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原文及译文(22)
(2010-08-18 07:19:58)
标签:
世说新语 |
分类: 世说新语 |
22.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丞相与殷共相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既彼我相尽,丞相乃叹曰:“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至于辞喻不相负,正始之音,正当尔耳。”明旦,桓宣武语人曰:“昨夜听殷、王清言,甚佳,仁祖亦不寂寞,我亦时复造心;顾看两王掾,辄翣(shà)如生母狗馨。”
【注释】
殷中军:指殷浩,他曾经作中军将军,善玄言。
庾公:指庾亮,当时为征西将军,镇守武昌。
下都:顺长江而下,到京都。
集:聚集。
往反:反,通“返”,往复辩难。
略:全。
关:参与。
辞喻不相负:言辞、譬喻不相悖负。
正始之言:正始年间,王弼、何晏等人清谈的情形,正始,三国时期魏国的齐王曹芳的年号,当时王弼、何晏崇尚老、庄,倡导玄学,开魏晋谈玄之风。
王掾:指王濛和王述,这两个人都是王导的属官。
造心:心有所悟,心有所得。
翣:扇子。此处当为名词动用,插着扇子
馨:样,似的。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任庾亮属下的长史时,顺江而下到了京城,丞相王导为他把大家聚在一起,桓温、左长史王濛、蓝田侯王述、镇西将军谢尚都在座。丞相离座亲自去解下挂在帐带上的拂尘,对殷浩说:“我今天要和您一起谈论、辨析玄理。”两人一起清谈完后,已到三更时分。丞相和殷浩来回辩难,其他贤达丝毫全都参与不进去。彼此尽情辩论以后,丞相便叹道:“一向谈沦玄理,竟然还不知道玄理的本源在什么地方。至于言辞和譬喻不能互相悖负,正始年间的清谈,正是这样的呀!”第二天早上,桓温告诉别人说:“昨夜听殷、王两人清谈,非常美妙。仁祖也不感到寂寞,我也时时心有所得;回头看那两位姓王的属官,就活像身上插着扇子的活母狗一样。”后一篇:2010年全国高考成语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