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瑜伽山式看易筋经预备式

标签:
健身养生尾椎脚掌根基瑜伽山健康 |
分类: 武 |
http://www.elyoo.com/UploadFiles/2006-6/616323843.jpg
瑜伽体式山式对于人体的健身作用阐述十分详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简单比较。
梵文“Tada”是山的意思,是有能量和有力量,非常稳健的山,而不是弱不禁风毫无气息的山。山式的练习不是简单的站立练习,而是通过山式练习找到身体的平衡,找到如何用自己的肌肉力量去达到身体的完美的平衡,在练习中培养自己不断调整细节而达到最终的练习效果的能力,这个练习不仅让我们知道如何平衡身体的方法,也让我们学到了如何通过身体的平衡来到达精神和内心的平衡。
山式是所有瑜伽体式的基础和源泉,是最具有能量的体式,它可以给你带来力量和能量,可以强壮腿部,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伸展性。通过山式最能够真实的了解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在山式中通过保持身体十余个部位的不同状态,让我们感受它的魅力。
山式是形式上简单,实际上非常难的体式,堪称是Iyenagr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练习,是重新认识自己身体每一个细节的开始,也是走入自己内心世界的开始,说它简单,是因为形式上极其普通,普通得让每一个练习者都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练习去认真对待,你可以回想自己有多少时间练习山式,有多少时间真正教授学生如何站立,有多少灵感来自于山的站立,在练习其他体式中又有多少次想到过山式,那么一个瑜伽练习者都控制不了自己身体的站立以及在站立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相互协调配合,那还谈得上什么呼吸和冥想。
一个简单的山式可以矫正双腿的畸形、脊椎的扭曲和伸展、双肩的打开、背部疼痛的缓解、胸部的打开、矫正髋部和骨盆的倾斜等,它的练习重点在于,身体各个部分的打开和伸展,以及在打开伸展过程中的完美对称性,比如:脊椎的对称,双肩的对称,腿和脚的对称,腹部和背部的对称,手臂的对称等,实际上人体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对称,在对称中达到一个美好的平衡,我们知道瑜伽的练习就是在寻找自己内心上的平衡,寻找自己身体,精神和意识上的平衡统一,那么,山式在一定程度上讲,是这种平衡的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的练习,我们会更深刻的了解瑜伽的练习奥妙,通过普通的表面形式的练习深入到自己内心世界,这也就是瑜伽姿势练习的目的和精髓,所以,瑜伽的体位练习就是在身体肌肉,关节,骨胳以及皮肤的对称性中找到一个符合身体解剖和生理结构的平衡,通过十几年的山式练习,山式的这种平衡让我们陶醉,让我们享受。
但是,一般的学生和老师经常忽视它的练习和教授,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关注自己最为基本的支体,这就造成了他们没有仔细品味和享受过山式的美妙,那么在练习其他体式的过程中,他们总缺乏一些山的感觉,缺少山的力量,山的挺拔,山的能量,山的对称,山的平衡等。我们说山式是组成和构成其他体式的基础。
山式最古老的解释是需要瑜伽的修练者向喜马拉亚山一样宏伟的站立,喜马拉亚山是能量和灵性的象征,是瑜伽修行者自古修行的地方,是非常的稳定,非常的有力量和能量。所以,需要练习者有强有利的双腿,端正的骨盘,笔直的脊椎。
山式给一般练习者的感觉是容易和简单以及不屑一顾,但是当我们用心去体会真正的山式的内涵以后就会发出惊叹,它是那么的美妙,是那么的完美,是一种力量和能量的结合。所以山式是貌似简单容易,实际是非常难做好的体位,是所有体位练习的基础。也这符合Iyengar大师经常说的“要把容易的姿势做的很难”,而把“难的姿势做的非常的容易”,请自己仔细的去品味这句话吧。
