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 雪
12月6日~8日,降雪天數和降雪量比小雪節氣增多,地面漸有積雪。《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這裡十一月是指農歷),這是古人對大雪的解釋。大雪節氣常在十二月七日前后到來,此時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北方則呈現萬裡雪飄的迷人景觀。有句農諺︰“大雪冬至雪花飛,搞好副業多積肥”,人們盼著在大雪節氣中看到“瑞雪兆豐年”的好兆頭,可見大雪節氣的到來,預示著來年的吉祥與否。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說到進補,很多人只是狹義地去理解,認為所謂的“補”就是吃點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用點壯陽的補藥,其實,這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而進補則是養生學的一個分支內容。談到養生,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何為養、何為生,所謂的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所謂的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具體地說就是要透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在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兩點︰
1.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濃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2.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愿違。
所以,在進行調養時應采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的方法,力求“……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
為大家提供以下營養食譜︰
枸杞肉絲︰
[配料]
枸杞20克、瘦豬肉100克,青筍20克、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乾澱粉、醬油適量。
[做法]
枸杞子洗淨待用。瘦肉、青筍洗淨切絲,拌入入少量澱粉。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加入適量的油,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翻炒,烹入紹酒,加入砂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功效]滋陰補血,滋肝補腎。
這是藥食合用,陰血雙補,明目健身的藥膳方。對於體虛乏力、貧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強身益壽之效。
火腿燒海參︰(選自《隨息居飲食譜》)
[配料]
水發海參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黃酒、濕澱粉、白糖、生姜、蔥白、醬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
海參洗淨,切成條塊,放入滾水中略燙后撈出備用。火腿切片備用。炒鍋燒熱放油之后,入蔥姜略炒,再放入海參、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黃酒、醬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燒至湯汁濃稠時,濕澱粉勾芡即完成。
[功效]
補血益精,養血充髓。最適宜精血虧虛,產后虛嬴,陽痿遺精,虛弱勞怯,久病體虛,衰老瘦弱者。
蒜泥茼蒿︰
[配料]
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鹽、香油適量。
[做法]
茼蒿洗淨,切一寸長段,大蒜搗爛為泥備用,鍋內放入清水煮開,茼蒿下鍋開水焯3分鐘撈出,將蒜泥、味精、食鹽、香油同時放入,攪拌均勻盛盤即可。
[功效] 開胃健脾,降壓補腦。
說明︰
茼蒿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維生素A的利用率。
大蒜含有一種“配糖體”,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的幾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預熱會失去作用。吃蒜后,為消除氣味,可用濃茶漱口或吃幾枚大棗,氣味即可消除。
木耳冬瓜三鮮湯︰
[配料]
冬瓜150克,水發木耳150克,蝦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澱粉、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
冬瓜去皮洗淨切片。木耳、海米洗淨備用。雞蛋打勻攤成蛋皮切寬片備用。
鍋內加鮮湯上火燒開,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鐘,再將冬瓜放入,開鍋后撒入食鹽、澱粉,起鍋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幾成。
[功效] 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
大雪功︰
立姿,雙手側平舉,掌心朝下,與肩平,慢慢將體重移至右腳,支撐身體;左腳腳底外側邊著地,用力向外用力。
稍作停頓,再將重心移至右側,上臂不動,用勁上托,兩手托定,雙腳原地踏步三十五步或先向前走五步,複向後退七步。
然後,兩手翻掌下收,輕靠兩腿外側,如此反覆三十五次。
保持立姿,雙手輕置臍上,靜養調息三至五分鐘,散步收功。
保健功能︰
腳膝風濕毒氣,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腫,煩心,心痛,黃疸,腸澼,陰下濕,飢不欲食,面如漆,咳唾有血,渴,喘,目無見,心懸如飢,多恐,常若人捕等症。
22.冬至
