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

(2009-06-24 14:42:58)
标签:

建筑评论

文化

分类: 建筑规划(平面媒体用稿)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引用请注明《室内Interior》2008.06)——自拍的照片,更多图片在相册里面,呵呵。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

建筑设计:UN Studio

结构设计:Werner Sobek Ingenieure GMBH

灯光设计:BrandiUlrike

展览设计:hg Merz Museumsgestalter

 

120年!梅塞德斯-奔驰的发展历程几乎等同于一部汽车发展史。建于1961年的戴姆勒-奔驰博物馆虽然以每年接待50万的游客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企业博物馆之一,但规模较小,它的馆藏与展示能力一直难以完全展示戴姆勒-奔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藏品。建立新的企业博物馆自然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自1999年开始,戴姆勒克莱斯勒遗产中心(DaimlerChrysler Heritage)与hg Merz事务所共同进行了前期研究,确定了新博物馆选址,完成了博物馆概念与空间策划。2002年来自荷兰的建筑师事务所UN Studio以其出类拔萃的方案在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国际设计竞图中拔得头筹。博物馆最终按照该方案于2006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建成,耗资1.5亿欧元,建筑面积25000平米,展出包括160辆汽车在内1500件展品。

1.1    城市新地标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位于斯图加特市的温特图尔克海姆(Untertürkheim)的工业区内,毗邻梅塞德斯-奔驰品牌的历史发源地和重要的入城国道B14。斯图加特是一个森林遍布的丘陵城市,市内建筑多以多层为主。突出的城市地标性建筑较少,并且分布多在中心城区和部分山脊地带。合理的选址、47.5米的高度和特殊的建筑造型,使得人们无论是从丘陵还是从国道上都可以轻易的辨识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一方面博物馆构成了从B14进入斯图加特的“城市门户”,界定了城市边界,强化了市域概念;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地标建筑布局,增强了城市的可识别性(图D01-博物馆总平面图;图01-B14路南看博物馆全景)。

博物馆两面临路,基地周边是宽阔运动场地,B14路南为大量工业建筑。如何在环境中突出表现建筑?如何在保持建筑和道路视觉联系的同时,找到基地内部环境与周边开阔运动场地的不同空间特质?这是处理建筑与城市相互关系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UN Studio为此把博物馆入口抬高了一层,建筑通过逐渐升高的缓坡与周边环境相连。抬高的入口和缓坡使得建筑主体兀立于周边环境之上,卓尔不群。渐变的地势与顺势而为的景观设计也使得基地环境充满动感与张力,空间形态上也不同于周边场地塑造出一种特殊的场所感。

1.2     建筑设计

进入博物馆主入口后,直接面对的就是8层通高的中庭,电梯在其中来往穿梭,把游客直接送到最高层(图02-壮观的中庭)。从那里游客再盘旋而下的参观整个博物馆。设计师没有浪费掉任何一个展示奔驰企业历史的机会:当游客乘坐电梯扶摇直上的时候可以眼观对面墙上伴随的投影历史短片,耳听电梯内的解说和特别音效——胶囊般的外形和恍惚间穿梭时空的意象为电梯搏得了“时空胶囊”的别号(图03—穿梭的时空胶囊与历史短片投影)。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

狭小的基地和高强度的布展内容要求,使得博物馆空间结构只能垂直扩展。三叶草形的建筑平面以三角形中庭为轴心旋转上升,形成了9层高矮不一、相互盘绕的双螺旋展览空间。两条螺旋参观流线分别根据自己的主题特色冠以 “神话梅塞德斯“ (“Mythos Mercedes”)和“企业收藏”(“collection”)的名称。“神话梅塞德斯“一线展览空间通高两层,各层之间利用平缓的坡道相互连接。各个展厅面向中庭开敞,按时间顺序展示了梅塞德斯-奔驰企业发展史中的精彩篇章(图04-如同定格的历史镜头:面向中庭开敞的展厅)。以“收藏”为题的展览空间相对较矮,只有一层高度,通过长长的弧线阶梯层层相通(图05-阳光满溢的弧形台阶)游客可以连续按主题欣赏梅塞德斯-奔驰的企业收藏。与“神话梅塞德斯“不同,“企业收藏”的展览空间都通过全景落地窗在视觉上与外部环境有着充分的交流。两条参观流线在每层也有横向联系,游客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灵活安排参观活动(图D09- 双螺旋的参观流线)。

结束这两条流线的参观后,游客可以通过中庭所在的入口层到达平台下的地面层。地面层通过“魅力科技”(“Faszination Technologie ”)展厅展示了梅塞德斯的最新科技,并且把博物馆和邻近的奔驰汽车销售中心连接了起来(图06-错落有致的布展方式:“魅力科技”)。

