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养生禅一八段锦
养生禅一八段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204
  • 关注人气:73,6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林伤科之诊断

(2009-08-06 00:40:31)
标签:

伤科

征象

脏腑

眼诊

大穴

少林

杂谈

分类:

“四望”诊内伤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验症吉凶》较详细介绍四望诊伤方法,即望眼、甲(爪)、脚底、阳物。四望中,以望眼、甲(爪)较有临床意义。望眼诊伤法最早文献见于《跌损妙方》,是伤科诊科一创新,其后在少林伤科和民间武术伤科应用。现代微循环学说的发展,已证明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伤科内伤诊治法》去粗存精,提出“报伤点”(在被检者无眼部自觉症状的情况下,伤后眼结合膜与巩膜之间出现青紫色,红色小血管突起,并在其管末端有黑褐色的圆形淤血点,即为报伤点)诊伤法。望眼诊伤法是以中医五脏与眼的关系为理论依据,以眼科五轮八廓为指导。临床还可以通过观察报伤点的变化来判定治疗的效果。望甲(爪)诊伤法其是以中医脏腑学说中肝与爪的关系和损伤恶血必归于肝的从肝论论治理论为依据。其方法与现代“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测定相似,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例如:正常指甲是红润含蓄,坚韧而呈弧形,指甲光泽明亮,气血充足,运行流畅,压其端部放开后血色立即恢复。若按压指甲变白,放时血色恢复缓慢,多为血淤或气滞,不复红者多是血亏。

“四辨”知生死
    少林伤科认为伤科者第一要务,即辨伤之生死(《少林绝技秘本珍本汇编》)。认为凡看跌打者,先看相穴后看症,生死之法辨明仔细,庶不致有误也《洪氏跌打秘方》。因此必须通过望诊、脉诊,寻求特异的征兆来断生死(吉凶)。少林伤科长期以来中医辨气血、经络、脏腑、阴阳为基础,以辨穴道、辨脉象、辨特异征象、辨脏腑绝证为方法。
辨穴道
    少林伤科认为人体周身有108穴《江氏伤科方书》(1840),小72处,大穴36处,此皆为推理数字,依据佛家“六”为常数,108穴的实际应用价值尚有待探,36穴一方面受《检骨图格》影响,一方面受“天五地六”的影响,其中有宣染神秘与牵强附会之处。其中论打中小穴,伤重亦无妨,打中大穴,虽轻难治亦死。因此,跌打损伤,“验伤何穴,其毒或轻或重,或深或浅,详细察明,治疗方可无误。又认为12血头穴、36大穴、26要害穴都是禁打点的,如果被点伤即凶。根据现代解剖学,36个大穴主要分布在头和胸腹部,一旦受伤,就有可能不同程度的颅脑。胸腹脏器的损伤,严重者往往威胁着患者生命。
辨特异征象
    少林伤科认为无论内外伤,其伤重不救,除立即气绝者外,必有特异的征象现于外,须仔细体察,必须寻得其征象而断其生死。特殊征象:眼白、直视、斜视、瞳仁散大者为死征;甲(爪)色死白者,甚至黑色者必死无疑;人中上吊,嘴唇翻无治;耳与鼻上皆发现赤色者不治;阳物缩者死;出血不止,先赤而后黑者死。
辨生死脉象
    少林伤科认为脉是气之余,气衰者,脉必濡弱,气绝脉必先绝。重视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来辨伤势轻重和预后凶吉。此来自于滑寿之六脉提纲归类法,提示少林伤科植根于广袤的中医学中。长期脉诊经验认为六脉无甚异征,其伤必不甚重;若脉绝者,必死无疑;破伤失血过多,脉沉细者,却有生望,脉浮洪数大实促,乃是死征,解索,雀啄、屋漏、鱼翔、弹石、虾鳃游等奇脉,皆死脉。
辨脏腑绝症
    人体五脏六腑藏于身内,少林伤科根据脏腑与四海、五余、各窍的关系,由外审察而辨脏腑损伤的轻重,命的生死。认为凡跌打损伤,春伤肝,夏伤心,秋伤肺,冬伤肾,皆凶。其经验有五窍五绝征和五色六死决。五窍五绝征是以脏象学说的理论,以五窍与五脏的关系为依据。由五窍特殊征象识五脏伤的绝症:舌尖黑色,且多芒刺,是心绝之象;双眼直视,鱼目是肝绝之象;‘鼻孔翻翘、无液,黑色,是肺绝之象;嘴唇翻,色黑如墨,是脾绝之象;两耳色晦,耳廓现黑色,是肾绝之象。由五色辨六死诀:肝胆伤、面呈青,死;脾胃伤,面且黄,死;胸肺伤,面呈白,死;肾伤,面呈黑,死;胸心伤,面呈红,死。少林伤科十不治法在今天看来很多是可治的,现仅列出以供同道察鉴:跌仆损伤有入肺者,人未即死,二七难治;左腋不伤透至内者,可治,肠断不治。肩内耳后伤透者则不治。伤破阴不治。症候紧多者不治。小肠下伤内者不治。脉下实重者不治。以上皆具不服药。
    少林伤科诊脉查色等诊断方法,是祖国医学诊断学内容之一,提示诊断损伤必须脉症合参全面诊查,不可就伤论伤,只知局部不知全体,是祖国医学整体观念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论治特点
    少林伤科认为跌打损伤,种类有内伤、外伤;骨折骨碎、脱臼、筋脉伤;弹箭镞创伤等。根据伤情辨证论治,宜手法、固定、药物,或兼施,不可拘泥,长期临床形成以正骨、点穴、固定、药物、功能锻炼、防护等独特风格的伤科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