12月21日~23日,太陽移至黃經270度,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短,氣溫持續下降。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來和曆法有著直接的關係。古有︰“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日短”、“日短至”之說,這段經文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從天文學角度說明了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明確指出︰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后,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早在漢代曾把冬至作為公定節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國台灣則有“冬至過大年”的說法,他們把這一天比做過年一樣重要。每逢“冬至節”家家戶戶搓湯圓,而且把冬至的湯圓分成紅、白兩種,按老輩人的說法︰不吃金丸(紅湯圓)、銀丸(白湯圓),不長一歲。冬至之備受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
。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也表現了我國勞動民眾的智慧。
三九是天氣最冷、地面積蓄熱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
”的說法。在我國長江流域更有︰天雖寒,獨有臘梅來爭妍的迷人景觀。
如此重要的節氣,我想把養生的重點放在中老年朋友身上,尤其是中年人,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肩負著社會、家庭的重擔,
加上新世紀的快節奏與現實生活中的諸多矛盾,使人經常處於緊張繁忙的狀態之中,長此以往,若不注意保養自己,必然影響身心健康。《靈樞‧天年》雲︰“人生……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寥寥數語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又指出人到中年是生命歷程的轉折點,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雖然如此並不可怕,《景岳全書‧中興論》曰︰“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書中告訴我們,人到中年若能科學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得當,是可以保証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年養生
一、靜神少慮(即“壯不競時,精神滅想”)要求中年人
1.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
2.注意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尋找事業的精神支柱;
3.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工作、學習之余多聽音樂,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
4.注意儀容儀表,不同的場合裝束要得體,心態年輕化,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
二、勞而勿過(《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即“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1.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2.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生活節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3.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適當運動,有句諺語“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說明冬季鍛煉的重要性。
三、節欲保精(《養性延命錄》︰“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
1.欲不可縱。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製房事,不可因房事不節,勞倦內傷,損傷腎氣。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五臟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反之,腎精匱乏,則五臟虛衰,多病早夭。《泰定養生主論》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能保持始終者,祛疾延年,老當益壯”,這說明嚴格而有規律地節製性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証。
2.養血固精。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以“男子貴在清心寡欲以養其精,女子應平心定志以養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用,來說明節欲保精的重要性,而東漢醫家張仲景則以“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闡述了節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優生優育的首要保証。
老年養生
一、(精神攝養(知足謙和,老而不怠)
保持“謙和辭讓,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態,即處世要豁達寬宏、謙讓和善,生活知足無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熱愛生活,保持自信,勤於用腦。宋代醫家陳直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載詩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詩中告誡我們,只有進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絕情志疾病。
二、飲食調養(審慎調食)
