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桶尿四毛钱

(2015-10-20 15:40:18)
标签:

吃喝拉撒

有机肥料

生态文明

分类: 回忆录

一桶尿四毛钱

一桶尿四毛钱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从军垦农场正式分配到一个小县城工作,最初单位是县医院。在当时,医院的员工宿舍在县城里算是比较高档次的了。员工宿舍都是砖瓦平房,有家室的人员大部分都有分厅室的房子住,只是一侓没有厕所洗手间。全医院近百个员工只有一个公共厕所,而且还是与病人混用的。这这种情况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痰盂和尿缸,痰盂是应急或小便用的,而尿缸当然是用来储尿的。把尿储起来倒不是因为自己想种菜,积点肥,而是尿还可以卖钱。县城附近的菜农,几乎天天都有人挑着空尿桶到医院宿舍区收购尿液,最初是一桶两毛钱,后来升到四、五毛钱。你也别小看那四毛钱,那时候可以买十斤萝卜。萝卜盛产时期,每斤萝卜才四分钱,要知道那时候医生和护士的月工资是36.5元到61.5,个别职工工资低的,只有26元。家庭人口多的,每月可以卖四五桶尿,对家庭还略有帮补呢。

现在提起这个问题,可能有人觉得近乎无聊。其实,这里有生态文明建设的道理在里面。上世纪七十年代,化肥紧缺而价高,听说在某大型氮肥厂,运化肥的汽车常常排长龙,连看门的大爷都成了人们巴结的对象,因为你进厂去运化肥,巴结好这位大爷,进出可方便多了。那时候,农村土地都是集体所有制,由生产队统一组织生产劳动,每户农村家庭都有一点自留地,用于种菜和其他农副产品,所以他们就会去城镇收购尿液做肥料。而农村的集体生产,也只能购买少量化肥,大田作物的肥料主要用的都是人畜粪便或者种植绿肥。用现在的说法,农产品都是有机的,无公害可说不上,因为那时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农药。由于少用化肥,所以农村的耕地不管是集体的还是私人自留地,都保养得比较好。现在的农作物由于广泛使用化肥,虽然农产品产量高了,但是,吃起来口感没有以前那么好。所以,现代人都青睐有机大米、有机蔬菜,觉得很稀罕;一切“有机”的作物,都时髦起来啦。然而,在几十年前,这些都是平常事。这一对比,你就会觉得,人畜粪便看起来脏,闻起来臭,用起来却是宝。当然,它的缺点就是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容易感染蛔虫卵。因此城乡广泛推广“三级化粪池”,粪便经过两级发酵,流到第三级池,就是成熟的优质肥水,基本上没有寄生虫卵了,大受农民的欢迎。在那个年代,就广州市来说,郊区的农民每天晚上都抢着进城拉粪水。当时我在某县医院是管后勤的,县城郊一个生产队把医院的公共厕所包下来,每年缴给医院100200元,还要每天派人到医院打扫厕所的卫生。有一年,因为厕所卫生搞不好,我想把厕所包给另外一个生产队,两个生产队差点为了争厕所的承包权而打起来,可见当时农民对粪肥的重视。

时过境迁,现在人们收入提高了,再也不稀罕卖一桶尿的那几毛钱;而且职工的住宿条件也大大改善了,家家户户都有洗手间,谁也不会专门把尿液储起来;再说菜农也不来收购尿液了。以前农民抢着进城收购粪肥,现在送上门都不要,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的管理者,都为处理城市居民的排泄物而伤脑筋。而农村的耕地长期施用化肥,土地也容易退化板结,不利于再生产。吃喝拉撒,民之大事也。城市每天产生大量的粪便,加上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科学处理,既要将之变成农民能够接受的、方便使用、喜欢使用的有机肥料,又要不污染环境,这个问题正在考验着各级领导的智慧。当然,这也必须有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我见过有些科学工作者在城市里投放试验性的公共厕所,试验用微生物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粪消化掉,这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发展方向。

哈哈,现在老头子我又复旧啦!虽然家有洗手间,但是我又把尿液另外储存起来,不过不是为了卖四毛钱,也没有人买,而是为了“制造有机肥”,把花草种得更漂亮,也种少许有机蔬菜吃吃,真是老皇历赶上新时髦!

一桶尿四毛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