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一谈养生(听故事,学养生5)
(2009-12-06 10:42:50)
标签:
鹅掌腕力臂力指力王羲之健康 |
分类: 医 |
王羲之与“鹅掌戏”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喜欢看鹅,时常逗鹅玩耍。成年以后,他更嗜好养鹅。他觉得大白鹅浑身羽毛洁白,一尘不染,鹅掌鲜红,在绿水中轻快划动,好象一支小船。于是,他就在院子里专门修建了两个水池子,一个用来刷洗笔砚,一个用来养鹅。
东边的那个墨池,除非刮风下雨的坏天气,王羲之几乎每天都在池边上摆上书案,研墨练字或看书。传说王羲之“临池习书,池水为之尽黑”,指的就是这个地方。当他写累了,就放下笔,走到鹅池边去看鹅,观察鹅的各种动作,有时一边看,一边用手比划着。他发现,鹅划水的动作包括了收腿、屈肢、缩趾和伸腿、张趾、划动等许多动作,王羲之不禁模仿起来。他发觉这些动作不仅能扩胸,还能屈腕、伸掌、亮指,对于锻炼臂力、腕力和指力大有益处。经过一两年的实践和研究,他编制了一套以鹅掌划水动作为主,并融汇大鹅行走、亮翅、觅食等动作在内的操练动作。这套操,有的动作好像鹅在陆地上行走,左右摇摆,姗姗来迟,十分逗人喜爱;有的动作又如鹅在水中游动,扇动着翅膀互相追逐,显得活泼矫健;有的动作好像鹅在水中急速划行,引颈朝天欢鸣,显得十分敏捷。
这套“鹅掌戏”不仅可以活动躯干和四肢,增强体力,而且在锻炼臂力和腕力方面,更能与习练书法紧密结合。王羲之坚持常年练“鹅掌戏”,效果显著,直到晚年,他的身体仍然十分健壮。据文字记载,在他五十多岁后,还“与东土人尽山水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辽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各山,泛沧海”。
当他写得劳累了,手指酸疼了,就放下笔,走到鹅池边去看鹅,观察鹅的各种动作,有时一边看,还一边用手比划着。乍看起来,白鹅划水的动作似乎很简单,仔细观察,却又并不那么简单,包括了收腿、屈肢、缩趾和伸腿、张趾、划动等许多动作。王羲之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他发觉这些动作很美,不仅能扩胸,还能屈腕、伸掌、亮指,对于锻炼臂力、腕力和指力大有益处。经过一两年的实践和研究,
王羲之对自己创编的这套“鹅掌戏”十分喜爱。因为不仅可以活动身躯四肢,增强体力,而且在锻炼臂力和腕力方面,更能与习练书法紧密结合。摘自《中国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