1.食宜多樣 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2.食宜清淡
針對老年人脾胃虛弱的特點,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咸食品。用現代營養學觀點,老年人的飲食應“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3.食宜溫熱熟軟 老年人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故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由於年老齒松脫落,咀嚼困難,故宜食熟軟之品。
4.食宜少緩 “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谷氣長存”。主張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証所需營養又不傷脾胃。
三、順時奉養(順四時而適寒暑)
要“依四時攝養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也就是說,天地、四時、萬物對人的生命活動都會有影響,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四時氣候變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只有這樣才能老當益壯,益壽延年。
四、起居護養(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老年之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盡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五、藥物相助(固先天之本,護后天之氣)
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是先天稟賦的強盛和后天營養的充足。由於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除進行其他方面得調養外,有些藥物是可以幫助其強身健身的。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后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后天之氣”指脾胃為后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所以,老年人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用藥原則應遵循︰多補少瀉;藥宜平和,藥量宜小;注重脾腎,兼顧五臟;分類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觀察規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湯劑;藥食並舉,因勢利導。如此用藥方能補偏救弊,防病延年。
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選菜肴是羊肉燉蘿卜。具體做法如下︰
羊肉燉白蘿卜
[配料]
白蘿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
白蘿卜、羊肉洗淨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后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后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卜入鍋至熟。
[功效]
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炒雙菇︰
[配料]
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姜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后,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后,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 補益腸胃,化痰散寒。
這道菜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麻油拌菠菜
[配料] 菠菜1斤,食鹽、麻油適量。
[做法]
菠菜洗淨,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適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 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另外,建議大家多吃山藥(蒸、煮均可),它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作用。
飲食禁忌︰
吃蘿卜時不能和人參、西洋參、首烏同服。
羊肉禁與南瓜同食。
“補冬”常用的藥膳處方︰
八珍(當歸、地黃、枸杞、芍藥、白術、茯苓、大棗、甘草)
四味(當歸、芍藥、川芎、地黃)(蓮子、芡實、山藥、茯苓)
單方(人參,當歸,田七,杜仲)
用法︰將備好的中藥裝入紗布袋,(根據自身情況取八味、四味、單味均可)放進大沙鍋內,倒入清水浸泡30分鐘,把清洗干淨的家禽、豬腳、豬腰、鰻魚、甲魚等經過處理后,放入沙鍋與藥同煮,開鍋后文火慢燉至有效成分完全滲入湯中,肉中的軟骨松軟宜爵,此時藥膳煲湯之味的醇香定會令你垂涎三尺。
冬至功︰
正坐,雙手輕握拳,上身微向前俯,頭微仰起,兩手分別按壓兩膝上。兩拳按定,向外著力,兩腿同時作向內用力,稍作停頓,兩腿向外用力,兩拳向內著力,如此一內一外,連作十次。
接著,恢復正坐姿勢,十指開,手掌向下,輕按兩側大腿上,靜養調息三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手足經絡寒濕,脊股內後廉痛,足痿,厥,嗜臥,足下熱,臍痛,左脅下背肩髀間痛,胸中滿,大小腹痛,大便難,腹大,頸腫,咳嗽,腰冷如水,反腫,臍下氣逆小腹急,痛泄,下腫,足胻寒而逆,凍瘡,下痢,善思,四肢不收。
23.小 寒
