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大命小妹[四]

(2009-12-07 17:35:05)
标签:

艰苦

小妹

父母

庆幸

杂谈

分类: 我的大命小妹

我的大命小妹

[四] 庆幸

 

再来说说今天的小妹吧!

后来我从外地调回本市,父母时常在我们姐弟妹之间来回住住。

妈与我闲谈中几次谈起往事,当每次说起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时候,两眼含泪心情总是非常复杂,有激动也有兴奋,但更多的是自豪和满足。

妈常常庆幸地说:“感谢上帝没有把你小妹留下残疾,反而更加活泼、聪明、机灵。又非常孝顺、顾家、很会处事,很会操心。前些年你们在外地工作离家远,很多事情全靠她跑来跑去,去办理,支撑这个家呀。她很细心,她想到的就能办到,只有她想不到的,没有她办不到的。”

每次我都是心酸酸地,静静地听妈妈的诉说。我对妈说:“小妹非常聪明,善解人意,就是她知道了也会理解当时生活所迫的无奈呀。”妈长叹口气“唉!还是算啦吧,保持个好心情吧。让我们形象在她心目中一直是完美的吧,没有太多的阴影吧。”

今天 ,当我把这件事讲给小妹听时,她的脸上顿时现出很吃惊的表情,听着听着泪流满面(这泪水含意很多,包含着对父母敬爱,包含着对自己生命的庆幸,包含着……)很惊讶说:“还真有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幸亏没有把我送人,应该让我早知道,可以早点安慰父母,使他们不至于一直怀着内疚离开我们。”

“小时候也听到过邻居嫂子们开玩笑说过,不要我的呀,什么的呀。父母对我这么娇惯,完全是拿我开玩笑吧啦!”农村人经常会用这样的话来逗小孩玩。你是老北山的,你妈是个逃荒要饭的,不要你,给你留这里啦......等等之类的话。

她说:“ 让父母太为难啦!”我说:“你也不要太难过了,父母很满足你为全家人所做的一切。妈还说,你为那几个孩子们(指二弟、二妹家孩子)也操尽了心。”

以前人们很羡慕有个城市户口,工作自然就好安排了。前些年的政策允许买户口,为了摆脱农村困境,小妹她抓紧时间想尽一切办法,为二弟、二妹家的孩子们买了户口,找了工作。(当然这里面也有小妹夫的大力支持)现在两家几个孩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幸福的小家庭。孩子们也非常感激来之不易的户口和工作。(形势在改变,现在就不用那九牛二虎之力了。农民可以随时到城里找工作,不需要户口的限制了。)

她对我们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尽忠尽职的事,该办的她都办的非常出色。父母亲在世时,一年有大半年时间住小妹家,四季的单衣、棉衣,平时的营养品,老年人的常用药她都买的及时。生活尽量变着花样改善,让二老吃好、穿好。不管父母在谁家过新年,她都会早早去银行换些崭新的钱交给父母,让父母为前来拜年的孩子们发压岁钱。在父母的生日那天,准会收到她精心挑选的精美礼物。和到饭店订桌丰盛的菜肴,使我们兄弟姐妹热热闹闹为二老祝寿

   父母最后几年经常有病住院,她们住闹市区离医院近,住她家看病方便些。可她家住在七楼,楼层高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就更不方便了,每次看病,或者下楼逛街,都是妹夫背着老人上楼下楼。住院后多数时间是她和妹夫轮换陪护,不但要做病人的一天几顿可口饭菜,还要为几个轮换陪护人员的买菜做饭,其实父母一有病最忙最累的是小妹。在学校上班时间又紧真是苦了小妹。

   出院后小妹总要留父母住她家养病,理由是离医院近,复查方便。家有空调热不着,有暖气不受冷,有太阳能可洗温水澡。还有她岁数小精力充沛,能照顾周全。总之她会提出孝敬父母的恰当理由。   

 

     

平时小妹会把电视调好频道,父母喜欢看新闻节目,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大事。看不明白,听不明白,小妹就讲新闻主要内容。小妹经常回带回些老人喜爱看的报刊杂志。因此父母的思想比较赶潮流,跟形势,不落后于时代。一次二老在街边花园与几位老人聊天,讲着国际形势。一位老者问:“老先生,原来是哪个单位退休下来的?退前是位老领导吧?”父亲笑着说:“我哪有单位退休哇!我呀,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呀!” 对方一愣“不象不象,看你的穿着,言谈举止,可不象是个农民啊!哪你咋知道那么多的大事呢?”“有从电视里看到的,有从报纸上看的,也有是小闺女给讲的。哈哈....你也是以貌取人哪!”

    父母喜欢谈古论今,过去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喜欢忆苦思甜,现在的国富民安,丰衣足食.

