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句111
(2022-07-11 10:32:32)| 标签: 教句精句天赋过度教育 | 分类: 感觉教学 | 
教句111
--关于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
作者  
一些同行同事、网友和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希望我著书立说。黄全愈教授在新浪网微博上对我讲:“这么好的教学思想,不出书,不传世,不惠及教师和孩子们,可惜了!应该出书啊!”
最近一年里身体不好,既没心力又无脑力去写字,说不定哪一天就去了。为此,我把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思想和实践精简为111句话吧。
我在网上宣传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已有13年多,最近几年无课外作业教学几乎已成发达国家的主流,在国内我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什么不能创造?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没有人的感觉。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人类只有感觉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了,我们的教育还会只重记忆而不注重感觉吗。
即便是看不到全世界普及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那一刻,但我坚信中小学的孩子们一定会迎来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这一天!
生意被骗损失的是金钱,教育被骗伤害的是孩子们的一辈子!
和精句111一样,教句111只是真和实,只是一面,只是一般,只是描述。
和精句111一样,教句111是我多年来的原创。思考中只求精准,可说是精句。不是金句,更不是经典。有些教句在腾讯和新浪的微博上发表时,阅读量立马就是几万,有的达到几百万。
1、吃饭靠天赐,教育靠天赋。
2、本能不学就会,天赋不学就有。
3、都能学习是因为本能一样,学习的不一样是因为天赋有别。
4、学习成绩多半靠天赋。
5、教育目标,天赋第一,努力第二。
6、努力才能发现天赋,天赋下的努力才会走的更远更好。
7、未成年人的叛逆是逆反思维的体现,是生长自己的本能 
8、文明源自于本能不是本能,学习也不例外。
9、本能和文明,都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必须有,两者缺一不可。
10、创新源自于我们的本能,不怕不会创新,就怕习惯了不创新。
11、人的思维本能是形象,形象是人的思维本能。
12、未成年孩子的养脑比用脑更重要。
13、艰苦的劳动会让人变成魔鬼,刻苦的学习会让人变成呆子。
14、本能是不变的,经验是增长的,知识是流动的。
15、事物有同有异、由同到异和同生异长。
16、异同区分是发展未成年人心智的最基本活动,一课都不要少。
17、比之为什么,是什么更显思维的原生态,学好更难。
18、有时技术比理念更重要。
19、已有是已有和未有之间的相同,未有包含已有,已有决定未有。
20、重点学校挑选的学生都是很有天赋的,并不都是最努力的。
21、不能创新自己就不可能创新世界。
22、先天决定后天,后天培育先天。
23、教育是人为的操作,贵在顺其自然。
24、机器人老师不可能改变人的本能,让学生变成神。
25、努力体现的是天赋的程度而不是性质。
26、小孩子的本能生长需要玩,要让他们玩过够。
27、好的教学可以体现出人的最高天赋,不可能创新人的天赋。
28、同是事物间能够共存的基础,异是各事物发展的方向。
29、感觉、记忆和求同是人的能创新的思维结构。
30、努力也受天赋制约。
 
31、要目标学而即创之而学而时习之。
32、不能创新自己就不可能创新世界。
33、观察是学习之母,形象是观察之母。
34、人和人没有本能之性质的不同,只有天赋之程度的不同。
35、好孩子是惯出来的。
36、质疑别人,形成自已。
37、学科决定教学特色,模式决定教学效率,老师决定教学档次。
38、无教则无育也无学,学生自主学习毁教灭学。
39、模仿只需跟着记忆走,创新需要跟着感觉走。
40、目标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要把感觉作为手段的统帅。
41、未成年人的教育教学,手段和目标往往需要互逆。
42、课堂上要尽可能多的进行全员、全程的双全操作。
43、多感觉是感觉的大师。
44、没有感觉就不会有兴趣,感觉在哪里兴趣就在哪里
45、世界上没有两个感觉完全相同的人,体验决定人生个性。
46、感觉式提问,让学生们能主动地多看多想多练。
47、感觉是人的本能,一切创新的基础,教学手段要首重。
48、思维方式、个人体验和知识感觉是发现创新的三个基本元素。
49、创新不是存异,是要求异。
50、感觉就是一步或两步的思维。
51、情绪是思维的开关。
52、创新是思维过程,而不是兴趣、好奇心等的情感情绪。
53、讲台上无创造,学生无自主,本能要培育。
54、教为引出,学为主动,育为中心。
55、没有主动就不会有创新。
56、教育就是要利用习惯培养改变。
57、手段和目标之间的相同就是手段和目标。
58、思维教育要顶天立地,适应慢生差生,满足优生。
59、习惯了创新的人,一辈子都会兴趣于创新。
60、传道受业解惑都是在已知里打转转。
 