建筑材料选取与建筑色彩确定的核心原则是要更好的体现设计意图。雕塑性体量、空间动感与连续性是UN Studio设计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无疑可以很好的表现这些特点。因而,现浇混凝土成为了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材料。在建筑内外表面的处理上,UN Studio也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建筑内部保持简洁朴素的清水混凝土效果,在强化各个界面与空间不断延续效果的同时,也让游客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空间与展品上来。建筑外立面则使用了玻璃与铝材(图07-建筑外观)。同样为了强调连续性与整体性,选用了6x1.7米大尺寸铝板和细密的拼接构造。此外,铝板上压制的突起也根据位置的不同而变化:位于转角部位的突起最高最密,越往立面中部平缓地带,突起越小越稀疏。达到了整体统一的前提下,富有细部变化的立面效果(图08-充满质感拐角部位立面细部)。博物馆在玻璃的使用上也有独到之处。外立面玻璃除了在材质上的隔热与防紫外线,还根据每块玻璃所处方位日照强度的不同,压印上了密度不同的点阵,以调节展厅入射光线强度。所有玻璃部分压印的点阵都是连续过度,形成了水平延续的整体。

1.3    结构与技术

博物馆内部各楼层展览空间跨度都达到了30米,由于展品的特殊性,展厅的承重必须按并排的5辆并排的载重车考虑——计算荷载可以和6车道的高架公路相提并论。这些荷载依靠三个靠近中庭的交通核心筒、扭片状的楼板、坡道、外围支柱及墙体共同构成的整体共同承担。此外,所有的技术设备和垂直交通核心都集中在靠近中庭的三个筒状构造内部,其他630000米各类强弱电和100公里长空调管线都被安置在扭片楼板的夹层或浇筑在混凝土内部。这使得除了12000盏照明灯具和空调出风口外,在建筑内外表面看不到任何技术设备的痕迹,建筑空间干净利落。

复杂的空间结构也给消防带来了特殊困难。所有的空间相互贯通,而且和高敞的中庭联通,在火灾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有毒烟雾扩散。除了完善喷淋设施外,技术人员尝试利用自然界龙卷风的原理来解决问题:利用中庭顶部的抽风机和一系列按流体力学原理安置在中庭周边墙内的空气射流喷嘴,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产生“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龙卷风”,排除馆内各层有毒烟雾,保证人员安全。

1.4    展览设计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的布展概念在博物馆项目进行之初就得以确立。作为博物馆项目前期研究和建筑设计竞图预设条件,HG Merz 配合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共同拟定了博物馆总体构思和展览脚本。相对于传统单一流线的展览空间,奔驰博物馆在一开始就根据需要确定了双流线的布展构思——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神话梅塞德斯“和“企业收藏”两条展览流线。

梅塞德斯-奔驰博物馆

前者作为展览的主线按历史阶段划分布置了7M1-M7)个展厅,着重展示梅塞德斯-奔驰拥有的120年从发明汽车到全球扩张的傲人历史。因而,这一系列的展厅布置的重点在于营造感染游客的历史氛围。7个展厅对外封闭,全部只面向中庭开敞,营造了一系列相对外界独立的体验空间,较暗的自然采光和戏剧化的人工照明结合也便于营造气氛。除此之外,每个展厅涵括有四个设计元素来主导表现历史主题:

图解编年史:在连接每层展厅的坡道外墙上陈列27幅历史图片。这些图片伴随着游客进入展厅,内容都是与所属展厅历史阶段相应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这种方式让游客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逐步融入到“神话梅塞德斯“的历史氛围中去。此外,悬挂图片外墙也成为了有力的表现手段。每个展厅的墙体都使用代表相应历史阶段特色的表面材料。例如:在M1个展厅使用铜质瓦楞板表现19世纪末机械时代的特征(图09-M1展厅-铜质瓦楞板墙面材料加大理石基座让人嗅到一丝19世纪的气味);M5号展厅主要展现当时梅塞德斯-奔驰70年代在安全性和生态方面的成就,墙体就相应的使用了安全气囊的材料(图10-干净利索的展台造型和使用安全气囊材料覆盖的墙面突出了70年代的风格)。

交通核心墙体:与坡道入口相对的就是交通核心筒,墙体上用文字和投影介绍了展示内容的历史背景和公司相应的历史成就。

情景展台:展厅的中部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创造梅塞德斯神话的汽车实物展品。在被突出渲染的汽车展品下面是一个个别具匠心的展台:展台的形式都采用对应年代的流行风格,例如:M4号展厅就利用流线型的展台来体现五十年代的风韵;M7展厅干净利索的折线让人回想起70年代气质。同样的原理也用到了展台材料的选取上:M1展厅内第一辆梅塞德斯的基座是用的大块大理石;M2展厅里金属材料展台则勾起了人们一丝对30年代的遐想(图11-金属材质的展台)。

互动演示台:一个长11米的单元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物集中展示梅塞德斯最重要的技术发明。如:空寂压缩装置、安全气囊等等。演示台的端头还集成了一个拥有大屏幕显示器和座位的“迷你影院”,利用电影短片介绍历史与技术创新(图121314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物展品的互动演示台)。

 “企业收藏”展览流线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同主题的汽车藏品来补充“神话梅塞德斯“的不足。C1-C5五个展厅体现了梅塞德斯-奔驰汽车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运用。与“神话梅塞德斯“强调神秘历史氛围的布展方式不同,这里是要创造一个“中性”的展览空间。所有展厅都通过全景落地窗引入漫射的自然光。墙面和顶面除了内嵌的灯光顶棚外都保持清水混凝土的质感,地面也选用了和混凝土一致的色调。展示空间如同一件纯净的单色雕塑,让人体味到的只有阳光、空间和展品(图15-展厅阶梯:纯净的建筑空间,图16-阳光满溢的展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