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报纸上谈论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撒谎一事,老夫聊发少年狂,我也想起读小学时写过一篇撒谎作文,儿子在上初中时也写过一篇撒谎作文。
我出生于椰风蕉雨的异国他乡,从小就常受到异国小流氓的欺负,被追打辱骂是平常事。因此,心中也充满气愤。然而,那是寄人篱下的时候,气愤归气愤,却也无可奈何。受了欺负也只能学阿Q,来个精神胜利法,幻想自己在哪一天学得高强武功,如何狠狠地教训那些小流氓、大流氓和排华份子。在当地华侨公立学校读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让写自由题作文,我就编了个故事,说是放假期间去观看了在街边空地耍工夫卖膏药的师父表演工夫,有个异国小流氓就凭他是“主人公”的身份不断捣乱,那个工夫师父就轻轻地拍了小流氓的肩膀说:“这小爷如此有礼,很快就可以上西天了。”过了几天,那小流氓就莫明其妙的死掉了,这是因为那个工夫师父暗中点了小流氓的死穴。这本是借题发洩自己心中的怨气而编造的故事。可是,老师却当真了。那位已为人母的女老师在第二天上语文课的时候,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问我:“你写的东西是真的吗?那个小流氓真的死了吗?”那时候的我,真的是退无可退了,这谎话还只能硬着头皮撒到底了。我只好怯生生的说:“这是真的,那小流氓就住在我家附近,前几天莫明其妙死掉了。”老师就把我的作文在全班念出来並大加表扬,说我的作文写的很好,还说中国功夫如何了得等等。听了老师的表扬,我的心里直打鼓。现在想起来,那老师很可能和我同病相怜,也是有一股受欺负后的怨气要发洩。
真没想到,三十几年后,我发現,上初中的儿子也写了一篇杜撰的作文,他写的是关于父爱的作文,大意是说某天他病了,父亲做了一样他最喜欢吃的东西,让他感受到父爱。内容平平,文章似曾相识,因此分数也平平。我说,儿呀,你这选材也太欠缺考虑了,有很生动的事实不写,却杜撰了一段並不感人的情节。你还记得吗?几年前,在一个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的夜晚,你妈在医院值夜班,你爸我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为了不使你们兄妹两人受惊吓,强忍剧痛到天亮,还为你们做好早飡让你们吃了去上学,才自己到医院去求医,立即上了手术台。这样的文章写出来,就算不把老师感动得眼泪流,起码也得个高分。
其实,既是作文,就应该有“作”的成份。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它不像日记或纪实文,非写实不可。有的人批评学生在作文中“撒谎”,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既是作文,就应该允许有创作,如果把创作都当成撒谎,小说家们豈不都成了“撒谎专家”了。当然,中小学作文也不是小说,一般说来应以写实为主。但是,只要不是自我吹嘘、诬陷攻击他人或者娇柔造作,为了让文章更生动、优美,加一点创作又何妨?我认为,对中小学生的作文不能强求一致,应该让学生们放开思路,实事求是,该写实就一定要写实。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们有个自由发挥的创作空间。
(2010-5-20完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