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趣闻--“骗”来的蜂王浆

标签:
养蜂蜜糖、蜂王浆杂谈 |
分类: 科普、生活小常识 |
养蜂趣闻--“骗”来的蜂王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蜂蜜是大家所喜爱的营养品,不但香甜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提起蜂王浆,人们更是羡慕不已,因为它的营养价值比蜂蜜要高许多倍。蜂蜜是养蜂人养蜂而得的产品,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养蜂人怎样把蜜蜂的劳动果实弄到手,恐怕很多人就不会知道得很详细了。我年轻时,曾因患病在广州华侨补校疗养所疗养,却有幸与一个养蜂队相处了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得以了解许多养蜂的细节趣闻,说出了与朋友们分享。
养蜂人要把野蜜蜂“收编”,最初是利用野蜜蜂“分封”的机会把蜂王收进自己设计的蜂箱中,在这个长方体的木制蜂箱早就安排好了一排排便于蜜蜂筑巢产卵的蜡制蜂巢板,其形状如一张长方形纸皮,蜂王一进去就很满意地住进去,工蜂们也就安定下来,在蜡板上开始构筑比药用胶囊略大的正六方形蜂巢。因为蜡片在设计上已经把整片的蜂巢固定好,所以蜜蜂们筑起巢来既方便又整齐,方便养蜂人日后取蜜。“蜜蜂女王”于是在工蜂们筑好的一个个蜂巢中不断地产卵,工蜂们就不断把采回来的花蜜吐进有卵的蜂巢中喂养孵化出来的蜜蜂幼虫。当蜂巢达到蜜蜂们自己的标准以后,工蜂就往蜂巢中灌满蜜糖并用蜂蜡把口封住,等待小工蜂长成后自行破口而出,变成工蜂,投入蜜蜂的劳动大军;如果被喂食花粉的幼虫则成长为雄蜂,成为下任“蜜蜂女王”的后备“男妃子”。另外,每天采回的花蜜多了,即使里面没有蜂幼虫的巢也会被灌满蜂蜜并封存作为蜜蜂的“储备粮”,这是养蜂人取蜜的主要来源。养蜂人取蜜时就用特制的薄而长的切蜜刀把整片的封口切掉,把蜂巢板放入手摇离心机中,把蜂蜜甩入蜂蜜桶中,然后又把空蜂巢板放回原处,“骗”得蜂王再产卵,工蜂再灌蜜。所以,取蜜的过程中也要牺牲部分蜂幼虫。当然,养蜂人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不能取蜜的,他必须让蜂群成长壮大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开始取蜜。养蜂人日常工作就是检查蜂箱里是否有外敌(意大利蜂)入侵,因为意大利蜂比中锋强大壮实,可以肆无忌惮的进入蜂箱强抢蜂蜜,此外还要防止病虫害。等待蜂群壮大到一定的程度,或收集蜂蜜,或有计划地让蜜蜂“分封”,增加一个蜂箱,产生另一群蜜蜂。
在日常生活中,蜂王的唯一任务就是不断地产卵,工蜂的任务就是筑巢、采集并储存花蜜花粉、喂幼虫兼保卫工作。而雄蜂则无所事事,只等待有新蜂王出生时与蜂王交配,延续后代。蜂王的食物是工蜂们吐出的乳白色的“王浆”,工蜂吃的是花蜜,雄蜂吃的是花粉。工蜂每天要辛勤劳动,吃的是花蜜,寿命只有几个月,而蜂王每天都要不断地产卵,由于吃的是“王浆”,其体格是工蜂的两三倍,寿命则有四五年之久,是工蜂寿命的十几倍。人们因此而得知,王浆的营养价值的确非同凡响。“蜂王浆”也就成了人们孜孜以求的高级营养品了。
养蜂人怎样“骗”得工蜂吐王浆呢?原来他们就是利用蜂群培养新蜂王的本能。一群蜂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们觉得“蜂口”太密了,工蜂就自然而然地构筑“王胎”,就是比一般的蜂巢要大好几倍,然后它们就往里面吐王浆,里面的蜂幼虫吃了王浆,就会长成新的蜂王。如果养蜂人认为分封条件不成熟,他就会把王胎捣毁,把那一小滴王浆放入自己口中吃掉了。想让工蜂吐出较多的王浆,就只好采取欺骗手段了,就是人工制造了十几个王胎,并且把普通蜂巢里的蜂幼虫移入人造王胎中。工蜂们看到这么大的蜂巢,就会误以为是王胎,就往里面吐王浆,几天后,养蜂人就把人造王胎取出,收获王浆。王浆是工蜂腹中产生出来供蜂王食用和培育新王的,人工骗取王浆就造成了工蜂们的额外支出,当然不可能要多少有多少,它们吐入假王胎的王浆质量和数量都会打折扣。所以每次能取得的蜂王浆量很少,而且还消耗了蜂群的有生力量,这就是蜂王浆很珍贵的原因。如是,市面售出的蜂王浆主要成分还是蜂蜜,王浆的含量是很少的,因此,不能奢望口服蜂王浆能有太大的效果。当然,其营养价值比一般的蜂蜜高,这是肯定的。
如果养蜂人看到哪箱蜂“蜂丁兴旺”,准备让它们分封了,就保留工蜂自然构筑的王胎,当王胎里的新蜂王将要出世前,老蜂王就要带领部分蜜蜂离开,把旧巢让给即将面世的新王。为了防止蜂王带领蜜蜂出逃,养蜂人会在蜂王即位之后,把蜂王的翅膀剪短,所以,老王分封之日,养蜂人能轻而易举的把老蜂王移到另一个新的蜂箱,完成分封。再说新王出来以后,就等着好天气上天试飞交配。试飞时,蜂王使劲展翅高飞,雄蜂们就在后面拼命追逐,只有体力最强的雄蜂才能追上蜂王并与之交配,这就保证了蜂群有健壮的后代,完事以后该工蜂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一命呜呼了;接着第二只雄蜂追上去,前仆后继......。蜂王获得了一辈子产卵的精子后,就回巢“坐江山”,从事繁育后代的工作。其他没本事与蜂王交配的雄蜂们也只好回巢当其“宅男”,终其一生了。蜜蜂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代地延续下去。这是我当年在几个月时间里和养蜂人相处,对养蜂过程的观察所得,也不敢说全都正确,欢迎真正的养蜂行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