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故事:《秀才抓蟛蜞》

(根据民间传说改编)
蟛蜞是一种足节动物,与螃蟹同类,足和大钳都相似,只是壳有所区别。螃蟹壳呈椭圆形,两头尖,而蟛蜞壳像火材盒,呈四方形。蟛蜞体型没有螃蟹大,一般生长在泥质河滩,喜欢挖洞栖息。因为它的肉远没有螃蟹结实,不太适宜烹煮。所以,福建和潮汕人喜欢把蟛蜞捣粹或整体泡在盐水里腌制成蟛蜞酱,用来餸粥。
话说中国古时候,在农村,秀才可是“稀罕物”。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处处高人一等。在某农村,有个年轻的秀才,自持自己有点学问,经常在青年人中卖弄显摆。每当几个年轻人凑在一起,他就天南地北夸夸其谈,摆出一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架势。几个年轻人看不惯他那盛气凌人的样子,就想整蛊他一番。
某一天晚饭后,青年们聚集在一块,当秀才忘乎所以地吹嘘时,有个年轻人插嘴说:“你秀才那么厉害,有本事去河滩抓几只蟛蜞来给我们看看。”这秀才虽说是读书人,但毕竟在农村长大,抓几只蟛蜞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秀才满不在乎的说:“不就是几只蟛蜞吗,这有何难,现在天黑看不见,明天抓一大堆来给你们看看。”几个小青年说:“咱们打赌!”秀才说:“赌就赌!”于是他们打赌:第二天天亮后,如果秀才能抓到蟛蜞就赢十文钱,反之则赔十文钱。分开后,几个小青年就悄悄地弄了几个告示牌,上面写着“此处禁止抓蟛蜞,违者罚钱三十文!”并把牌子分别插到有蟛蜞栖息的河滩。
第二天,秀才早早来到河边,只见凡有蟛蜞出没的河滩都插着“此处禁止抓蟛蜞,违者罚钱三十文!”的牌子。秀才想,抓了蟛蜞被罚三十文,回去赢回十文钱,还亏二十文,老亏了。不如回去认罚十文钱算了,还省得弄脏双脚。回到聚集处,青年们佯装不知,问秀才:“抓来蟛蜞了吧?我们把十文钱都准备好了。”秀才哭丧着脸说:“算我倒霉,今天到处都禁止抓蟛蜞,赔你们十文钱就是了。”青年们哈哈大笑:“我们不要你的钱,你秀才也不容易。我们只是和你开个玩笑。”从此,“识字者抓不到蟛蜞。”成了当地百姓的口头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