瑜伽的体位练习是建立在根基和对称线的基础上的,所谓根基就是身体的重心所在的地方,每一个体位都有自己的根基,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可能成为某一个体位的根基,比如,头倒立,它的根基在头上。对称线是指以重心为轴心的一条线,然后我们的身体是沿着这条对称线向两侧对成均匀伸展的。
所以,在山式练习中我们要找到山式的根基和对称线。山式的根基是在双脚的脚掌和脚跟上,山式的对称线是我们的整条脊椎,我们是在以脚掌和脚跟为根基,以脊椎为对称线做山式,这种山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式,才是具有能量和平衡性的山式,才可以让我们内心世界平静如水的山式。
通过山式的练习,会让你更加挺拔有根基,胸部更加宽广,肩部不断打开,呼吸效率不断提高。开始学习的学生是不喜欢练习山式的,而了解了它的精髓之后反而更愿意去练习它。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它所有的体式中都可以发现山的影子,都可以体会到山式的感觉和美妙。
我们的身体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站立的错位而造成腿部的疾病,如:罗圈腿,腿部的静脉曲张,骨盘的歪斜,脊椎的侧弯等。有些人是后仰的站立,这样大腿就突出来了;有些人是向前倾的站立,这样臀部就向后突出来了,腰部受力太大了;有些人是向右侧倾斜的站立,脊椎就会向右侧弯曲;有些人是向左侧倾斜的站立,脊椎就会向左侧弯曲;有些人,是腹部向前顶出,臀部向后突出的;这些站立的方法都是错误的,是会造成身体的不对称和伤害。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山式就是通过肌肉,韧带,骨胳,关节等的协调配合,把身体整理成符合生理结构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我们两三岁是有过,但是经过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等几十年的不良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的身体原理的原始的平衡,所以,瑜伽的体式练习从一个侧面来说也就是把我们重新拉回到两三岁时候的身体的平衡上来,山式就是重新回到这种身体平衡的第一步。
要想练习好山式,需要我们很敏感的去理解它。在山式站立的时候,是在锻炼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如果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只有腿部的肌肉是累的。很好的练习者在练习山式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控制身体,甚至还可以改变心脏跳动的频率。
作为初学者,需要让他们了解山式的特点,即:站立时要把大腿向内卷,用大腿内侧肌肉的力量;要学会去平衡身体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站立的时候,腿的作用是让能量向上提升,让躯干充满力量,所以腿是和头、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常见的错误,在山式练习过程中,脊椎柔软过度的人会向后翘起臀部,小腹向前突出,造成腰部的长时间压力过大,感觉腰部的酸痛;或者,把臀部向内加紧,这样也会让腰椎两侧肌肉收缩,给腰椎压力增加,造成腰部的疼痛。而正确的山式要求腰部是舒适的,并能有上述这些酸痛的感觉。
练习几个月山式的学生,感觉是粗糙的,是没有深度的;练习5年的学生,感觉是深刻的,有细节的;练习10年后,感觉山式就是自己的能量和气息的结合;练习30年的学生,感觉山式就是一种深度的冥想,是一种无可明状的享受。
练习任何体式都有自己的根基,根基是练习体式的关键和安全的基础保障,找不到根基的练习是没有意义和效果的,山式的根基在双脚的上面,它是山式的基础和关键。