1月5日~7日,這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最寒冷的季節,會有霜凍。民間有句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理解,大寒冷於小寒,但在氣象記錄中,小寒卻比大寒冷,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節氣內。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為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按當時的情況延續至今而已。據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如今各種藥膳火鍋成了全國百姓消寒壯熱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進補的問題,特別是青年人,自恃體強而暴飲暴食,飢飽寒熱無度,最終引來無窮后患。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說明飲食物對人體的作用。
小雪節氣雖已數九寒天,人們大補特補無可非議,但進補當中不可無章無法,應本著“因人施膳”的原則,了解飲食宜忌的含義,元代《飲食須知》強調︰“飲食,以養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縱然雜進,輕則五內不和,重則立興禍患。”所以我提醒諸位在進補時不要被
“五味之所傷”,青年人更應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補。
一般說來,青年人機體代謝旺盛,所需蛋白質和熱量較老年人多,而熱量主要來源於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糧食之中,故青年人應保證足夠的飯量,注意粗細糧的比例搭配,並攝入適量的脂肪,在選用藥膳進補時應考慮這一原素。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特點,往往有些人因過食肥甘濃味、辛辣之品而招來不速之客──“青春痘”,學名痤瘡,它給年輕人帶來無盡的煩惱。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究其病因和內分泌功能障礙有關,而皮脂腺活動是受內分泌和精神因素影響的。青少年時期由於體內雄性激素水準增高,皮脂分泌增多,導致皮脂淤積,形成毛囊口角化栓塞,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時排除,因而形成了痤瘡。為避免痛苦發生,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溫水洗臉常洗澡,少吃油膩辛辣寒涼食品,多吃蔬果,避免便秘發生,禁止用手擠捏,否則痤瘡消退疤痕依在。在治療上中醫將其分為四型︰肺經風熱,脾胃濕熱,沖任不調,熱結血瘀型。方藥分別用[枇杷清肺飲]加減,[龍膽瀉肝湯]加減,[加味逍遙散]加減,[四物湯]加減。總之,得了痤瘡要及時請大夫診治,切不可自行處理。
說到進補,自古就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即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養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虫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鱍魚和海蝦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
藥膳進補可選︰
山藥羊肉湯︰
[配料]
羊肉500克,山藥150克,姜、蔥、胡椒、紹酒、食鹽適量。
[做法]
羊肉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姜蔥洗淨用刀拍破備用;淮山片清水浸透與羊肉一起置於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鍋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即可食之。
[功效] 補脾胃,益肺腎。
強腎狗肉湯︰
[配料]
狗肉500克,菟絲子7克,附片3克,蔥、姜、鹽、味精適量。
[做法]
狗肉洗淨切塊,置入鍋內焯透,撈出待用,姜切片,蔥切段備用。鍋置火上狗肉、姜入內煸炒,烹入紹酒 鍋,然後一起倒入沙鍋內,同時菟絲子、附片用紗布包好放入沙鍋內,加清湯、鹽、味精、蔥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燉2小時左右,待狗肉熟爛,挑出紗布包,即可食用。
[功效] 暖脾胃,溫腎陽。
素炒三絲︰
[配料]
干冬菇1.5兩,青椒2個,胡蘿卜1根,植物油、白糖、黃酒、味精、鹽、水澱粉、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
冬菇水發洗淨,擠干水分,切成細條,胡蘿卜、青椒洗淨切絲。鍋內放油燒熱,將三絲入鍋煸炒后,放黃酒、糖、再煸炒,然後加鮮湯、鹽,待湯燒開后加味精,用澱粉勾芡,淋上麻油,盛入盤內即可。
[功效] 健脾化滯,潤燥。
飲食禁忌︰狗肉忌與綠豆,杏仁,菱角同食。
患有頑固性皮膚瘙痒症者忌食香菇。
絲瓜西紅柿粥︰
[配料]
絲瓜500克,西紅柿3個,粳米100克,蔥姜末、鹽、味精適量。
[做法]
絲瓜洗淨去皮,切小片西紅柿洗淨切小塊備用。粳米洗淨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絲瓜、蔥姜末、鹽煮至粥熟,放西紅柿、味精稍燉即成。
[功效]
清熱,化痰止咳,生津除煩。(患有痤瘡的人可長期食用)
小寒功︰
正坐,兩手緩緩抬起,左手掌向外,向上翻動,盡力向上舉托,右手掌心向下,順勢下壓在右大腿上。兩手活動的同時,頭隨之慢慢向左側盡力轉動。睜目仰視左手背部,稍作停頓。
接著,左手下收,右手上提。然後,兩手一並下按兩大腿上;同時,頭隨之慢慢轉正。
接著,同上向右舉托,如此,兩手交替互換,做十五次,繼而,保持正坐姿勢,兩手輕按兩側大腿上,靜養調息三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榮衛氣蘊,食即嘔,胃脘痛,腹脹,噦,飲發中滿,食減,善噫,善嚏,身體皆重,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膽,生泄,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黃,口乾,怠惰,嗜臥,搶心,心下痞,苦善飢,善味不嗜食。
24.大 寒
