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72)
(2010-06-12 09:19: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世说新语 |
72. 王中郎令伏玄度、习凿齿论青、楚人物,临成,以示韩康伯。康伯都无言,王曰:“何故不言?”韩曰:“无可无不可。”
【注释】
王中郎,即王坦之,字文度,太原晋阳人。简文帝为抚军时,辟为掾属,后出为桓温长史,累迁侍中、中书令,领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王坦之一生中对东晋最大的贡献,就是在简文帝临终前,与谢安力谏简文帝不要以桓温仿周公事居摄,才使得东晋政权没有落入桓温之手。
伏玄度,名滔,青州平昌安丘人。少有才学,举秀才。后为大司马桓温参军,领大著作,掌国史,领游击将军。
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少以文称,善尺牍。桓温为荆州刺史时,辟为从事。历治中、别驾,迁荥阳太守。
论青、楚人物,即评论青州、荆楚两地的历代名人。青,青州,古代中国九州之一,大致包括东部和东北部。楚,荆州。楚国旧号荆,称荆楚。这个评论被记载于《伏滔集·习凿齿论青楚人物略》,伏玄度与习凿齿曾辩论青楚历代人物的优劣得失,实际上是赞扬各自家乡之佼佼者。
韩康伯:韩伯,字康伯,善玄理,任豫州太守、丹阳史、吏部尚书。死后谥号为太常。
无可无不可:即无所谓可以,也无所谓不可以。语出《论语·微子第八章》:“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本指孔子对待为官或退隐,并无成见,只是相机而行。后来指人对事不明确表态,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不同意。
【译文】
北中郎将王坦之让伏玄度、习凿齿评论青州、荆楚两地的历代人物。等到评论写成,王坦之拿给韩康伯看,韩康伯一句话都没有说。王坦之问:“怎么不说话?”韩康伯说:“他们的评论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