山式可以演绎出所有的站立练习体位,在所有的站立练习中都需要有非常好的根基,根基来自于脚跟中心点向地下压紧的过程,也来自于脚掌五个点压紧地面的过程,其中脚跟的下压要的力量要强于脚掌的对地面的压力。在站立过程中我们好比是一颗大树,腰部以下在土地的下面,需要我们有很好的根基,根基越深入,我们的身体才越稳固,这样可以让上半身更加具有伸展性和平衡性,所以有非常稳固的根基,我们就可以非常好的充分去伸展树枝和树叶,也就是我们的上半身。
练习要领:
1. 要在山式中找到三个要素根基,对称线和平衡。在山式中根基是脚,对称线是脊椎,平衡是指身体各个部位之间一种相互融合的平衡,站立的山式将指导你练习所有站立类型的体位。
2. 简易的山式,可以让双脚保持一个脚的距离宽度,通过练习逐步过度到双脚并拢的山式。在山式中,需要保持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摆放,其中脚跟是最重要的部位,是整个山式站立中的根基所在,需要深入了解脚部的细节。
3. 双脚外侧相互平行,同髋部一样宽度。
4. 脚部:脚部保持脚趾、脚掌、脚跟、足弓、脚掌皮肤和脚背皮肤六个部分。在站立练习中,要学会找到支撑身体重心的六个点的位置,这六个点是站立的基础,也是所有站立体位的基础,即:五个点是指五个脚趾下面的五个脚掌充分压紧地面,要去体会每一个脚掌对地面的压力,第六个点是脚跟的中心点,在站立练习中要强调脚跟中心要充分压到地面,脚跟压紧地面可以感觉到:尾椎的内收;脊椎的伸展向上;胸部的提升和两侧打开。为什么需要脚跟的中心压紧地面?如果脚跟外侧压紧地面,如果脚跟内侧压紧地面,会让我们的胸部向内而不是打开的。如果是脚掌压紧地面,会让尾椎向外,骨盆不端正。脚趾要充分向两侧张开并且向前伸展,特别是小脚指要伸展向外侧,并且抬起十个脚指,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观察抬起脚趾后脚筋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腿部内侧外侧肌肉用力是相同的,二是脚指的抬起会更好的使身体的重量落在双脚的脚掌和脚跟的上面,脚掌有五个点分别对应五个脚趾,脚趾的伸展抬起可以让五个脚掌充分压紧地面,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重心的平衡,特别是双腿受力的均匀,进而可以保持自己内在的平衡。三是脚趾的伸展和抬起,可以非常好的伸展脚掌的皮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脚部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了站立时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对于大腿内侧肌肉力量差的学生,可以让双脚的大脚指踩到地面,以方便收紧大腿内侧的肌肉,保证在站立过程中大腿内外肌肉力量的平衡,因为我们平时更习惯用脚外侧来支撑身体的重量,很少用脚内侧部位。对于脚尖不能并拢的学生,可以先让脚跟分开一些距离做练习。观察整个脚背的皮肤也是充分伸展打开的,这也会提高我们的身体平衡性这里,我们对上述的描述和细节要求简称山式的脚,其他体式的练习多数都同山式的脚的要求一样,比如:倒立体式,站立体式,扭转体式等。所以山式的根基在双脚上,双脚的细节了解后,那么你就有做好山式的基础了。
山式练习中脚的状态:脚是所有站立练习的根基,双脚的状态会直接影响整个身体的状态,包括身体的平衡,伸展,弯曲,扭转,倒立等的体位练习,特别是脚跟的用力情况更加影响整个全身,练习者要亲自体会用脚跟的外侧,中心,内侧分别用力压紧地面的时候,身体的变化;也要体会用脚掌的压紧的面的身体感觉,脚掌有五个着地点,需要我们非常好的让五个点压紧地面,五个着地点的轻重也会影响站立练习中全身的状态;脚趾要学会伸展,是向前伸展和向两侧伸展,这种伸展会带来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提高双脚的附着力,让双脚深深的植入大地。脚弓需要向上提升,需要通过小脚趾的向外伸展来让脚弓提升。在上述对脚的状态的描述中,我们要逐步树立脚是身体根基的根基,是所有练习的稳固的基础,必须通过脚部的练习来深入去感知双脚的作用,让双脚给我们带来深入大地的感觉,只有这样,我们的其他体式的练习才有可能正确的完成,才能避免因为缺乏稳定性而造成的伤害。我们有时候会误认为自己的稳定性差,往往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对双脚的认识,缺乏对双脚细节的了解。要学会用脚跟的下压来伸展膝关节。
