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霜 降
霜降,從每年的陽歷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當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開始。此時天氣漸冷、開始降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每當霜降時,我國南方地區就進入了秋收秋種的大忙季節,而黃河流域一般多出現初霜。民間常有“霜降無霜,主來歲飢荒”,在我國少數民族居集地雲南更有“霜降無霜,碓頭無糠”的說法。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人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總結了氣候對生活的影響,以及人們在不同的季節又該如何使自身這一有機的整體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從而使人與自然界之間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
這種動態平衡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不外乎有二點。其一,指機體自身各部分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平衡;其二,指機體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過程中的相對平衡。而協調平衡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我國古代的五行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物質都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在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的“生克製化”關係,由此維持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人體生理的協調平衡。
霜降之時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屬金,五時中(春、夏、長夏、秋、冬)為秋,在人體五臟中(肝、心、脾、肺、腎)屬肺,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系上,則應以平補為原則,在飲食進補中當以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
秋季是易犯咳嗽的季節,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容易複發或加重的時期。
這裡向大家介紹幾種秋季適宜的水果、乾果、蔬菜以及餐桌上的食譜︰
梨︰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微酸,入肺、胃經。
[功效] 生津,潤燥,清熱,化痰。
若在勞動口渴時食梨給人以清涼除燥之感,酒后吃梨可謂甘甜香馨,意在玉漿鮮美之中,酒意全消。
蘋果︰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
[功效] 生津、潤肺,消食、止渴。
對蘋果的功效早在唐朝的《千金
食治》中就有記載。西方人曾有“日食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說法,我國蘋果產區也有“飯后一蘋果,老頭賽小伙”的諺語。
橄欖︰
[性味歸經] 性平,味酸甘。
[功效] 清肺,利咽,生渴,解毒。
《本草求真》︰“橄欖,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后嚼之最宜。人服河豚魚肝及子,迷悶至死,取此煮汁飲既解。
白果︰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澀苦。入肺腎經。
[功效] 斂肺氣,定喘咳,縮小便,止帶濁。
銀杏樹葉形似鴨掌,故有鴨腳之稱。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有“鴨腳生江南,名實本相浮。降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之句。銀杏樹還有公孫樹之稱,這是因為此樹生長緩慢,“公植樹而孫得食”的緣故。
洋蔥︰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入肺經。
[功效] 清熱化痰。降脂、降糖。
洋蔥作為利尿劑和祛痰劑在民間廣為流傳,還是西餐中不可缺少的高級調味底料。
近年醫學研究發現,洋蔥內含有降血糖的物質──甲磺丁脲,常食對糖尿病人頗有益處。
雪裡蕻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入肺、大腸經。
[功效]宣肺豁痰,溫胃散寒。
對於急慢性氣管炎寒痰內盛,咳嗽白粘痰,胸膈瞞悶者宜食之。
白果蘿卜粥︰
配料︰
白果6粒,白蘿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
蘿卜洗淨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淨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蔔絲即可出鍋食之。
[功效] 固腎補肺,止咳平喘。
霜降功:
著地平坐,兩足向前平伸,自然分開,全身放鬆,自然呼吸。
徐徐屈膝,兩足內收,兩手向前伸出,由兩側扳住足底;兩足向前伸,兩手稍稍放縱,隨兩足向前伸,上身亦隨之略往前俯。
而後,兩手用力,慢慢往內拉,在兩手內拉的同時,兩足稍稍放鬆,隨之屈膝內縮;待兩足內縮至極點,再兩足用力,慢慢向前伸,兩手稍稍放鬆,隨兩足向前伸。
如此兩手扳兩足往內拉,外伸,反復屈伸三十五次。
而後,恢復平坐姿勢,兩手輕按兩側大腿上,靜養調息三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風濕痺入腰腳,髀不可曲,膕結痛,踹裂痛,項背腰尻陰股膝髀痛,臍反出,肌肉痿,下腫,便膿血,小腹脹痛,欲小便不得,臟毒,筋寒,腳氣,久痔,脫肛。
19.立 冬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度為冬季。但在道統理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虫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模式進補山珍野味,說是只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嚴寒的侵襲。那么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怎樣調養是我們今天的主要話題。
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這段經文精辟地論述了精神調養、起居調養和飲食調養的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它告訴我們,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在精神調養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靜,控製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的得以潛藏。
起居調養強調了“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濃,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於溫暖,失去她萬物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菜蔬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這裡須要注意的是,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模式不同,同屬冬令,西北地區於東南沿海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冬季的西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除此之外,還要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幾款食療方:
黑芝麻粥《本草綱木》︰
[配料] 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
