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刘婉荟的《今天上帝不上班》

标签:
作文点评 |
分类: 我的点评 |
婉荟是很会写文章的,会写文章的她,现在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带着自己的梦与苦苦练就的一身本领,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园;但我还是觉得有点什么事没有完成,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细想想,就是因为她还有许多文章——属于她的高中时代的印记,封存在我的电脑里,如果,不将它们“贡献”出来,我对不住的仿佛不仅是她自己,更是许多喜欢婉荟也还想从她的文章中获得宝贵借鉴的学子们。于是,在这样的一个热天里,我又伏在了案头,再一次地感受那阅读好文章会给人的内心带来的阵阵清凉。
2006年的高考结束之时,就已经宣告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而一个新的时代——高考作文命题的多样性的时代开始了!
婉荟当时写这篇作文的时候,面对着的就不是“话题作文”,而是由我为他们选择的一幅漫画的看图作文;今天,这样讲也并非是想告诉我的读者们,我是多么多么地有先见之明,真的,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不敢有当“事后诸葛亮”的勇气的,尽管确实有人因为这样做得到了许多为我所不屑的“好处”!我倒是想借此机会,重申一下我历来的“主张”,那就是必须要把“根”留住;根者,做人与作文之根本也。
其实用不着细细“咂磨”——有人非常喜欢用这样一个挺“酸气”的词,我们就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画面上的“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的,这本没有错;但“精精神神”的“他”,为什么要苦苦的呼唤呢?看来准是什么地方出了点问题。《国际歌》中唱道:“世上没有救世主,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也许就是在在这样的基础上,婉荟就把立意确定为“求人不如奋起”、“自助者天助”上。时至今日,我都无法知道写这篇文章婉荟究竟用了多少时间,但我们能够知道却是,专注的她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为文而造情”(刘勰的原文是“为情而造文”),然后甩开膀子,挥洒出自己在十二年里积攒起来的才华才气才能,于是完成了这样一篇好文章的!
且不说别的,就单就这题目说,就够我们揣摩的了。婉荟肯定不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一个“上帝今天不上班”,就让人感到贴切中,又包含着只有从一个大大的胸襟中才能够爆发出来的嘲噱。
不是说父母端来的牛奶不够温存,只是那一页页的书终须我们自己翻过,翻到牛奶渐渐变凉,天渐渐变亮;不是说朋友的安慰不够贴心,只是那一道道沟沟坎坎终须我们自己越过,走到话语渐渐模糊,路渐渐变宽;不是说我们强大到不需要问一句“谁来帮帮我”只是真正的成长终须我们独自完成,那些痛苦要一刀刀刻在自己的心上,那些顿悟和释然更多是独自一人的蜕变。
这世界本来就是孤单的。
如果世上有那么多贵人,那么贵人一定很便宜。如果说世上有那么多奇迹,那么奇迹一定很寻常。有人说会派直升机把大家从绝望中拯救出来,我说你错了,上帝今天不上班。怎么掉下去的,就怎么爬上来,用你的手,你的脚,用你的信念。没有谁是诺亚方舟,得我们自己越过沟坎。
上帝今天不上班,所以没办法把周文王挂在他的鱼钩上,但他做到了,八十多岁的姜子牙钓到了他的理想,尽管他连鱼钩都没有;今天上帝不上班,所以没办法给她一点点光亮读书,但她做到了,她的笔下铺展着光明,尽管她拥有的只有想象;上帝今天不上班,所以没有能力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里阻止别人偷走了他心血,但他做到了。他历尽艰辛又写了一遍,尽管那一夜“眼枯即白骨,天地终无情”。
生命中伴我们走过的人,终将一个个地离去,我们只能和自己在一起。秋天年复一年到来,总会有那么一天,没有人帮我们披上衣服,但不证明我们没有理由活得温暖。学会找寻光明,我是我的观音。
不是教你冷漠和不信任,只是没有人可以给陶潜建一座桃源,没有人可以一辈子搀扶孙膑。所以陶渊明自己离开了,我们看到才不是官场中满腹牢骚或同流合污的小人。所以孙膑自己站起来了。我们看到的才不是对命运忿忿不平或自此不振的残疾。谁来帮我?他们没有问,因为他们手中只有一面镜子。自立而内心笃定的人才能活得温暖和坚强,别说我们做不到。
上帝今天不上班,
可是,我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