5. 膝盖:膝盖是非常重要的关节,起到连接大腿和小腿的作用,不能让关节受到非常大的压力,这是体位练习的原则,而膝盖骨是在膝关节上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的,所以在山式练习时,膝盖骨需要向上提升收紧,帮助伸展膝盖后侧肌肉韧带。同时需要膝关节前后受力保持一样,前面的力量来自于膝盖骨向上提升收紧的力,膝关节后侧的收紧打开的力来自于大腿肌肉收紧后向后推动和小腿肌肉收紧向后推动共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大腿和小腿收紧后向后推动会伸展和拉紧膝关节后侧的韧带,但是这对于关节来说前侧和后侧用力是一样的,那么膝关节是安全可靠的,不会感到膝关节的不适和受伤,所以,在山式练习中或者站立方面的练习中,如果用力推膝盖向后,会让关节受到来自大腿小腿的共同的压力,关节会成为受力的中心焦点,这是膝关节所无法承受的,是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伤的。
6. 大腿:大腿是力量的源泉,是产生能量的部位之一,它的合理的收紧会减轻膝关节压力,减轻在一些支撑练习中重量对手腕和肘的压力,所以在山式中,对于初学者可以先学习如何向上收紧大腿肌肉,通过练习不断强化这个感觉;然后再去体会如何让大腿肌肉由外向内旋转向上收紧,进而用力把大腿肌肉向后推以便让大腿后侧肌肉伸展,也带动膝关节后侧韧带的伸展,要注意观察大腿肌肉和皮肤的走向。
7. 小腿:小腿肌肉的收紧也可以缓解膝关节的压力,同时帮助伸展膝关节后侧的韧带,在山式中对于初学学生只需要练习小腿肌肉伸展向上就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再去练习如何让小腿由内向外旋转收紧向后推的感觉,注意观察小腿肌肉和皮肤的走向。
8. 臀部:在这里我们指的臀部包括,臀部肌肉,尾椎骨,底椎等,臀部是站立练习中非常重要的部位,它的收缩、放松和伸展的方向都关系到站立练习的成败,意思重大,一定不要忽视它,臀部肌肉的向内收缩和向外打开直接影响腰椎的放松与否,向内卷入收紧会给腰部造成压力,而向两侧放松伸展则会放松腰部和腰椎,基于这个原理,在山式中,我们要适当放松臀部。我们经常发现在站立的时候(包括后弯练习),有些人会感觉到腰酸,重的会感觉到腰椎的疼痛,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臀部是向后翘起,腰部蹋陷,腹部是向前挺出,是用腰椎来做的山式,腰部的压力太大,所以有疼痛感;另一种是,臀部向中间收紧或加紧,这样会带来腰椎两侧肌肉的收紧,具体现象是肌肉是向中间收缩隆起的,这样造成对腰椎的积压,会感到非常酸痛疲劳,是不安全的。具体解决的方法:臀部肌肉需要放松,其实深层的臀部肌肉,即靠近尾椎的肌肉还是有卷入收紧的感觉的,让它来带动尾骨的内收,这样可以减轻腰椎的压力,也可以使骨盆端正。整个臀部是向两侧方向伸展的,是适当放松的,不能用力向内加紧。对于分辨不出深层臀部肌肉和外层肌肉的学生,可以采用完全放松臀部的方法完成练习。需要让腰椎两侧的肌肉向两侧伸展,减少对腰椎的压力,感觉腰部是非常舒适的,把尾椎向内收进并且向两侧展开,这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给你带来腰部的健康缓解疲劳和压力,所以尾椎光向内收进还不可以,还需要向两侧展开,臀部肌肉想得到放松配合大腿向内旋转收紧会让尾椎向两侧伸展。避免臀部向后翘起,小腹向前突出的现象。以上我们简称山式的臀部,其他站立的体式如:幻椅式等,后弯曲的体式如;轮式等的臀部要求都同山式的一样。尾椎:是向内收进的,同时要向两侧伸展,减少对腰椎的压力。
9. 肋骨:肋骨是保护内脏的,它的突出和收进也直接会影响腰椎的压力,向外突出来肋骨头会造成腰椎的压力,向内收进会减轻腰椎压力,所以需要收进肋骨,肋骨之间是相互平行的,然后向上伸展。