1月20日~21日,天氣冷到極點,到了天寒低凍的時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在氣象記錄中雖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間那樣酷冷,但仍處於寒冷時期。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腌製年肴,準備年貨,清代《真州竹枝詞引》記載︰“腌肉雞魚鴨,曰,年肴,煮以迎歲……”。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進入了“冬三月”的農閑季節,而隨著大寒的到來冬季農閑接近尾聲,在準備腌魚、臘肉之時,已經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們的身、心狀態也應隨著節氣的變化而加以調整。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其防禦外邪的侵襲。古有“大寒大寒,防風御寒,早喝人參、黃 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是勞動民眾在生活中的總結,也說明了人們對身體調養的重視,借此之節氣,重筆女士調養之法。
《素問‧上古天論》雲︰“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經文闡述了女子生長、發育、衰老的規律,並認識到腎氣、天癸在性功能的成熟與衰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前人認為,女子其特殊的生理特點,
如月經、妊娠、產育、哺乳都與血的關係十分密切,《校注婦人良方》曰︰“血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五臟,洒陳六腑,在男子則化為精,在婦人上為乳汁,下為血海”。可見女子“以血為本,以血為用”不無道理。而血的充盈主要取決於肝、脾、腎的功能旺盛,肝為藏血之臟,脾為生血之源,腎為先天之本,元氣之根,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是為“月經之本”,而精血充足,經、孕、產、乳才會正常。婦女的另一特點是情緒易於波動,每遇思、戀、憎、愛、妒、憂情緒往往不能自製。《校注婦人良方》指出︰“積想在心,思慮過度,多致勞損。…蓋憂愁思慮則傷心,而血逆竭,神色失散,月經先閉。……若五臟傷遍則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藥扶持,庶可保生”,由此可見,情志原素對婦女的影響極大。這裡告戒大家在“經前”和“經期”都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七情過度。否則,會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氣血營運逆亂,加重“經期”不適,導致月經失調、閉經等症。另外,月經期應適當活動有利於氣血條暢。
更年期的婦女(45~50歲進入更年期)生理機能由旺盛轉為衰退乃至喪失,按中醫理論,由於腎氣漸衰,沖任二脈虛憊,導致陰陽失調而症見頭昏耳鳴、心悸失眠、煩躁易怒或抑郁焦慮,月經紊亂,烘熱汗出等症狀,輕重因人而異。如果調攝適當,就能避免或減輕症狀,縮短回應時間。所以,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生理變化,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排除緊張恐懼、消極焦慮的心理障礙,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選擇適當的模式怡情養性,保持樂觀情是平安度過更年期的關鍵。這也是歷代醫家對婦女養生所提出“疏肝解郁,調暢氣機的”的原因。
對婦女養生中飲食調養的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肝血上。常用的藥膳有︰
當歸生姜羊肉湯︰(選自《金匱要略》)
[配方]
當歸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
當歸、生姜清水洗淨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姜片,在武火(大火)上燒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取出當歸、姜片,喝湯食肉。
[功效]
溫中,補血,散寒。
紅杞田七雞︰(選自惠安堂滋補藥膳方)
[配料]
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雞1只,姜20克,蔥30克,紹酒30克,胡椒、味精適量。
[做法]
活雞宰殺后處理干淨,枸杞子洗淨,三七4克研末,6克潤軟切片,生姜切大片,蔥切段備用。雞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淋干水分,然後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蔥段塞入雞腹內,把雞放入氣鍋內,注入少量清湯,下胡椒粉、紹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雞脯上,蓋好鍋蓋,沸水旺火上籠蒸2小時左右,出鍋時加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
補虛益血。(其性溫和,老年人及久病體虛,月經、產后血虛者均可食用。)
糖醋胡蘿卜絲︰
[配料]
胡蘿卜半斤,姜、糖、醋、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
胡蘿卜洗淨切絲,生姜切絲備用。炒鍋燒熱放油(熱鍋涼油)隨即下姜絲,煸炒出香味倒入胡羅卜絲,煸炒2分鐘后放醋、糖、繼續煸炒至八成熟,加入鹽至菜熟后入味精調味,盛盤即可。
[功效]
下氣補中,利胸膈,調腸胃,安五臟。(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胡蘿蔔中含有“琥珀酸鉀鹽”,是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高血壓患者也可榨汁飲之。)
牛奶粥︰
[配料] 牛奶半斤,粳米100克。
[做法]
粳米掏洗干淨,放入鍋內倒入清水,大火煮費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繼續煮至成粥。
[功效] 潤肺通腸,補虛養血。
大寒功︰
平坐,兩腳向前平伸,自然分開,全身放鬆。
兩手握拳,在臀部兩側略偏後處,據床支撐。上身後仰,右腿前伸不動,左腿內收,屈膝跪坐。
稍後片刻,上身前俯,重心前移,使全身重量偏壓在左腿上,稍作停頓,上身後仰,左腿向前平伸。接著,屈右膝跪坐定,上身前移,使全身重量偏壓在右腿上,稍作停頓,上身後仰,右腿跪坐,如此,兩腳互換,連做十五次。然後,回複預備式,靜養調息三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經絡蘊積諸氣,舌根強痛,體不能動搖,或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尻陰臑胻足背痛,腹脹,腸鳴,食泄不化,足不收行,九竅不通,足胻腫,若水脹滿。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