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博客社交
(2020-09-17 15:44:36)
标签:
博客礼仪博友交流 |
分类: 随笔 |
漫谈博客社交
中华乃礼仪之邦,待人接物皆有礼节。当然,各地风俗有差异,也许有某些小区别,然而,大礼仪是不变的,就是长幼有别,平辈随意。如父辈直呼子女名字,反之子女必须对长辈尊称“父亲”“爹”等;至于兄弟姐妹,各个家庭习惯不同,有互叫名字,也有称哥哥姐姐的。某些西方人,对爷爷都可直呼其名,在我国是不行的,甚至可能被人指责“大逆不道”。
我的中学阶段的在国外度过的,在华文学校,同班同学互称名字不带姓表示亲切、熟悉,如果加上姓就显得生分。回国上大学以后,同班的归侨同学和广东省内来的同学,也习惯同学之间只互称名字不带姓,而在吵架的时候却连名带姓直呼对方,以示愤怒。而外省来的同学却主张称呼同学要连名带姓才算尊重,只叫名字不带姓有点别扭,这就是小差别吧。不过,时间长了,外省同学也习惯了广东同学和归侨同学的习惯。当然,在党团内还是带姓称XXX同志,表示庄重。
当今同事朋友之间交往是比较随意的,见面时,或彼此直呼其名或称老李老张老X等。博友文字交流时,如严肃点通常以XX老友(同学、同志)称呼对方,这是平常不过的事。但是,前个时期,我就碰到一件咄咄怪事。在博文留言回复中,由于系统硬性规定,同样的回复不得相同,所以在回复博友的留言时,为了不重复,我有时候就会加上来访者的名字如:“多谢XX好友(老友)光临赏读!”这样就不会被系统拒发。其中一位来访者竟大发雷霆,说这是他的真名字,我这样直呼其名“不礼貌”云云。我就纳闷了,论年纪,我还比他大几岁,我,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头,对七十岁的博友,就算直呼其名 也没什么不妥,何况我还客气地称他“XX老友”,竟然就“不礼貌?”,他声称,谁都不允许直呼他的名字!我不禁想起,封建时代谁敢直呼的皇帝的名字就是“大不敬”,是要杀头的!难道这位博友是如此威严高贵?不准别人直呼其名?虽然杀不了我的头,但是却可以斥责我“不礼貌”。
我不得不研究这位“大人物”的来历,此人好像是退休记者,发博文很积极,在当地有些名声。虽然年届古稀,但是小气得很,锱铢必较。他曾在博文中点名指责某博友只在他的博文回帖中口头点赞,却没有点击“喜欢”,是为“虚伪”,声明已经把对方拉黑;他在与其他博友交流时,毫不客气地要求人家看了他的博文以后,要点击“喜欢”;他来访时总要强调自己是“专程来访”的,表示他自己对博友是如何真诚,这样斤斤计较的博友我觉得还是避之则吉,我于是取消了对他的关注。谁知第二天他又质问我,为什么要取消对他的关注?我只好如实相告:只有古代皇帝才不允许别人直呼名字,像他这样高贵的人,我高攀不起。从此再无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