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原文及译文(68)
(2010-10-26 09:05:08)
标签:
世说新语杂谈 |
分类: 世说新语 |
68.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注释】
左太冲:左思,字太冲,晋代诗人,曾用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三都指魏、蜀、吴三国国都。
讥訾(zǐ):讥笑非难。
惬(qiè):满意;舒服。
张公:指张华,张华学识广博,勇于赴义,名重一时,曾任太常、司空。他博学多闻,著《述异记》,流行于世。
二京:指东汉班固《两都赋)和张衡《二京赋)。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两都、二京都是指汉代的东都(京)洛阳和两都(京)长安。
三:数词活用为动问,成为三。这句指《三都赋》可以和《两都赋》《二京赋》鼎足而立,三者齐名。
询:请教;征求意见。皇甫谧(mì):字士安,博览解书,著有《高士传》,名望很高,晋武帝屡召为官,不就。
非贰:非难、不同意。
后一篇:卜算子 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