3. 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配党参、黄芪、升麻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
【注意事项】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http://61.145.199.167/newshtml/images/2008/01/p320080128093303.jpg
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用量用法】3~9克.入汤剂.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以及产后风湿伴有多汗等情形均忌用.
http://a4.att.hoodong.com/07/92/01300000016998120555927024831.jpg
薤白:
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别名小根蒜、山蒜、苦蒜、小么蒜、小根菜、小根菜、大脑瓜儿、野蒜)。属百合科植物。李时珍说:"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根色白,作药用,名薤白。
薤白
小根蒜
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北部各省区;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生湿地;鳞茎药用。
性昧 辛、苦、温、滑,无毒。
成分 根含大蒜糖。
功用 温中,散结气。
[胸脾心病 (包括心绞病)]
薤白9克,瓜蒌仁9克,半夏4·5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以少许黄酒冲入温服。
[赤白痢疾 (包括急性肠炎)]
薤白30~60克,糯米100克煮粥食。
[小儿疳痢 (包括慢性肠炎)]
鲜薤白洗净,捣如泥,以米粉和蜜糖适量拌和做饼,炊熟食。
【英文名】 BULBUS ALLII MACROSTEMONIS
【别名】野薤、野葱、薤白头、野白头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 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 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http://link.photo.pchome.com.tw/s08/snjoe158/5/124645407777/
枳实:枳实,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主产于四川、江西、福建、江苏等地。5~6月间采摘或采集自落的果实,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用时洗净、闷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麸炒用。.《药品化义》:“枳实专泄胃实,开导坚结,故主中脘以治血分,疗脐腹间实满,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结胸,通便闭,非此不能也。若皮肤作痒,因积血滞于中,不能营养肌表,若饮食不思,因脾郁结不能运化,皆取其辛散苦泻之力也。为血分中之气药,惟此称最。”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
功效主治
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炒热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1.《医学入门》:虚而久病,不可误服。
2.《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药用配伍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该品辛行苦降,善破气除痞、消积导滞。治饮食积滞,脘腹痞满胀痛,常与山楂、麦芽、神曲等同用,如曲麦枳术丸(《医学正传》);若胃肠积滞,热结便秘,腹满胀痛,则与大黄、芒硝、厚朴等同用,如大承气汤(《伤寒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多与黄芩、黄连同用,如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2.胸痹、结胸。该品能行气化痰以消痞,破气除满而止痛。治胸阳不振、痰阻胸痹之胸中满闷、疼痛,多与薤白、桂枝、瓜蒌等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治痰热结胸,可与黄连、瓜蒌、半夏同用,如小陷胸加枳实汤(《温病条辨》);治心下痞满,食欲不振,可与半夏曲、厚朴等同用,如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3.气滞胸胁疼痛。该品善破气行滞而止痛,治疗气血阻滞之胸胁疼痛,可与川芎配伍,如枳芎散(《济生方》);若属寒凝气滞,可配桂枝,如桂枳散(《普济本事方》)。
4.产后腹痛。该品行气以助活血而止痛,可与芍药等分为末服用,用治产后瘀滞腹痛、烦躁,如枳实芍药散(《金匮要略》),或与当归、益母草同用。
此外,该品尚可用治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病症,可单用本品,或配伍补中益气之品黄芪、白术等以增强疗效。
http://www.hongmaoshiye.com/Images/67/%E6%9E%B3%E5%AE%9E.jpg
厚朴:【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应用】 【应用】
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本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剂局方》)。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本品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伤寒论》)。
3.痰饮喘咳。本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若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可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若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金匮要略》)。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可与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朴杏子汤(《伤寒论》)。
此外,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本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药,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使用注意】本品辛苦温燥湿,易伤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鉴别用药】厚朴、苍术均为化湿药,性能辛苦温,具有燥湿之功,常相须为用,治疗湿阻中焦之证。但厚朴以苦味为重,苦降下气消积除胀满,又下气消痰平喘,既可除无形之湿药,又可消有形之实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而苍术辛散温燥为主,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又可祛风湿。
http://www.sxyyc.net/pharmic/jpkc/shuzihuabiaobenguan/%E5%8E%9A%E6%9C%B4.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