10. 腹部:腹部是平坦和放松的,避免收紧腹部。
11. 胸部:始终要保持一个向上提升和伸展的状态。
12. 肩膀(肩关节):双肩要向后打开伸展。
13. 手臂:双臂向后伸展放身体两侧,手肘相对,手掌心相对,手指要充分张开向外,每个手指要伸展,手臂的伸展要有延伸的感觉,象山峰一样连绵不断,延续千里。
14. 肩胛骨肌肉:需要伸展向两侧方向。
15. 背部:背部要伸展向下或者向臀部方向,背部肌肉不要向中间收紧,即不要向脊椎方向收紧,这样会让脊椎压力过大不舒适,需要向两侧伸展打开,以减少对脊椎的压力。
16. 眼睛:眼神要平视前方或者关注鼻尖的位置,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17. 头部:要端正对称,收下额。保持以头部中间为线,五官的对称性。
18. 从侧面观察练习者可以发现耳朵、肩膀、脚踝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一点十分重要,它标志者身体的平稳,重心位置的适中,身体非常的平衡舒适。
辅助方法:
1. 辅助练习A,为了让学生体会如何向内收进尾椎,可以采用身体靠墙练习的方法,尽量把身体紧贴墙,以腰部同墙之间的空隙越小越好,直到空隙消失,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收尾椎的感觉。
2. 辅助练习B,对于双肩僵硬和胸口不能打开的练习者,可以使用木棍,放置在双臂和背部之间的位置,使肩打开。要把双臂伸展,用上臂用力压木棍,让肩打开更加充分一些。
3. 辅助练习C,对于双肩僵硬和胸口不能打开的练习者可以使用伸展带绑住上臂,让双肩两侧打开。
在上述对山式的描述中,我们需要每天仔细的去体会,用实践的感觉来验证它。山式的练习会让我们更加平稳。可以让我们在同一个时间中去控制自己身体的不同的肌肉,关节,骨胳和韧带,让身体受控于我们。山式的这种感觉,可以让我们非常容易的体位动作中的前曲,后曲,扭转,倒立,平衡的细节,更能充分的理解他们的内涵。
以下是山式的变形练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腿部的肌肉的走向来认识如何向内旋转收紧大腿,小腿从内向外收紧。
站立的山式是腿部练习的基础,是所有体位练习的基础和是否有效的关键,一般我们站立,需要让双腿并拢,双脚并龙,同时要求大腿向内旋转收紧,小腿向外旋转收紧。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双腿力量平衡。
坐立的山式是山式的一个变型和应用,是让初学学生理解山式的好的方法,可以从腿部的如何用力来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山式所要求的大腿向内收紧,小腿向外收紧的道理。
提醒:一个山式需要在同一个时间体会出以上所要求的外在和内在的感觉是非常困难的,是需要有练习时间的积累的,对于初次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感受不到深层次肌肉收紧和放松时的身体变化的,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要气馁。瑜伽的体位练习就是一种平衡身体的方法,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能控制身体到控制自如这就是瑜伽的魅力所在,所以你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自然平静的对待练习就是进步,让它成为每日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们的身体看似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但是如果你不能控制他们,那它就不是你自己的,这是Iyengar大师对他的学生经常阐述的格言。
功效:
1.防止驼背
2.提臀
3.矫正脊柱
4.强健大腿、膝盖和脚踝
5.加强腹部和臀部
6.缓解坐骨神经痛
7.消除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