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 補益肝腎,滋養五臟。
注︰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虫草蒸老鴨《本草綱目拾遺》︰
[配料]
冬虫夏草5枚、老雄鴨1只、黃酒、生姜、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
老鴨去毛、內臟,沖洗干淨,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虫夏草,用線扎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姜、蔥白、食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也可用氣鍋蒸)
[功效] 補虛益精,滋陰助陽。
本方以虫草為主,助腎陽,益精血;以老鴨為輔,滋陰補虛。方中一偏於補陽,一偏於補陰,兩者合用,共成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之威權藥膳。
注︰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番茄砂糖藕︰
[配料] 番茄2個、藕1節、沙糖適量。
[作法]
番茄去皮,開水煮藕(3至5分鐘),兩者一並放入盤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 健脾開胃,生精止渴。
立冬之日
,希望這兩菜一粥能給你帶來家庭生活的樂趣,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增強保健意識,並提醒大家對“流感”早作預防,這裡教你一首民間流傳的“神仙粥”歌,易學、易記、易操作。“一把糯米煮成湯,七個蔥頭七片姜,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
立冬功:
正坐,左手按膝,右手上提,挽住左手肘關節部位,往右側拉,稍作停頓,鬆手按膝上。接著,左手上提,挽住右手肘關節部位,往左側拉,稍作停頓,鬆手按膝上,如此反覆做十五次。
接著,兩手上提至胸前向左側推出翻掌上托,隨著兩手推出,頭向右側轉動。稍作停頓,兩手回收,輕按兩膝上。
繼而,兩手提起,向右側推出,頭向左側轉動,稍作停頓後,兩手回收,輕按兩膝上,頭隨之轉正,如此反覆做十五次。
然後,恢復正坐姿勢,靜坐調息三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胸脅積滯,虛勞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嗌乾,面塵脫色,胸滿,嘔逆,食滯,頭痛,耳無聞,頰腫,肝逆面青,目赤腫痛,兩脅下痛引小腹,四肢滿悶,眩冒,目瞳痛。
20.小 雪
11月22日~23日,此時太陽達到黃經240度,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民間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漲,斗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
小雪,望文生義,表示降雪開始的時間和程度。小雪節氣的前後,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這個節氣裡我要著重和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們講講如何在光照少的日子裡學會調養自己。
用中醫病因學的觀點“千般灾難,不越三條”也就是說,致疾病發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種︰即內因(七情過激所傷)、外因(六淫侵襲所傷)、不內外因(房室、金刀、跌撲損傷、中毒)。抑郁症的發生多由內因即七情過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的變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出現七情變化,這種變化是對客觀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屬正常的精神活動,也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情況下並不會致病。只有在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會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使臟腑氣血功能發生紊亂,導致疾病的發生,正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說明,人的精神狀態反映和體現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動,而精神心理活動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也可以說是產生精神疾病的關鍵。因此,中醫認為精神活動與抑郁症的關系十分密切,把抑郁症的病因歸結為七情所致不無道理,那么調神養生對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就顯得格外重要。《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古人從內外兩個方面說明,對外,要順應自然界變化和避免邪氣的侵襲;對內,要謹守虛無,心神寧靜。即思想清淨,暢達情志,使精氣神內守而不失散,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也是“靜者壽,躁者夭”的最好說明。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季節變化對抑郁症患者有直接影響,因為與抑郁症相關的神經遞質中,腦內5-羥色胺系統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春夏季,5-羥色胺系統功能最強,秋冬季節最弱,當日照時間減少,引起了抑郁症患者腦內5-羥色胺的缺少,隨之出現失眠、煩躁、悲觀、厭世等一系列症狀。
綜觀中西醫學的觀點,為避免冬季給抑郁症朋友帶來的不利因素,我建議大家變被動為主動,不妨用管子的愉悅調神法“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節喜製怒,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以保持腦內5-羥色胺的穩定,多聽音樂讓那美妙的旋律為你增添生活中的樂趣。清代醫學家吳尚說過︰“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除此之外的飲食調養也不容忽視,醫學大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說︰“食能祛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
在眾多的食物中,此季節最適宜的飲食有︰
水果︰首選香蕉(香蕉含有能幫助人腦產生5──羥色胺的物質);
飲品︰荸薺豆漿飲(荸薺5個絞汁,兌入250克豆漿內煮熟,加入白糖適量);
菜肴︰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水發香菇50克,二者加調味品同炒);
玫瑰烤羊心
[配料]
羊心1個,藏紅花6克,鮮玫瑰花50克或無糖玫瑰醬15克,食鹽適量。
[做法]
羊心切片備用。鮮玫瑰花搗爛取汁,放入小沙鍋內,加清水適量、藏紅花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繼續煮15分鐘濃縮取汁備用。羊心串成串,醮上玫瑰、紅花汁,在火上反覆翻烤至羊心熟透即可食用。
[功效]
本品對心血不足,驚悸不寧,郁悶不舒者有補心解郁之功效。
注意︰ 這款菜孕婦不宜食用。
芝麻兔︰
兔子洗淨開水煮沸5分鐘撈出,黑芝麻炒香待用,鍋內放入清水燒開后,把姜、蔥、花椒、鹽投入,再將兔子放入同煮至六成熟撈出,汁不用,鍋內重新倒入鹵汁燒沸,下入兔子鹵熟撈出切塊放入盤中,加上味精、香油,撒上黑芝麻既可食用。
以上幾款不但適宜抑郁症的朋友,對病后體弱,陰虛便秘,肺熱咳嗽同樣適用。
小雪功︰
正坐,雙手按膝,右手上提,挽住左手肘關節。左手下按,肘部向左側用力,右手盡力向右側拉。稍作停頓,松手右手回原位。
接著,左手上提,挽住右手肘關節。
右手下壓,肘部向右側用力,左手盡力向左側拉,稍作停頓,松手,左手回原位。左右手互換,做十五次。
接著,保持正坐姿勢,靜坐調息三至五分鐘。
保健功能︰
脫肘,風濕熱毒,婦人小腹腫,丈夫痍疝狐疝,遺溺,閉癃,睪腫,睪疝,足逆,寒骨行,善螈,節時腫,轉筋,陰縮,兩筋攣,洞泄,血在脅下喘,善恐,胸中喘,急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