 
 
61、目标学而即创之的教育教学过程,可实施感觉提问、异同区分、感觉训练、习题演练、学而即创之的五步教学流程。
62、通识教育重在教同,因材施教重在教异,因材施教应统一于通识教育的教同长异。
63、学科第一,学生第二,活动第三;活动首为学科服务,也要为学生服务,这是手段的宏观。
64、学什么及什么时候学不得不听老师的,怎么学及学的怎么样不得不听学生的。
65、教育的最高档次,不是培养相同的均智,而是要培养出不相同的最高智。
66、在教育教学的手段中,不得不是知识为本,统帅思维。目标里,思维第一,统帅知识。
67、无论是多么宏大的创新不需要人类的所有知识,一个创新只是需要有限的几个知识。绝大多数的创造者,特别是学历很低的创造者,并不是知识最多的时候有了创造。
68、数学思维过程中要注重结构,建立联想库。
69、数学感觉题具有一题百练之效。
70、注重原理等基础知识是为了思维迁移。
71、文优学生很有发现创新的天赋,学不好中小学数学很不正常。
72、数学教育应坚持数为教用,教为数用统一于数为教用。
73、给学生一个看形抽、想已未、选异同的数学思维模型。
74、数、式、方程等的教学要同步并举。
75、让学生服从数学,让数学适配学生。
76、学好数学,不靠方法,靠思维能力。
77、数学易学是骗人的鬼话。
78、怎样解题是数学,怎样教题才是教育。
79、拿诺奖的莫言只学过小学数学。
80、能像数学家那样勤奋努力,未必能像数学家那样优秀。
81、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看到处处存在的数学。
82、语文很优数学很差的学生最容易患忧郁症。
83、即使数学老师都是丘成桐,学优数学的学生也不会超过6%。
84、充分利用数学的形象和概念的知识体系,搞贴纸空页课本,以便学生们自己作数学,创新自己的数学。
85、感觉式提问下,学生们能主动地多看多想多说多做,直接培育本能。
86、数学的特色是体系而不是什么生产生活。生产生活的数学是碎片化的,没有体系,学生难学。数学教学必须联系生产生活,但是要让体系做统帅,统帅生产生活中的数学。
87、形象思维是人的本能,人的思维是从形象开始的;数学源自于形象,标注于形象,无形无数学;教学是形式形象的活动。目标抽象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应在数学形象的原则下形象数学。
88、关于数学教育的三个一直存在的事实:一是数学学习有比较大的差异;二是数学科学对所有的人都很重要,数学学习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一样重要;三是数学知识教育过度,数学思维教育远远不够。
89、家庭养人,学校育人,社会用人。
90、研究教学要看到教育,研究教育要看到社会。
 
 
91、一般情况下,追求人人学优,就是教育过度。
92、教改最易做假,不要轻易推广,应多推出供老师们选择。
93、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94、人人爱学习也不可能都学得一样的优秀。
95、苦读害人,苦读误教,苦读弱国。
96、中小学不得不是知行第一,工作了不得不是行知第一。
97、技术改变教育,改变我们,改变师德!
98、复习巩固知识,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不能再搞下去了。
99、发现创新的记忆最深刻。
100、向专家学者艺术家学习应作为手段,目标是做自己。
101、护短有时是必须的,护错护恶不能有。
102、在中小学,教同长异是宏观,因材施教不得不是微观。
103、学习不放松不如放松学习。
104、不让学生说话的教育,不是劣教就是恶教。
105、以本能之不变,应知识之万变。
106、擅长动手和擅长动脑的人,社会都需要,都要尊重。
107、学习和学创缺一不可。
108、改开恢复高考是智慧,现在取消高考也是智慧。
109、系统是专业学习的捷径,碎片是广博学习的捷径,都是发现创新的不可缺少。
110、应试教育下寒门孩子刻苦努力学习的是绝大多数,成绩很出色的凤毛麟角,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就是父母的骄傲!
111、未成年人的习惯很重要,兴趣比习惯更重要。知识宁少勿多,成绩宁差勿厌,演练宁易勿难,学习宁慢勿快,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足够多的空白。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