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
侯爷也倾城
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话一点没错。这不,去年在微博《诗的小屋》群就认识了好几位老师,最精彩的是这位叫陆陵侯的,不光是文字精彩,人也很风趣,常发些引人思考,富有哲理性的微博,大家都喜欢叫他侯爷。
先来欣赏这几段文字:有些事不说可以,没看到不可以。苍蝇,看着它就讨厌,但苍蝇如果灭绝了,那些食腐的蛆虫不存在了,世界就全部腐烂了。我们在灭蝇,却没人表扬它的孩子在为生物圈默默地工作。科学发展观,就是从怀疑成见开始形成的。三人成虎的事太多,谁去看一眼虎在不在?
人的一生,打得破的事很多,而最难打破的是自己的成见。其实,谁意识到了这一点,TA只需要轻轻一碰,成见就散架了,成为往日最可笑的笑柄。聪明人该时时自我告诫,不高看以前的,多重视以后的,才是对自己最强有力地信任!
小时候总爱用橡皮泥捏娃娃,捏出称心的,摆在窗边,时时去亲近。久而久之,泥娃娃就乔迁到心里了。她是我,我也是她。我长大了,她也跟着长大。和别人讲话,她默默听着;不和别人讲话,她可不闲着。我问:“幸福是什么?”她答:“就是你没忘了我。”
这几段文字都是侯爷发在微博里的,细细读来,每段文字不光是含有哲理,还引人深思。是啊,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些文字只是一晃而过,却没真正的用心去读,去思考,文字的带给我们的另一番意境,好的文字就这样悄悄流失了,真是有点可悲。。。
http://s5/bmiddle/60c3a803nc92cc22cbe5a&690
再来欣赏侯爷的诗文:暗香透珠帘,清浅伊人,月影斜,牵动凝思片片。拾西窗倩影,转归入梦,迷离间,一带碧纱含烟。这首诗词是侯爷看图写话的佳作,对于诗词我一直掌握不好,却是一直喜欢的。闲暇时也我跟着侯爷也和一阕:一缕暗香透珠帘,静夜美人寐不安。憔悴凝噎吟菡萏,遥寄归人泪満腮。烛影摇红情难猜,轩窗寒风沁入怀。一帘幻梦念蓬莱,独醉不想惹尘埃。自己甚是喜欢,还常常的沾沾自喜。。。
叫侯爷老师也是最近的事,那天看到侯爷的小诗:《咏茶尖》芯儿悄悄卧盏底,故意溜到我嘴里。自言本是青山伴,托我捎她返故里。我还乱和一阕:芯儿悄悄卧底盏,呼溜一下到嘴边。长在青山风雨伴,待到圆满故里还。
侯爷可真是认真的人,回复他创作时的心境:一颗茶芯无意间入口,灵感突发。用拟人手法,描绘“芯儿”的俏皮状,就像小女儿搂着阿爸阿妈撒娇。。。阿爸阿妈不会大声呵斥,只会溺爱。我从小缺失母爱,写这首诗时既欣慰又心酸,负载的感情无以名状,都寄托在“芯儿”的那一声悄悄的央求“托”里,而不是使令性动词让、令等等。含着芯儿,闭目神往,青山迤逦,柔情绵绵。。。
侯爷说他写作的手法:通篇拟人。1、“芯儿悄悄卧盏底”:定下基调,“悄悄”“卧”,藏,静静状;“儿”,儿化音,亲昵感;“底”,聪明状。2、“故意溜到我嘴里”:“故意”,动作前的意向,心理动作,俏皮、聪明状;“溜”,形动状;“到嘴里”时机把握精准,从心里到行动的整个过程。3、“自言本是青山伴”: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有理有据,提出合理要求。4、“托我捎她返故里”:“托”,委婉,提出要求是退了一步,进退有据。大智尽显无余!“故里”回家,这个要求,任谁都无理由拒绝。。。由俏皮到聪明直至升级为智慧。也是“芯儿”性格形成和可爱表现的全过程。也使我欣赏、疼爱这个“芯儿”。
侯爷还说:他运用的是言前辄,韵母an发音时,开口声音较大,与“芯儿”的“悄悄”、“溜”,意境相悖甚远;一七辄,韵母i
发音时,嘴角往两边扯,开口音极小,合乎“悄悄”“溜”的意境。。。
记得有一次,心情不好,一下删了30几个群,也不去微博了。侯爷说:微博形象,既有自己的创造,也有粉丝的创造。回避双方创造者的努力,是其微博形象不够成熟的表现,你还要接着练。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只是一个回复就那么的仔细。是啊,的确是不够成熟的自己,常常任性而为,凭自己喜好做事,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博客上好多的朋友留的评论都不去回复,这是极大的不尊敬,也是做人不该有的行为,深深自责,感到抱歉。。。
每每看到侯爷的认真回复,我感到很惭愧。侯爷不光是在教我对文字的认识,也教会我与人相处之道,让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到了写文写诗的技巧和方法。使我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做人方面:学会了礼尚往来,尊重他人。懂得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非常感谢侯爷的教诲,原来,侯爷也倾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