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电话到手机,时代在飞跃

(2015-10-30 20:54:44)
标签:

it

手机

电话

时代进步

分类: 随笔

从电话到手机,时代在飞跃

说起电话,现在可能连几岁小童都知道,甚至不乏能玩手机者。我深深地体会到,电讯事业的发展最能体现时代的进步。想当年孩提时,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电话这玩意。小时候在印尼坤甸,只在电影镜头看到剧中人打电话的情节,真正的电话实物没见过。后来姐姐说,她去一个有钱人的同学家中看到电话,简直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她绘声绘色地给我讲电话怎么打,说是摇一摇把子,用印尼话说:请接xxx号,对方接了电话,就可以通话。那应该是原始的摇把子电话,但是那时候我和姐姐都觉得很新奇。读中学时,好像见到学校办公有部电话,但是我从来没有机会摸摸它。直到1961年我20岁回国时,途径雅加达,在归侨接待中转站接一个电话,拿起话筒端详了一阵子,才弄清哪头是话筒,哪头是耳机,还比不上现在几岁的小孩,真是老土得很呐!

我回国后,上世纪60年代在广州市读大学时,系的办公室等公用地方有直拨电话,我们学生宿舍每层楼配一部摇把子电话,打电话要靠学校总机转接。那时候广州市内居民基本上用不起电话,所以许多街区都有电话传呼站,你想打电话给某居民,只能打到传呼站,由传呼站工作人员去通知受话人来接电话。同样,你要打电话出去也要到传呼站,当然,这是有偿服务。七十年代,我在一个小县城工作,也是只有机关单位能装摇把子电话机,,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机关干部,没有哪个人能用得起电话。那时候大学毕业生转正后的工资是54.5元,县里只有少数南下老干部有七八十至一百零几元的月工资;而装电话,光月租费就要18元,初装费也要几十元。试想,有谁能用得起电话呢?到1984年,我有幸当上了县级领导,因工作需要,家里可以配公费电话,用的还是摇把子电话。两年后,县里才开始装上直拨电话(模拟式)。此后,国家的电讯事业开始迅猛发展,到1988年以后就换装程控电话。1989年,我因公到香港,看到有些港胞用砖头一样的“大哥大”无线电话,还觉得新奇,时隔两三年后,县里也开始出现“大哥大”了。不过那时的“大哥大”光报装费就要两万元,一般人用不起。在这期间也出现过“BB机”,有“BB机”的人,听到“哔哔”声,就知道有人找他,就按“BB机”显示的电话号码复电,这可以说是电话普及之前的一种过渡方式,当时还很时髦。到2000年以后,随着私人电话的逐渐普及,“BB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手机的发展特别快,固定电话还没有来得及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手机已经捷足先登了,因为手机的资费降得比较快,用起来方便。90年代初的“大哥大”报装费两万多元,通话费贵得惊人,就算是机关单位,也只有少数富裕单位用得起。因为是模拟讯号,还存在容易被人盗号盗打的漏洞。到了新旧世纪之交,大哥大被淘汰了,手机实现了小型化,防盗打的功能也较强。虽然资费比“大哥大”有大幅的下降,但是拥有手机的人还是不多。在人们的眼中,有手机者非富则贵。有的人上公交车带着手机,被一些乘客冷言冷语嘲讽:“有钱人不坐出租车,却来与我们穷人挤公交,凑热闹!”

由于手机资费的逐步降低,加上老百姓收入提高,不过是十几年光阴全国人民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如果按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如今平均每百人拥有手机188部,几乎人平两部手机。我为什么说“几乎人手一部”呢?就是考虑到有的人可能一人有几部手机而有的人却一部都没有。现在虽然有不少普通民工和穷人也有手机(手机档次低而已),而绝对贫困户一般来说是不可能有手机的,那就不是人人都有,而有的人可能拥有几部手机,家庭条件好的,连小孩子都有手机,所以实际情况与百人平均数并不矛盾。

说到手机的技术含量更是迅猛发展。最初的手机功能只限于打电话和发短信,但是已经比固话多了一个功能。就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普通通讯用的手机变成了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不单是通话用的,而且还是一部能上网的小电脑,又是数码照相机、录音机、播放机,还可以视频通话、GPS定位……。我国的手机通讯事业和手机制造,从无到有,从低端到高端,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几年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已经实现3G通讯技术,而我国才开始发展3G。但是,两三年后,我们却迎来了4G时代。三年前,我才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心想,要买就买个好的,于是花了两三千元买了个韩国三星牌3G手机,还以为可以用好多年不落伍,谁知现在电讯部门已经用了4G功能,我的驻地可能因为某种原因,23G讯号很差,经常处于0讯号状态,打电话要到处移动寻找讯号强的位置,成了名符其实的“移动电话”。最近到电讯营业部逛逛,看看有没有经济型4G手机。经业务员介绍,一部国产4G手机,售价不足900元(高级的每部要3000元以上)。于是买了一部回来,试用以后才知道,它的质量竟然优于原来那部两三千元的韩国三星机,不仅通讯质量好,照相也很清晰(500万像素),上网质量高,速度快。科学进步一日千里,中国制造也不落人后。通过这件事,我再也不迷信东西越贵越好的逻辑,不迷信什么《苹果》《三星》,我相信实用。三五千块钱的《苹果》《三星》是这样用,九百来块钱的国产手机也是这样用,普通人家都用得起,何必去追求时髦进口货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