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中国的骄傲
几年前,当武广高铁通车以后,我参加了一次高铁长江三峡游,四五个小时从广州乘高铁到武汉,感觉还不错。(要是以前乘特快列车去武汉,大底要一整天。)但是,那个时候的高铁最高速度也就是每小时200公里多一点。这次到厦门,算是高铁和动车都体验了。就我自己的感觉,现在的动车与几年前的高铁基本上一样,而高铁速度更高了,稳定性更好了。出发时,从广州到深圳,从深圳到龙岩,坐的是动车(车次D字头的为动车,G字头的为高铁),回程从厦门到深圳坐的是动车,从深圳到广州才真正坐上名符其实的高铁,感觉就是一个爽字!乘坐高铁,当显示器标明时速305-507公里时,车内还是那么的平稳,水杯内的水才显示出一点涟漪,旅客在车厢内走动自如,没有任何摇晃个感觉。从深圳北到东莞用时15分钟,从东莞到广州南站也是用时15分钟(包括启动--加速--减速--停站时间在内),半个钟头之内,列车已经在广州南站稳稳停靠,比去时提前了5分钟,别看只有短短的5分钟,它可是150公里以下的短途距离啊,如果是上千公里的距离,节省的时间也就可观了。现在国内的轨道交通方兴未艾,地铁、城轨、动车、高铁都是新兴产业。我有幸能体验乘坐这四种交通工具,就我个人的感觉,最快、最稳的非高铁莫属,其次是动车,速度和稳定性逊于高铁,第三是城轨和地铁,我曾经从珠海乘城轨回广州,觉得城轨的稳定性和速度比不上动车,车速可能比地铁稍快,稳定性与地铁差不多。
高铁,在中国是新生事物,也是后起之秀。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高铁技术,经过吸收创新,在短短几年之内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发达国家抛在后头,这就免不了遭人嫉妒。前几年,上海到杭州的动车(不是高铁)出了追尾事故,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于是出现了几乎是世界性和全国声讨中国高铁的离奇现象,大有不把高铁搞垮誓不罢休之势。就国内舆论而言,不管是当年发展高速公路,还是以后发展高铁,都有人出来反对,说什么高速公路占地多,不符合国情,高铁票价贵,普通人坐不起等等。如今出了事故,反对者当然有话说了,不能排除有外国竞争者也在背后推波助澜,才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发展高铁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事故,但是反应远远没有像中国这次动车事故那么强烈,而且,本来出事的是动车,人们的矛头却是直指高铁,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据说,这次事故以后,高铁名声大损,中国因此失去了几千亿美元的高铁生意。当然,出了事故,给人们的印象总是不好的,也会影响高铁的出口生意,这也是常理。但是,出了事故后,一时间,高铁简直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就有点反常了。
铁道部门的广大员工、科技人员是好样的,他们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用实际行动把中国高铁的名声恢复过来。现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又来和中国洽谈高铁合作项目了。事实说明,高铁的出现,大大改善、缓和了中国铁路运输的紧张局面。今年春运的形势很能说明问题,春运期间,各种交通工具(水、陆、空)总共要完成36亿人次的运输任务,这可是相当于全球一半人口的大迁徙啊!其中铁路部门要包办几亿人次,高铁、动车、普通列车齐上阵。虽说一票难求的状况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每天总有几千张退票。这种情况说明,如果不是人为紧张抢票,“一票难求”的情况应该能大大缓解。实事求是地说,要完全解决“一票难求”的情况是不现实的,以前铁道部声称要多少年解决“一票难求”的情况是不切实际的,而如今记者穷追猛打追问铁路部门何时能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苛求!试问,如果在春运几亿人口大迁徙的形势下,人人都能轻轻松松随时买到票,那么相对于平日(起码有十个月的时间,必然有大量运力置闲。这些多出的大量运力要放到哪里去?由此而产生的大量亏损怎么解决?人们在埋怨的同时,不妨想想“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句民间俗语,也许就会多些理解,少些埋怨。
中国高铁已经发展起来了,当初人们担心票价太高没人问津。今年春运高铁也要满员加班,很能说明问题。今年春运可以说高铁、动车、普通列车各司其职,圆满完成了春运任务。今年全国人代会,有关人士说,不是高铁票价高,而是国人工资低,中国的高铁票价比发达国家的票价低得多。这话说对了一半,工资比发达国家低,不等于坐不起高铁。想当年,我国一般的干部职工工资也就是25元到100元之间,大学毕业生转正后工资是55元(五类地区)到65元(十类地区,如广州)。那时候从广州到北京坐快车硬座好像是要八九十元吧,列车还不是照样满座吗?现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一个月工资还不至于买不起一张高铁票吧。何况,很多人都是一年或几年有点积蓄才回一次家乡,就不存在买不起车票的问题。经济条件好的,就选择高铁,经济条件差些的,就选择普通列车,丰俭由人,各得其所。
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的火车头是烧煤的蒸汽机车,最高时速60公里,从广州到北京要跑他个三天三夜,从广州到北京,你穿的白衬衫会自动染黑。而现在乘高铁,车厢明亮整洁,可以做到“朝饮广州茶,暮品北京鸭”,这是多大的变化啊!就车厢来说,当年的绿皮车与现在的和谐号车厢更是不能同日而语,而作为普通列车车厢也比以前有很大的改善。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铁道建设,还专门组建了铁道兵部队,为我国的铁路交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内燃机车再到电动机车;从6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200公里/小时--300公里/小时。铁老大的三级跳记录了中国铁路的成长史。中国高铁让全世界瞩目,中国高铁让国人为之骄傲!
宽敞的高铁候车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