 在父母教育我们尊老爱幼,善待他人的家教影响下。这方面我们秭妹几个,小妹做的最好,她不但孝敬自己双亲,而对她的公婆同样敬仰。

 小妹她与公婆之间关系很的融洽,一般都会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多数人认为婆媳关系不好相处。不是亲生亲养的,互不信任,话不投机,矛盾升级。而小妹呢,她与公婆弟妹一家人亲密无间,互敬如宾。总是笑呵呵的亲亲热热,无话不说。家里需要什么,该添置什么,小妹很自然的就去办理。离老家三四十里路,不算远也不是太近。小妹基本是每个星期都要抽空回去看望二老,顺便买些日常用品和生活所需的肉、菜、油、蛋,或营养品等等,从没有空过手。

每次回去前总要打电话问问二老还需要什么,公婆只要一听到小妹的电话准会早早站在村头迎接他们。一进家,小妹习惯性的,很自然就会主动到橱房洗菜做饭。吃过饭小妹会找出二老的脏衣服拿到水池洗。然后再搬个小凳坐在公婆跟前,陪二老说话,无拘无束。老人给她讲东邻西舍大人小孩喜怒哀乐的新鲜事,随随便便,又说又笑好事坏事什么都讲。临返回公婆准会送他们到村头公路边,就象是多日没见的知友,恋恋不舍送上一程。多年来公婆一直都这样远接远送。

过些日子,小妹会把公婆二老接进城来住上一阵子,会抽时间陪二老上街逛超市,进商场,乘电梯的感觉。婆婆第一次上电梯时,很惊奇:“哎呀!这不是腾云驾雾吗!”说得电梯上人们哈哈大笑。

小妹边走边与他们讲解这眼花缭乱的新东西。让老人大开眼界,每次来住都有新的收获,懂得不少现代化东西。回农村能带回很多城市里的新闻,滔滔不绝的讲给邻居们听,使村上老人们非常羡慕。夸奖说你们真有福气,把媳妇阁合得真好,真象亲闺女。婆婆总是笑呵呵地说:“不是我们把媳妇阁合的好,是媳妇给我们阁合的好哇!闺女有时候也没她这样细心周到哇!”

有一次陪婆婆逛街想给婆婆买件衣服,婆婆马上说;“我有钱,还是你上次回去给的钱没化完呢!要买就用我口袋里的钱。”在服装店一个门店一个门店的挑选着、试穿着衣服。选好了该付钱时发现钱没有了,怎么也找不到钱弄丢哪去了,很着急。

小妹立刻就意识到刚刚走出去的两个年轻人的举动(那二人假装很热情地帮我们挑选并说这件衣服老太太穿着正好,也许就趁机偷走了钱)。

小妹边付钱边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安慰婆婆,说:“没事,丢就丢了”。可婆婆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是两张钱呀!心疼啊。谁钱丢了都会心疼的,更何况是农村老太太呢?若不是媳妇跟着,她可能会哭天嚎地的。边走小妹边把话题撤开,看大街上热闹的事,不想让婆婆再想那不愉快的事,可婆婆就是高兴不起来,闷闷不乐。

为了让婆婆心情好,到家小妹抢先走进里屋,马上从钱夹拿出钱,按照婆婆折叠钱的样子扔在地板上,边把手里的大包小包往床上放,边笑嘻嘻的喊“妈,快来呀,看,地板上是不是你的钱,咋会掉到这啦?”婆婆赶紧跑过来,捡起钱高兴得笑开了花,“看看!老了咋就这样摸糊呢?”

在婆婆病危时,从医院接回家那些天,正好放寒假,小妹住在家里细心的照料婆婆。洗衣、洗脸、做饭、喂饭、翻身、擦身等等。是侍候病人的一切,她都做得井井有条。所有前来看望病人的亲戚或朋友,都会说:“收拾得真干净,没有一点气味。”为了让婆婆有个安全感,每天晚上她同婆婆同床,同一个被窝睡觉。为的是怕婆婆半夜咳嗽呀,喝水呀,解手呀。若有一点动静她就能及时知道,惟恐出一点意外 。婆婆大脑很清醒,对她的做法很感动。反过来还要关心小妹,“把被子掖好了么,你别受凉了。”并且把小妹双脚抱在怀里,“冷吧,我给你暖暖。”其实補着电热毯并不冷。

 她们的关系很密切,我知道后也很感动,起码我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婆家弟弟、弟媳、妹妹也抽空回来,一个比一个积极,争先恐后照顾二老,一家人其乐融融。

 孝敬父母,赡养双亲,尽忠尽职,尽到晚辈应尽的一切孝心,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双方父母晚年生活,要比同村同龄老人们好得多,让不少老人们羡慕,深得同村人和老亲旧眷们的赞扬。她在同事们间,邻里之间同样是热心助人,她的为人深得周围人的好评。双方父母也为此骄傲和自豪。

 父母庆幸有她这样个好闺女, 公婆庆幸有她这样个好媳妇,弟、妹们庆幸有她这样的好嫂子。当然我秭妹们更庆幸有这样个好妹妹啦。

小妹 对我特别关心,自从双方父母去世,我就成了她心目中的老大,随时都会给我买新款式衣服。我只要穿上新衣服,单位同事就会说又是你妹妹给买的吧,我很自豪的回答 是啊!又让你们猜对啦!自她学会开车,星期天 节假日常带我们出去到市周边景点转转玩玩。为了让我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给我买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让我这七十多岁老人跟年轻人一样活跃在网络时代。使不少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羡慕,羡慕我有个好妹妹。

 

 [待续......小妹的幸福生活]

 

敬请关注:

   我的大命小妹(一)挣扎

  我的大命小妹(二) 降生
    我的大命小妹(三)抗病

  我的大命小妹庆幸

    我的大命小妹(五)后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